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帝王一出生就是謎,後人研究幾千年,欲解開謎團

關於秦始皇, 林劍鳴先生曾有過經典的評論, 他說:“一個人生前只活了五十歲, 但死後卻被人評說了兩千餘年。 此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本人就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色彩和極其矛盾的現象。 ”

秦始皇 資料圖

本文摘自:澎湃新聞網, 作者:姚磊, 原題:北大藏漢簡《趙正書》中的秦始皇形象

關於秦始皇, 林劍鳴先生曾有過經典的評論, 他說:“一個人生前只活了五十歲, 但死後卻被人評說了兩千餘年。 此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本人就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色彩和極其矛盾的現象。 ”(《文博》1996年第5期)學界對秦始皇的討論也曾在上世紀掀起過熱潮, 這方面的著作很多, 故不一一列舉。

以往的秦始皇形象

關於秦始皇的形象, 《過秦論》、《史記》、《戰國策》、《新語》、《淮南子》、《鹽鐵論》、《漢書》等典籍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 主要是“刑法太酷、奢靡與橫徵暴斂、窮兵贖武等”。

(黃瓊儀:《漢畫中的秦始皇形象》, 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年, 第17-20頁)綜合傳世文獻記載, 秦始皇的形象以負面為主。 我們從中看不到秦始皇有“仁義”之舉, “愛子”之心, “護民”之為, 其所作所為大都可以打上“負面”標籤。

我們以西漢賈誼的《過秦論》為例, 賈誼把秦始皇構建為一個威嚴無比、自以為是、錯而不改、貪鄙多疑、詐力暴虐、不施仁義的專制君主。 由於賈誼出色的文采, 尤其是“鋪陳、排比的運用, 讀起來氣勢雄健, 文筆恣肆酣暢, 一直是歷代公認的文章經典”。 (吳承學:《:一個文學經典的形成》, 《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從而使得《過秦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漢代士人對秦始皇的認知。 司馬遷在《史記》中便多次引用賈誼的《過秦論》,

並說道:“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史記》有關秦始皇的負面記載更是不勝枚舉, 且重點刻畫了秦始皇的長生思想, 進一步把秦始皇的愚昧展現出來。

新材料帶來哪些新記錄

北大藏漢簡《趙正書》亦有對秦始皇形象的刻畫, 雖然對秦始皇的描述性文字不多, 但卻非常具體, 從不同側面彰顯了秦始皇將死之時的悲痛、疑慮、惆悵、不舍的感情。 這為我們加深對秦始皇的瞭解, 提供了更好的資料。

1.威嚴與流涕

秦始皇“流涕”之言, 不見於傳世文獻, 然《趙正書》中兩見。 一是:“秦王趙正出遊天下, 還至柏人而病。 病篤, 喟然流涕長太息, 謂左右曰:‘天命不可變於?吾未嘗病如此, 悲□……’”二是:“趙正流涕而謂斯曰:‘吾非疑子也, 子, 吾忠臣也。 其議所立。

’”

“流涕”, 無需多言, 流淚哭泣也, 便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痛哭流涕”。 “哭泣”在戰國秦漢間較為常見, 時人也並不以此為恥,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均有“哭泣”的記載。 如屈原、太子丹、章邯、項羽、劉邦等都曾“流涕”。

秦始皇第一處的“流涕”容易理解, 自知病重, 將不久于人世, 對“天命不可變”的失望自不待言, 將死的哀痛歎息孕育其中, 由此“悲歎”、“長太息”、“流涕”符合情理。 然第二處的“流涕”來得很突兀, 值得探究。 秦始皇兩次的“流涕”所帶給我們的感覺不同于威嚴的君主, 其在死前的這種哭泣現象, 把他從神的高位拉到了普通人的層面, 給我們的感覺無疑更加真實。

再如秦始皇懷疑群臣, 《趙正書》載秦始皇曰:“今病篤, 幾死矣。 其亟日夜進, 趣至甘泉之置,

毋須後者。 其謹微密之, 毋令群臣知病。 ”秦始皇自知病重, 害怕大臣洩露消息, 故打算甩掉群臣。 字裡行間中, 秦始皇對下屬的不信任, 可見一斑!

