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後學生的“拖延症”讓父母抓狂

專家建議:多給孩子一些真誠的鼓勵

上廁所小便要二十多分鐘, 起床穿衣服要半個多小時, 穿鞋要十多分鐘, 做作業要兩三個小時……17歲的高二學生做事拖延到讓父母無法忍受, 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表示, 開學後有一批學生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拖延症”讓家長抓狂, 而有的情況需引起注意, 及時進行引導。

高二學生幹什麼都拖延

17歲的小剛(化名)是某中學高二學生, 最近被父母帶到了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醫院, 其父母認為孩子可能患上了心裡疾病, 因為他做事比一般孩子都拖延。

“吃飯需要一個小時、換衣服沒有半個小時完不成, 即使是小便也在衛生間裡磨蹭二十分鐘, 上床睡覺前的洗漱每天都一小時左右, 早晨起床不隔五分鐘喊一遍、少於五遍他是難以從睡夢中清醒的。 ”小剛的媽媽因為孩子的拖延無數次地跟他吵架、辯理、催促, 但結果是他越來越慢, 最後不得已來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據小剛媽媽介紹, 小剛12歲那年有一天, 爸爸在樓下等他出門, 左等右等他也不下來, 半小時後爸爸沖上五樓看小剛坐在門口穿鞋, 以為馬上下來了, 就又到樓下等他。 可是又等了10分鐘才見小剛慢悠悠地走出單元門口, 氣得爸爸上來就踢了他一腳, 小剛還沒等反應過來, 又挨了一嘴巴。 這下小剛可受不了了,

狂叫一聲就開始摔東西, 見什麼摔什麼, 嚇得父母瞬間屏氣、閉嘴、不語了。 從此以後小剛做什麼都慢, 怕出意外的父母就只能沒完沒了地督促、幫著小剛忙活, 直到他17歲, 父母再也忍受不了, 故而來到了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

一寫作業就“磨嘰”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劉長輝醫生表示, 小剛的拖延症屬於比較典型的, 而自從新學期開學以來, 很多媽媽反映家裡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狀, 有的表現在學習上, 有的表現在練琴上。

小瑩(化名)今年上小學三年級, 愛說愛笑、聰明伶俐, 但一到做作業就換了個人。 “學校作業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但這孩子有時從放學後一直做到晚上10點才勉強完成, 連飯都顧不上吃。

”小瑩的媽媽提起孩子的“磨嘰”就生氣, 每天她陪著孩子做作業都被氣得要吐血, 每隔幾分鐘就要催促一遍“別玩筆了”、“別亂畫了”等等, 過不了一會兒就會壓抑不住脾氣, 對著孩子咆哮。

小瑩的媽媽以為就自己家的孩子這樣, 但與別的家長交流後發現, 很多孩子都有類似情況, 有的孩子每天一到練琴的時間就拖延, 十分鐘可以彈完的曲子要磨蹭半個小時, 每彈幾分鐘之後幹一會兒別的。 有的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吃飯特別拖延, 吃飯數飯粒, 一個粒、一個粒地往嘴裡送, 一口飯嚼幾分鐘咽不下去, 一頓飯要吃三四十分鐘。

拖延不叫病但需要“治”

“雖然醫學上無拖延症這一診斷, 但拖延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一個人的社會功能,

會讓人感到反感。 ”劉醫生表示瞭解拖延症形成的原因, 對於有效的預防和改變還是有幫助的。

劉醫生認為每個人拖延的原因都是不同的, 比如小剛經過與他交談發現, 是因為父母過於勤快, 對他照顧過於周到細緻。 父母包辦了一切, 而當有一天父母想要孩子自己完成這些時, 卻發現孩子做事的速度與能力與他們的要求不匹配。

劉醫生認為像小瑩那樣做作業拖延多數是因為對壓力的逃避。 無論是做作業還是練琴, 對孩子形成了一種壓力, 壓力會產生更多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 處理這些負性情緒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資源。 於是孩子陷入了這樣的怪圈:壓力越大, 越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放鬆。

放鬆後回頭一看, 原本就很緊迫的時間又消失了些, 壓力更大了, 只好繼續放鬆。 壓力和拖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 “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 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 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劉醫生建議父母要分析找到孩子拖延的原因, 對症下藥, 對拖延的孩子不要數落、埋怨, 而要多些鼓勵和獎勵。

“適當的, 可以讓孩子為拖延付出代價”, 劉醫生稱, 父母不要替孩子解決一切問題, 不妨任由他去, 比如不必擔心孩子磨蹭上學會遲到, 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 挨了批評後, 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 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遼沈晚報、聊沈用戶端記者 劉冬梅

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遼沈晚報、聊沈用戶端記者 劉冬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