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親口點名武則天入宮,為何初進宮後只是一個才人?

武則天怎麼說也是功臣之後, 而且是唐太宗親自點名入宮的, 為什麼她入宮之後只是一個才人?李世民又是怎麼知道她的?下面就給大家說一說。

一、父亡兄棄, 無奈投京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深得李淵和李世民的器重, 可是正所謂人走茶涼, 武士彠于利州任上去世後武家開始蕭索。

家裡也不平靜, 武則天的兩個哥哥元慶、元爽跟武則天不是一個媽生的, 對武士彠娶的這個後老婆都不太感冒, 可能是對後媽多有頂撞或者不理不睬。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女人, 遂決定攜三女到長安去投親。  武則天深為母親的遭遇不平, 對他的兩個兄長也是“銜不置(恨個沒完)”。 等到武則天當了皇后以後, 安個罪名就把他們給統統幹掉了!

楊氏到長安後只能去投靠娘家人, 最後投奔自己的堂兄楊師道。

這楊師道是高祖第五個女兒桂陽公主的駙馬。

桂陽公主也是當年武士彠與楊氏的主婚人之一, 他們當然願意接納。 桂陽公主很喜歡武則天, 誇她知書達禮、聰明剔透。 舅舅楊師道也有心抬舉一下這個可愛的外甥女。

二、本身才貌不凡

武則天究竟漂亮到什麼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

很難落實。 現存唐代張萱的《唐後行從圖》和明刻本《歷代古人像贊》等, 繪有武則天的像, 但都是憑想像畫成, 且是中年以後的形象, 不足為憑。 蛛絲馬跡, 只能從典籍中的隻言片語裡去找。

武則天曾說過, 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類己”, 這首先指的是長得像自己。 那麼太平公主是個什麼樣子呢?史書上說是“豐碩, 方額廣頤”。 體態豐滿, 大臉盤, 這種模樣, 就是唐朝的標準美人胚子。 此外唐中宗當太子時的侍讀、詩人崔融曾經說過, 武則天是“奇相偃月”。 還有, 就是袁天綱故事裡說的那個“龍睛鳳頸”。 這些說法, 都出自武則天的同時代, 怕不會太離譜。 總之, 她的容貌, 起碼能讓人眼前一亮。

貌是如此了, 才又如何?《舊唐書*則天紀》說她“素多智計,

兼涉文史”, 《新唐書*武后傳》則說她“有權術, 詭變不窮”, 且“城宇深痛, 柔屈不恥, 以就大事”。 聰明、狡猾, 這在她是一個素質的兩種說法, 總之就是多計謀。 關鍵還在於涉獵了文史之後, 能忍、有城府、志存高遠。 這才是她日後崛起的基礎條件。

尤其“成人”以後的家道中落, 恐怕是大大加強了她“能忍”的這一面。

有貌且有才, 又在婚齡期, 武則天的名氣在社會上就比較大了。 來到長安讓她進入了一個強有力的人際關係圈, 楊氏在皇族中的親戚, 不止桂陽公主一個。

三、長孫皇后去世, 造就入宮機會

在她們母女返京這一年, 也就是貞觀十年(636年)的六月, 宮中發生了一件事, 給武則天的命運帶來奇異的轉機——太宗的賢內助長孫皇后病歿。

她死後, 太宗很傷感, 由於各種原因, 此後中宮就一直虛位, 沒有再立別人當皇后。

長孫皇后死後, 後宮的人事問題看來要解決。 於是內侍省就開始著手找人了。 找宮女是從民間女子中挑選, 找低級妃嬪是從官宦之家挑選。

由於宮中的情況特殊, 對妃嬪的要求就很嚴, 她們不但要侍奉皇帝起居, 還要能夠勝任管理工作, 因此要求有貌、有才、有較高的門第出身。

選妃嬪在一般情況下, 是由內侍省挑好了請皇帝批准, 但太宗有時也根據傳聞自己點名要人。

這一次, 他就點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頭進宮當才人。

唐太宗怎麼會點名點到武二囡的頭上?

促成這件事的,是兩個重要人物。

四、親人舉薦,唐太宗點名其入宮

第一個薦舉武則天的是楊師道。楊師道當時任侍中,職權等於宰相,又是皇親,和太宗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見面。他極力向太宗推薦武則天的才貌;此外桂陽公主也從旁進言,讓太宗未見其面,先聞其名。加之太宗對武士彠也還有些念舊,所以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還有一個關鍵人物是楊婕妤。這個楊婕妤不是別人,正是武則天的一位表姐,原為太宗之弟齊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門之變中,太宗殺了李元吉,卻把元吉之妻楊氏封為婕妤。

楊婕妤這女子的道行不淺,大概很會討人喜歡。齊王死後,長孫皇后看她可憐,就把她接到正宮裡來住,太宗也就順勢把她納入小老婆隊伍。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又想立她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對,說是“恐遭天下人恥笑”,就沒做成。

楊婕妤對此痛心疾首,對幾位重臣銜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為了加強自己在後宮的勢力,開選妃嬪之後,她就想到了自己表妹武二囡。

上述兩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決定了武則天未來的命運。

在成為棋手之前,也只能做棋子。

唐太宗怎麼會點名點到武二囡的頭上?

促成這件事的,是兩個重要人物。

四、親人舉薦,唐太宗點名其入宮

第一個薦舉武則天的是楊師道。楊師道當時任侍中,職權等於宰相,又是皇親,和太宗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見面。他極力向太宗推薦武則天的才貌;此外桂陽公主也從旁進言,讓太宗未見其面,先聞其名。加之太宗對武士彠也還有些念舊,所以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還有一個關鍵人物是楊婕妤。這個楊婕妤不是別人,正是武則天的一位表姐,原為太宗之弟齊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門之變中,太宗殺了李元吉,卻把元吉之妻楊氏封為婕妤。

楊婕妤這女子的道行不淺,大概很會討人喜歡。齊王死後,長孫皇后看她可憐,就把她接到正宮裡來住,太宗也就順勢把她納入小老婆隊伍。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又想立她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對,說是“恐遭天下人恥笑”,就沒做成。

楊婕妤對此痛心疾首,對幾位重臣銜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為了加強自己在後宮的勢力,開選妃嬪之後,她就想到了自己表妹武二囡。

上述兩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決定了武則天未來的命運。

在成為棋手之前,也只能做棋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