秦始皇“多疑”的性格, 既和他所推崇法家有關, 也與後來他喜愛方術有一定聯繫。 當然, 秦始皇的個人經歷也可能導致了他多疑的性格, 如早年為質、呂不韋專政、嫪毐亂國等。 《趙正書》則把秦始皇的“多疑”性格盡現, 生動刻畫出了一個將死君主在小心翼翼地“疑神疑鬼”, 既不放心大臣, 又怕大臣對自己不滿而引發禍亂。

3.民主與專制

傳世文獻多載秦始皇“專制”, 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 可《趙正書》中秦始皇卻顯得很“民主”, 秦始皇兩次要求大臣“議所立”, 要把立儲的權力下放給大臣, 給人以強烈的“民主”氣息。《趙正書》載秦始皇曰:“吾哀憐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其議所立……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議所立。”

然而,秦始皇並非真的讓大臣“議所立”,他是有指向性的,是想讓大臣替他表明他的意願。簡文中的“孤弱”一詞,比較關鍵。在秦始皇的兒子中,長子扶蘇內有聲望,外有蒙恬為援,絕非秦始皇所言的“孤弱”之子。胡亥倒是符合“孤弱”的條件,胡亥此時僅20歲,既符合“年少”、亦符合“無依”的條件。秦始皇已經暗示李斯等大臣,意在胡亥。扶蘇不在“所立”人選內。

可知秦始皇的“民主”並不真實,此處是在運用法家的“術”。李斯等大臣在領會秦始皇暗含之意後,以“道遠而詔期宭”為由,抵制“群臣”參與“議立”,繼而迎立胡亥為儲君。秦始皇曰“可”,正說明李斯迎合了秦始皇的心思。《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在此也得以體現。司馬遷評論李斯曰:“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亦符合事實。

4.易命與被騙

秦始皇的“天命觀”在傳世文獻中很少涉及,《趙正書》則可以補充這方面的資料。秦始皇曰:“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歲矣。吾當以今歲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遊天下,欲以變氣易命,不可於?……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據此,秦始皇的“天命觀”可總結為:知天命但卻想易命。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一個很矛盾的邏輯。

簡文中秦始皇以“霸王”自居,《管子?度地》:“能為霸王者,蓋天子聖人也。”秦始皇以“霸王”自居,自視功績很大,“功蓋五帝”,自當享有“至尊之壽”。《新書·數寧》:“至尊之壽,輕百年耳。古者,五帝皆逾百歲,以此言信之。”由於此時秦始皇才五十歲,其“霸王之壽”相較于《新書》所言“輕百年耳”的“至尊之壽”明顯差距太大,這對秦始皇來說,似乎很難接受。“吾霸王之壽足矣”之語,亦不能當真,其本質還是想“變氣易命”。

“變氣說”曾出現于東漢王充的《論衡·變虛篇》,其文曰:“說災變之家曰:‘人在天地之間,猶魚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動天地,猶魚鼓而振水也。魚動而水蕩,人行而氣變。’”《趙正書》所言的“變氣”無疑是災變家所說的“人行而氣變”。

孔子主張“知天命”,《論語·為政篇》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秦始皇雖然此時也是五十歲,但他的“知天命”自然與孔子不同。其“知天命但卻想易命”的態度,說到底還是對長生的渴望,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縛。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書》中評價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觀自然是一位非命主義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以他想永遠長生,而富貴始終在他自己的手裡。”無疑是《趙正書》中秦始皇的注腳。

秦始皇“長生”之術,《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借助於“仙藥”,而《趙正書》則依賴於“出行變氣”。仙藥不易得,“出行變氣”則容易得多,知秦始皇再次被術士所欺騙。

5.憐子與愛民

傳世文獻中,秦始皇溫情的一面很少被提及,《趙正書》中則有兩處。秦始皇曰:“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吾哀憐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整理者認為:“‘蒙容’,文獻作‘蒙戎’、‘蒙茸’或‘尨茸’……‘蒙容之民’猶今言‘芸芸眾生’。”

始皇死前憐子是真,親情在此處也得以體現。然愛民之心是否為真,則還需考究。也即秦始皇的政治理念中,是否具有“民本”思想?

