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胡海默:孩子我帶的挺好的呀,怎麼也安全感不足無法分床呀?

小張非常困惑的給我留言:她家孩子現在五歲了, 從小到大都是她自己親自帶的, 三歲上了幼稚園以後她才出去上班, 之前一直也是按照海默老師的理念方法在帶孩子。 所以她期望孩子各方面的發展都要非常好, 可理論上說孩子三歲就應該可以分床了, 可是小張的孩子五歲了, 還不願意分床睡?而且, 也特別的黏人。

小張是科學育兒的長期讀者, 所以她知道孩子是安全感不足, 可是不應該呀, 她覺得自己做的一直都很好!孩子怎麼就會安全感不足呢?

小張遇到的應該是一個典型問題, 所以,

統一, 做一個回答:

判斷孩子的安全感是否良好, 最終還是要以孩子的表現為標準。 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極有可能是家長關注不夠, 或者給孩子的接納包容不夠。 當然, 也有可能是過度關注、過度照顧, 給孩子帶來的過度的焦慮和壓力, 同樣會導致孩子安全感的不足。

現在大部分家庭還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局面, 所以過度關注過度照顧, 讓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和機會, 是一部分家庭導致孩子安全感不足的客觀原因。

面對五歲孩子安全感不足的情況, 究竟應該怎麼做呢?怎麼才能夠順利的完成分床呢?看了前面幾天的文章, 更加擔心孩子一直不能分床睡了。

其實, 對於, 三歲以上的孩子, 安全感不足的補足方式,

和三歲以下的孩子是完全一樣的, 那麼,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 究竟怎樣給孩子一個, 良好的安全感?

首先, 媽媽要有一個, 平和的心態, 情緒要穩定, 不能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動不動就發脾氣, 更是不能隨意的打罵, 這都是讓孩子有安全感的重要前提。

其次,

家庭氣氛要和諧, 夫妻關係要和睦, 尤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家長要瞭解孩子實際上是在用第六感感知家庭氣氛的, 所以很多事情不需要跟孩子講, 他也能感知到, 只是無法表達而已。

再次,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允許孩子, 自由的跑跳, 爬, 鑽, 越活潑越自由的孩子安全感會越好。

這些都是基礎的工作, 也是最核心和關鍵的工作。

回到具體分床上來, 就是要循序漸進的, 讓孩子適應一個人睡。

剛一開始家長陪著孩子, 在他的房間, 家長用手撫摸孩子的後背, 給孩子講故事。 告訴孩子, 媽媽會等你睡著以後再離開, 媽媽就在對面, 媽媽可以隨時聽到你的聲音。

如果孩子哭個幾分鐘就能夠安然入睡的話,

說明孩子已經具備分床睡的能力了。 但是如果孩子哭到十分鐘以上, 那麼說明孩子還沒有準備好, 就不要強迫孩子了, 可以過渡一段時間, 等孩子準備好了再試。

如果孩子順利的獨自一人睡了一晚, 那麼第二天早上起來, 媽媽一定要抱抱孩子並且鼓勵孩子, 告訴孩子你真棒, 你已經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睡了, 媽媽好愛你!

循序漸進的, 慢慢來, 孩子的安全感就一定會逐漸補足。 對於像小張家一樣, 六個成人共同關注的情況下, 更是要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 不能凡事包辦, 這樣孩子才有可能, 在探索當中成長, 在成長當中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有關安全感的培養, 最近我在科育會家庭早教最強大腦計畫3期預備班中, 做了一次分享, 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 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

附錄:

家庭早教最強大腦計畫通過營養加教養, 目的是説明家長們系統學習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有機會培養孩子的最強大腦, 幫助孩子成長為人格健全, 聰明健康的孩子!

現在,如果你家的孩子處於0-3歲階段,那麼歡迎你先免費加入預備班學習,為正式加入最強大腦計畫做一個知識上的儲備。

我是胡海默,社群科學育兒第一人。

現在,如果你家的孩子處於0-3歲階段,那麼歡迎你先免費加入預備班學習,為正式加入最強大腦計畫做一個知識上的儲備。

我是胡海默,社群科學育兒第一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