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長期出現在中國歷史書上的匈奴,為什麼後面突然就消失了?

匈奴是約西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遊牧部族, 在不斷吸納或吞併周圍部族的基礎上迅速壯大, 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遊牧部族之一, 建立了遊牧民族的第一個奴隸制政權, 並在秦漢之際使西域諸國多臣服於己。 但隨後的外部壓力和內部分裂, 使匈奴內部分化愈來愈複雜, 便如“溢堤的洪水”影響著歐亞大草原的歷史進程, 而其西遷更是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 影響了世界歷史。

關於匈奴族西遷的歷史, 中國史書語焉不詳, 多為“向西方跑了”。 匈奴史專家、內蒙古大學教授林幹說:“西元前1世紀時漢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創,

部分匈奴或內服或西遷西域, 並終使匈奴後來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 至西元89至91年時, 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 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紛紛乘機而起, 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伊黎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 其後, 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 逐步佔有匈奴故地, 五六十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 都成了鮮卑人。 一個民族融入其他民族的進程是很快的。 ”

西遷的匈奴人在西元374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 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 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 雖然如曇花般的匈奴王國在歐洲消失了, 但是許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來。

許多學者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其後裔。 匈牙利人與歐洲其他地方人的長相有明顯區別, 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是一樣的。 陝北民歌如信天遊的產生遠比蒙古人早, 很可能與匈奴有關。

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 父親姓劉, 其子孫也姓劉, 只有赫連勃勃自號“赫連”。 現在陝北姓劉的很多, 或許是匈奴的後裔。 匈奴的部族很多, 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姓, 如姓呼延的、姓獨孤的等, 但不能說姓這幾個姓的一定是匈奴後裔。

自號“長安匈奴”並以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蜚聲文壇的作家高建群說:“匈牙利人吹嗩呐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的一樣, 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 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 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很多匈牙利學者都認為這個國家與匈奴後裔有著密切的關係。 ”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消失了, 但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下來了。 以現在主要流行於蒙古國、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內蒙古與新疆的“胡笳”為例, 胡笳雖為匈奴樂器, 但其傳播、繼承卻早已超出了匈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