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中張魯手下的勢力陣容到底有多豪華?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 這個戰爭頻發的年代, 社會動盪不安, 天下局勢混亂, 百姓生活在一片水生火熱當中, 而那些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 都形成了地方根據勢力, 比如張魯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 本來是劉焉的部下, 奉命與別部司馬張修一起前往漢中, 攻打漢中太守蘇固。 張魯在漢中得勢後, 卻殺死張修, 截斷交通, 佔據了漢中割據。 那麼漢中張魯手下的勢力陣容到底有多豪華?

說到張魯的勢力, 主要分為三種勢力, 外來依附勢力, 本身臣屬勢力, 宗教勢力。

(一)、外來依附勢力代表:

1、馬超

馬超, 字孟起, 漢末群雄之一, 早年曾指揮平陽之戰大破並州刺史高幹和南匈奴呼廚泉的聯軍。 後馬騰入京, 馬超拜將封侯割據雍州, 和曹操爭奪關中失敗後, 退守涼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 投靠張魯後的馬超, 很受張魯的欣賞, 封馬超為當時五斗米道中地位僅次於他的都講祭酒, 還打算把女兒張琪瑛嫁給馬超, 但是在部下的勸諫下, 反悔了。

2、龐德

龐德, 字令明, 約在初平年間, 投奔馬騰帳下, 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 建安年間, 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 抵禦袁將郭援、高幹, 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 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 龐德也參與戰鬥。 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 勇冠涼州三軍。 建安十九年(214年), 龐德又隨馬超投奔漢中, 從屬張魯。 建安二十年(215年), 曹操平定漢中, 龐德隨眾投降。

3、馬岱

馬岱, 馬超的從弟。 早年追隨馬超大戰曹操, 九月, 馬超兵敗, 馬岱隨馬超退軍回到隴上郡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 馬岱隨馬超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4、漢末大亂, 張魯據漢中, 誘說宕渠一帶巴、賨首領杜??、朴胡、袁約背叛益州牧劉璋歸己, 成為張魯的賨人勢力。

(二)、本身臣屬勢力

1、 張衛

張衛, 張魯之弟, 字公則。 建安二十年, 曹操討伐張魯, 張魯想要投降, 張衛不同意, 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 後逃往巴中, 與許褚交戰, 被斬。

2、楊任

楊任,張魯的武將。曹操攻伐漢中時,張魯的部將。曹操征討張魯時,楊任隨張衛等人鎮守陽平關,後來曹操在張魯軍守備鬆懈之時發動夜襲,楊任被斬。

3、楊昂

楊昂,東漢末年張魯部將。曾奉張魯之命,率兵助馬超爭奪涼州。曹操攻打漢中時。楊昂與張魯之弟張衛守衛陽平關,雙方攻防多日,終為曹操所破。

4、 楊柏

楊柏,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張魯麾下大將,楊松之弟。監視以張魯屬下身份出征的馬超。在馬超歸順劉備時,被馬超殺死,以證明其歸順之意。據《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張)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馬)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此處內容與演義中關於楊柏的情節相仿,由此可知演義中的“楊柏”當為“楊白”之誤。

5、閻圃

閻圃,張魯部下謀士,後隨張魯一同投降曹操,封平樂鄉侯。

6、楊松

楊松,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張魯帳下謀士,極貪錢財。曹公征漢中時,楊松因收其金銀,先害龐德使之投曹,後又為曹操內應,城破,因賣主求榮,曹操即命斬之于市曹示眾。

(三)、宗教勢力

張修,東漢末年巴郡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創始人。《後漢書·靈帝紀》說:“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注〉引劉艾《紀》曰:“時巫人張修療病,愈者雇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

據史料記載,張魯在漢中,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稱“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如有人生病,張魯將病人“引入靜室,令其思過”,然後要病患寫上自己姓名,一式三份,稱為“三官手書”,“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並發佈禁止釀酒、春夏禁止殺牲的命令,史稱“民夷便樂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犯才處以刑罰。小過者則修治道路百步。

五斗米教就是古代版的群眾運動,和黃巾起義類似,具有極大的革命性和廣泛的群眾性,因此不難想像不僅當地少數民族以及百姓擁護他,還有許多關中流入的百姓依附他,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漢中的地盤和勢力都比劉璋弱,為什麼劉璋還要請劉備來對付張魯的原因。張魯是宗教勢力非常強大,不容小覷。

楊任,張魯的武將。曹操攻伐漢中時,張魯的部將。曹操征討張魯時,楊任隨張衛等人鎮守陽平關,後來曹操在張魯軍守備鬆懈之時發動夜襲,楊任被斬。

3、楊昂

楊昂,東漢末年張魯部將。曾奉張魯之命,率兵助馬超爭奪涼州。曹操攻打漢中時。楊昂與張魯之弟張衛守衛陽平關,雙方攻防多日,終為曹操所破。

4、 楊柏

楊柏,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張魯麾下大將,楊松之弟。監視以張魯屬下身份出征的馬超。在馬超歸順劉備時,被馬超殺死,以證明其歸順之意。據《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張)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馬)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此處內容與演義中關於楊柏的情節相仿,由此可知演義中的“楊柏”當為“楊白”之誤。

5、閻圃

閻圃,張魯部下謀士,後隨張魯一同投降曹操,封平樂鄉侯。

6、楊松

楊松,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張魯帳下謀士,極貪錢財。曹公征漢中時,楊松因收其金銀,先害龐德使之投曹,後又為曹操內應,城破,因賣主求榮,曹操即命斬之于市曹示眾。

(三)、宗教勢力

張修,東漢末年巴郡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創始人。《後漢書·靈帝紀》說:“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注〉引劉艾《紀》曰:“時巫人張修療病,愈者雇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

據史料記載,張魯在漢中,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稱“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如有人生病,張魯將病人“引入靜室,令其思過”,然後要病患寫上自己姓名,一式三份,稱為“三官手書”,“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並發佈禁止釀酒、春夏禁止殺牲的命令,史稱“民夷便樂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犯才處以刑罰。小過者則修治道路百步。

五斗米教就是古代版的群眾運動,和黃巾起義類似,具有極大的革命性和廣泛的群眾性,因此不難想像不僅當地少數民族以及百姓擁護他,還有許多關中流入的百姓依附他,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漢中的地盤和勢力都比劉璋弱,為什麼劉璋還要請劉備來對付張魯的原因。張魯是宗教勢力非常強大,不容小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