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御前女官德齡回憶:慈禧晚年嚮往國泰民安,可惜回天為力

1902年初春, 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合約》後, 逃亡西安的慈禧與光緒得以回京。 大隊一路風塵僕僕, 此時的京城已然物是人非。


晚年慈禧

經過之前炮火的激戰, 城南正陽門的城樓已不知去向, 兩宮鑾駕經過時, 眼前所見, 僅僅是京城的能工巧匠們為了避免皇上和太后過分傷心而搭建的一個虛幻的佈景, 無法想像, 作為大清朝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面對這滿目瘡痍, 心中作何感想。

據史料記載, 年近七十歲的慈禧走下轎攆, 在隨侍的攙扶下緩緩步入正陽門下那座小小的關帝廟, 並燒了一炷香。

慈禧與各國公使夫人

痛定思痛後, 她回京頒佈的第一道諭旨便是革新政令, 內容包括:開放滿漢通婚、開辦西學教育、呼籲纏足婦女放足、修法立憲、廢除八股等。 不久之後, 美國路易士世博會向清政府發出邀請函, 慈禧欣然應邀。 曾經不可一世的老佛爺, 終於打算擯棄閉關鎖國的舊傳統, 張開雙臂擁抱西方世界, 同時接受西方文明。

那段時間, 慈禧接待外國公使的活動非常頻繁, 每每陪同她出席的御前翻譯館德齡對這一點深有感觸:太后對待洋人的態度已然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她開始熱情禮遇各國公使夫人,

也積極向西方世界展示大清的正面形象。 可與此同時, 隱藏在慈禧內心深處的孤寂和落寞也日復一日在加深。


裕德齡

一天, 慈禧遊園興致正高時, 忽然問身旁的德齡:“你有沒有聽外國女人對你說, 我是一個兇惡的老太婆?”

德齡肯定地回答:“我從未聽人說三道四的。 我從外國人那裡聽到的, 都是說老佛爺多麼和藹、優雅。 ”

慈禧對此卻不置可否, 她雖年紀老邁, 然而耳目依舊聰敏, 有關西方媒體對自己妖魔化的報導, 她是知道的。 不過她依然表示自己更願意遵守祖上的規矩, 不願採用外國人的方式來治國。


晚年慈禧與德齡遊園照

看到德齡被自己一臉嚴肅的樣子弄懵了, 慈禧緩和了語氣接著道:“雖然身邊的人都安慰我, 說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對中國很友好, 可我不認為這是真的。 我希望中國將來能夠強盛……”

一番肺腑之言, 深深打動了德齡, 她第一次認識到, 眼前這位元清醒而滄桑的老人內心深處也有一個渴望國家崛起的夢想, 只不過此刻她已無能為力, 空留內心無限悲涼……

在慈禧生命最後的一段時日裡, 作為御前女官的德齡深得寵信, 她同時也是大清帝國沉入暮靄的實際見證者。 據德齡晚年回憶, 這段對話發生在1903年初夏, 5年後, 慈禧病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