張分田先生認為:“即使秦始皇摒棄諸子百家,單憑法家學說治國,他也會知曉民眾為國家政治的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和施政應愛民利民的道理,也會在一些時期或一定程度上推行重民政策。”(張分田:《秦朝統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因素——以全社會普遍意識為視角》,《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年第7卷)我們認為,秦始皇的愛民思想可能僅限於姿態。眾所周知,秦始皇多次興修大型工程,如大建阿房宮、興修馳道游觀、營建陵墓等等,蘇誠鑒先生認為:“工程浩大,工期迫促,徭役繁興,超過了當時民力國力的負荷。”(蘇誠鑒:《“馳道”的修築與規制》,《安徽史學》1986年第2期)

2.信任與多疑

秦始皇懷疑李斯“侵主”,召丞相斯曰:“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何……其後不勝大臣之紛爭,爭侵主。”李斯聽聞此言,急於辯解,感謝秦始皇提攜之恩,大贊秦始皇高義,並表忠心曰:“臣竊幸甚,至死及身不足。然而見疑如此,臣等盡當戮死,以報於天下者也。”如此方打消秦始皇的疑慮。始皇回應道:“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議所立。”在君臣對答中,“疑”這個字均被兩人提及,可見當時政治生態的惡劣。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秦始皇巡行各地的銘功刻石,其中有“黔首安寧”、“黔首康定”、“黔首是富”、“振救黔首”、“黔首改化”、“黔首脩絜”、“黎庶無繇”等語。我們觀刻石中的安寧、康定、振救、改化等字詞,更多的是在宣揚統治的功勞。秦始皇救濟萬民,使得百姓生活安定。這無疑是一種以“救世主”自居俯視百姓的態度,是上對下的認知,以粉飾太平,並不代表百姓的真實想法,實際情況則是“天下苦秦久矣”!

此外,李斯在給秦二世的上表中,也曾提到了“民”,曰:“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一書中認為:“以秦之嗜殺深稅,而曰緩刑薄斂;天下共欲亡秦,而雲萬民不忘,可笑也。”李斯自以為的七功,而“民”列於最後,可見秦統治高層對“民”的態度。《趙正書》中秦始皇雖語“吾蒙容之民”,然其愛民之心,亦恐與李斯同。

綜上,北大藏漢簡《趙正書》刻畫了一個對死亡不甘,對臣下懷疑,對弱子愛憐,對國事憂慮的君王形象。其中雜糅有秦始皇的一些法家之“術”和姿態性的“仁愛之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史記》的記載,但又有別於《史記》固定化的負面刻畫,有利於我們對秦始皇全面的瞭解與認知。

(本文首發於《歷史教學問題》2017年第1期,內容有所刪節調整)

給人以強烈的“民主”氣息。《趙正書》載秦始皇曰:“吾哀憐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其議所立……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議所立。”

然而,秦始皇並非真的讓大臣“議所立”,他是有指向性的,是想讓大臣替他表明他的意願。簡文中的“孤弱”一詞,比較關鍵。在秦始皇的兒子中,長子扶蘇內有聲望,外有蒙恬為援,絕非秦始皇所言的“孤弱”之子。胡亥倒是符合“孤弱”的條件,胡亥此時僅20歲,既符合“年少”、亦符合“無依”的條件。秦始皇已經暗示李斯等大臣,意在胡亥。扶蘇不在“所立”人選內。

可知秦始皇的“民主”並不真實,此處是在運用法家的“術”。李斯等大臣在領會秦始皇暗含之意後,以“道遠而詔期宭”為由,抵制“群臣”參與“議立”,繼而迎立胡亥為儲君。秦始皇曰“可”,正說明李斯迎合了秦始皇的心思。《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在此也得以體現。司馬遷評論李斯曰:“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亦符合事實。

4.易命與被騙

秦始皇的“天命觀”在傳世文獻中很少涉及,《趙正書》則可以補充這方面的資料。秦始皇曰:“吾自視天命,年五十歲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歲矣。吾當以今歲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遊天下,欲以變氣易命,不可於?……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據此,秦始皇的“天命觀”可總結為:知天命但卻想易命。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一個很矛盾的邏輯。

簡文中秦始皇以“霸王”自居,《管子?度地》:“能為霸王者,蓋天子聖人也。”秦始皇以“霸王”自居,自視功績很大,“功蓋五帝”,自當享有“至尊之壽”。《新書·數寧》:“至尊之壽,輕百年耳。古者,五帝皆逾百歲,以此言信之。”由於此時秦始皇才五十歲,其“霸王之壽”相較于《新書》所言“輕百年耳”的“至尊之壽”明顯差距太大,這對秦始皇來說,似乎很難接受。“吾霸王之壽足矣”之語,亦不能當真,其本質還是想“變氣易命”。

