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關東軍”的由來,以及15位歷任總司令

日本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它因侵駐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的“關東州”而得名。

1898年, 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把中國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 即把這塊租借地劃為俄國的一個州——即稱“關東州”。

20世紀上半葉, 長期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重兵集團。

1919年, 都督府撤銷, 改設關東廳, 成立關東軍, 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 司令部設在旅順, 直接隸屬于天皇。

甲級戰犯

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後, 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和準備對蘇作戰的大陸政策。 1928年, 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 炸死中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 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 侵佔中國東北全境。 次年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司令部遷至長春, 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 掌握偽滿軍政大權。

從此, 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 殘酷鎮壓中國抗日軍民, 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

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20世紀上半葉, 長期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重兵集團。

東北關東軍司令部舊址

1919年, 都督府撤銷, 改設關東廳, 成立關東軍, 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 司令部設在旅順, 直接隸屬于天皇。

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後,

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和準備對蘇作戰的大陸政策。 1928年, 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 炸死中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 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 侵佔中國東北全境。 次年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司令部遷至長春, 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 掌握偽滿軍政大權。

從此, 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 殘酷鎮壓中國抗日軍民, 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 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歷任司令官

立花小一郎中將(1919年-1921年)

河合操中將(1921年-1922年)

尾野実信中將(1922年-1923年)

白川義則中將(1923年-1926年)

武藤信義大將(1926年-1927年)

村岡長太郎中將(1927年-1929年)-皇姑屯事件

畑英太郎中將(1929年-1930年)

菱刈隆中將(1930年-1931年)

本莊繁中將(1931年-1932年)九一八事變

武藤信義大將(1932年-1933年)日本承認“滿洲國”

菱刈隆大將(1933年-1934年)“滿洲帝國”成立

南次郎大將(1934年-1936年)

植田謙吉大將(1936年-1939年)七七事變

梅津美治郎大將(1939年-1944年)關東軍升格為總軍

山田乙三大將(1944年-1945年)日本投降時任總司令官, 後被蘇聯紅軍押到伯力審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