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良、劉備、諸葛亮都推崇的經典著作,怎樣做到不戰而勝!

《六韜》是我國古代軍事戰略論著中及其著名的一本, 有的說是薑子牙寫的, 另一種說法是戰國時成書, 不論如何, 其對於戰略的論述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張良、劉備、諸葛亮都很推崇《六韜》。

下面, 介紹一下《六韜》中是如何在未動武之前謀劃敵人的, 閃耀著狡黠的智慧光芒, 對現實也有很多借鑒意義。

文王問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節:

這是在武戰之前, 先要對敵人進行“文伐”, 即非軍事性的鬥爭。 所言都是針對敵人而進行的部署或活動。

一曰:因其所喜, 以順其志。 彼將生驕, 必有奸事。

苟能因之, 必能去之。

這是最早的“捧殺”啊, 想起那臺詞“我順著你, 我一直順著你”,

二曰:親其所愛, 以分其威。 一人兩心, 其中必衰。 廷無忠臣, 社稷必危。

親近對方喜愛的人, 讓他的手下分心, 忠臣就是這麼被忽悠地動搖的。

三曰:陰賂左右, 得情甚深。 身內情外,

國將生害。

賄賂的手法自古有之, 敵人身邊的人總想著你對他的好, 就不會為敵人好好做事了。

四曰:輔其淫樂, 以廣其志, 厚賂珠玉, 娛以美人;卑辭委聽, 順命而合, 彼將不爭, 奸節乃定。

一般的人, 恐怕都逃離不了聲色犬馬的誘惑吧, 自己再裝出一副卑微服從的樣子。

五曰:嚴其忠臣, 而薄其賂, 稽留其使, 勿聽其事。 亟為置代, 遺以誠事, 親而信之, 其君將複合之。 苟能嚴之, 國乃可謀。

這是對敵人的忠臣的打擊, 說來也是搞笑, 榮耀對方的佞臣, 貶低對方的忠臣, 宮廷鬥爭, 哪有什麼是非曲直, , ,

六曰:收其內, 間其外。 才臣外相, 敵國內侵, 國鮮不亡。

收買內部人員, 離間其與週邊的關係, 有才能的人都遠離了朝堂, 離滅亡就不遠了。

七曰:欲錮其心, 必厚賂之。 收其左右忠愛, 陰示以利, 令之輕業, 而蓄積空虛。

還是賄賂的技巧, 讓敵人團夥不重視農業手工業生產, 即只樂於奢華, 而忘了根本!

八曰:賂以重寶, 因與之謀。 謀而利之, 利之必信, 是謂重親。 重親之積, 必為我用。 有國而外, 其地必敗。

先給你一些蠅頭小利,

贏取對方的信任, 然後換取自己更大的利益與自主權。

九曰:尊之以名, 無難其身;示以大勢, 從之必信;致其大尊, 先為之榮, 微飾聖人, 國乃大偷。

尊崇你, 榮耀你, 把你捧到天上, , , 再把你拉進陷阱。

十曰:下之必信, 以得其情。 承意應事, 如與同生。 既以得之,

乃微收之。 時及將至, 若天喪之。

曲意逢迎, 暗藏殺心。

表面上的一心一意全部為你, 恨不得跟對方穿同一條褲子呢,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無不重貴與富, 惡危與咎;陰示大尊, 而微輸重寶, 收其豪傑;內積甚厚, 而外為乏;陰內智士, 使圖其計;納勇士, 使高其氣;富貴甚足, 而常有繁滋;徒黨已具, 是謂塞之。 有國而塞, 安能有國。

在敵人的內部培養、尋找自己的戰友, 創造對己有利的大環境!得捨得花錢, 眼光面面俱到啊。

十二曰: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遺良犬馬以勞之,時與大勢以誘之,上察而與天下圖之。

簡單明瞭,香車寶馬都給你,我只要你的天下。

十二節備,乃成武事。所謂上察天,下察地,徵已見,乃伐之。

動武之前先文伐,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開始破裂的,文伐十二事若全部完成,恐怕就不用興師動眾地去強行攻打了。

古代的政治鬥爭精髓,讓現代的人想想,後背還一陣發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又能從中看出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

十二曰: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遺良犬馬以勞之,時與大勢以誘之,上察而與天下圖之。

簡單明瞭,香車寶馬都給你,我只要你的天下。

十二節備,乃成武事。所謂上察天,下察地,徵已見,乃伐之。

動武之前先文伐,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開始破裂的,文伐十二事若全部完成,恐怕就不用興師動眾地去強行攻打了。

古代的政治鬥爭精髓,讓現代的人想想,後背還一陣發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又能從中看出什麼不一樣的內容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