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狹縫中存在的罔極寺

今天路過罔極寺, 看到了兩邊高樓林立, 罔極寺夾在其中, 再想想唐朝之時罔極寺的盛況。

罔極寺

罔極寺位於西安市東關炮房街路北,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 太平公主為其母武則天所立。 取名於《詩經》“欲報其德, 昊天罔極”之意, 稱罔極寺。 史書記載:“窮極華麗, 為京都之名寺。 ”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圓寂後在此寺停葬。 寺在明初重修, 寺址從原長安城大寧坊東南隅, 南移于唐安興坊內。

現為尼寺, 古建築有大雄寶殿、金剛殿、鐘鼓樓、山門。 唐三朝著名宰相姚崇常常寄寓寺內。 開元年間, 唐玄宗在罔極寺內設立聖容院, 安放其真容畫像, 供萬民朝禮, 盛極一時。 寺記憶體有著名畫家尉遲一僧、吳道子、周昉、董諤、楊廷光等名家之作。 中和年間, 寺內一株牡丹一年內開花兩千餘朵, 蔚為奇觀。

罔極寺身後的高樓林立

唐開元八年, 玄宗命拆興慶宮和大明宮別殿, 對罔極寺進行擴建, 開元二十年(西元732年)唐玄宗改罔極寺為"興唐寺"。 唐穆宗長慶元年(西元821年)唐王朝與吐番立碑修盟, 即歷史上著名的"長慶會盟", 其結盟儀式即在罔極寺內舉行(時名興唐寺)。 現長慶會盟碑仍完好地保留在拉薩大昭寺內, 凸顯了罔極寺唐皇家寺院的地位。

罔極寺外的社區

罔極寺於明正統八年(1443)、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清道光三十年(1850)等均有大規模修葺並存有碑碣。 現寺門外左右兩側一對貔貅為唐代石雕原物。 1900年慈禧皇太后來西安避難, 親寫一筆“虎”字賜予寺內主持。 1935年, 國民政府將罔極寺改為十方尼僧叢林並立有碑碣。 現罔極寺內的“大雄寶殿”四個字為已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所題。 罔極寺于2005年曾舉辦陝西歷史第一次“二部僧傳戒法會”影響深遠。 自能修尼師任主持後, 繼有聖蓮、果仿兩任, 現由常瑞法師主持。

罔極寺圍牆

圍牆內已經建起了高樓

罔極寺圍牆

圍牆內已經建起了高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