“變氣說”曾出現于東漢王充的《論衡·變虛篇》,其文曰:“說災變之家曰:‘人在天地之間,猶魚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動天地,猶魚鼓而振水也。魚動而水蕩,人行而氣變。’”《趙正書》所言的“變氣”無疑是災變家所說的“人行而氣變”。

孔子主張“知天命”,《論語·為政篇》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秦始皇雖然此時也是五十歲,但他的“知天命”自然與孔子不同。其“知天命但卻想易命”的態度,說到底還是對長生的渴望,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縛。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書》中評價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觀自然是一位非命主義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所以他想永遠長生,而富貴始終在他自己的手裡。”無疑是《趙正書》中秦始皇的注腳。

秦始皇“長生”之術,《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借助於“仙藥”,而《趙正書》則依賴於“出行變氣”。仙藥不易得,“出行變氣”則容易得多,知秦始皇再次被術士所欺騙。

5.憐子與愛民

傳世文獻中,秦始皇溫情的一面很少被提及,《趙正書》中則有兩處。秦始皇曰:“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吾哀憐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整理者認為:“‘蒙容’,文獻作‘蒙戎’、‘蒙茸’或‘尨茸’……‘蒙容之民’猶今言‘芸芸眾生’。”

始皇死前憐子是真,親情在此處也得以體現。然愛民之心是否為真,則還需考究。也即秦始皇的政治理念中,是否具有“民本”思想?

張分田先生認為:“即使秦始皇摒棄諸子百家,單憑法家學說治國,他也會知曉民眾為國家政治的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和施政應愛民利民的道理,也會在一些時期或一定程度上推行重民政策。”(張分田:《秦朝統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因素——以全社會普遍意識為視角》,《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6年第7卷)我們認為,秦始皇的愛民思想可能僅限於姿態。眾所周知,秦始皇多次興修大型工程,如大建阿房宮、興修馳道游觀、營建陵墓等等,蘇誠鑒先生認為:“工程浩大,工期迫促,徭役繁興,超過了當時民力國力的負荷。”(蘇誠鑒:《“馳道”的修築與規制》,《安徽史學》1986年第2期)

2.信任與多疑

秦始皇懷疑李斯“侵主”,召丞相斯曰:“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何……其後不勝大臣之紛爭,爭侵主。”李斯聽聞此言,急於辯解,感謝秦始皇提攜之恩,大贊秦始皇高義,並表忠心曰:“臣竊幸甚,至死及身不足。然而見疑如此,臣等盡當戮死,以報於天下者也。”如此方打消秦始皇的疑慮。始皇回應道:“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議所立。”在君臣對答中,“疑”這個字均被兩人提及,可見當時政治生態的惡劣。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秦始皇巡行各地的銘功刻石,其中有“黔首安寧”、“黔首康定”、“黔首是富”、“振救黔首”、“黔首改化”、“黔首脩絜”、“黎庶無繇”等語。我們觀刻石中的安寧、康定、振救、改化等字詞,更多的是在宣揚統治的功勞。秦始皇救濟萬民,使得百姓生活安定。這無疑是一種以“救世主”自居俯視百姓的態度,是上對下的認知,以粉飾太平,並不代表百姓的真實想法,實際情況則是“天下苦秦久矣”!

此外,李斯在給秦二世的上表中,也曾提到了“民”,曰:“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一書中認為:“以秦之嗜殺深稅,而曰緩刑薄斂;天下共欲亡秦,而雲萬民不忘,可笑也。”李斯自以為的七功,而“民”列於最後,可見秦統治高層對“民”的態度。《趙正書》中秦始皇雖語“吾蒙容之民”,然其愛民之心,亦恐與李斯同。

綜上,北大藏漢簡《趙正書》刻畫了一個對死亡不甘,對臣下懷疑,對弱子愛憐,對國事憂慮的君王形象。其中雜糅有秦始皇的一些法家之“術”和姿態性的“仁愛之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史記》的記載,但又有別於《史記》固定化的負面刻畫,有利於我們對秦始皇全面的瞭解與認知。

(本文首發於《歷史教學問題》2017年第1期,內容有所刪節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