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北京飛墨爾本航班發生耳機爆炸:女乘客面部灼傷,炸因在電池

3月15日,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The 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 ATSB)發佈了一項安全警告稱, 在上個月的一次航班飛行過程中, 一名女乘客使用的頭戴式耳機發生爆炸, 造成該名乘客面部灼傷。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至今未公佈該名女乘客的身份, 以及發生爆炸的耳機品牌或型號。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公佈照片顯示, 女乘客面部和頸部都有耳機爆炸後留下的灰。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網站還原事件經過時稱, 事件發生在今年2月19日。 該女乘客在從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睡著了, 大概在飛機起飛2小時後, 正處於淺睡狀態。 此時, 女乘客佩戴的頭戴耳機正在播放音樂時, 突然一聲巨響把她驚醒。

“我轉頭的時候感覺面部在灼燒。 ”該名女子說, 隨後她開始抓臉, 耳機就滑落到了脖子上。 “我感覺到被燙得很疼, 所以馬上把耳機摘下來扔到地上。 它們在地上開始冒火星, 而且還有一股燒焦的味道。

”該名女子描述。

女子手部被燙出水泡。

機組人員立刻過來用水澆滅冒火星的耳機, 但是耳機的外殼和電池已經被燒熔了, 並且卡在了飛機的地板上。 飛機上的其他乘客稱, 可以聞得到燒焦的塑膠、電子產品和頭髮混合的味道。

“有些乘客一路都咳得喘不過氣來。

”據飛機上的一位乘客描述。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的發言人員拒絕透露涉事耳機品牌, 稱任何電子產品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但這位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確認了導致耳機爆炸的原因是電池。 ”

在其官方警告中,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稱, 隨著機內乘客使用電子產品的數量上升, 機內事故的發生率也相應上升。 電子設備在不使用時應當收好, 備用電池也應該隨身攜帶, 而不是托運行李。

近年來, 在各類電子設備中被廣泛使用的鋰電池安全性越來越受到考驗。 鋰電池的優點是, 它們充電速度快、體積小, 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是, 鋰電池內部的電解液高度易燃, 一旦碰到短路就有燃爆的危險。

就在剛剛過去的3月10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電動平衡滑板在充電時電池起火, 引發住宅火災, 導致一名3歲女童不幸喪生, 家庭中另外兩名兒童傷勢嚴重。

此前, 三星Note 7手機引發的一系列電池爆炸事件也讓消費者緊張, 國際民航管理局下令禁止這款手機被攜帶上飛機, 這最終促使三星在全球召回並停產Note 7手機。

去年, 在澳洲航空公司的某架航班上, 一塊卡在躺椅裡的電池引發了小型火災並被燒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