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50年的陳年假酒是如何製造的?

曾經BBC記者Kim Gittleson

發佈了一篇“50年的紅酒是這就造的!”

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原文大致是這樣的:

紅酒, 價格隨年份、產地、酒莊的價格而定,

現在好的陳年紅酒的售價已經超過20萬美元, 這意味著“假陳年紅酒”將成為暴利生意。

Rudy Kurniawan 因造假紅酒被判刑10年, 從他的口述我們得知假冒勃艮第紅酒是怎麼被“造”出來的。

事實上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紅酒造假了, 該產業一直發展至今, 據統計在拍賣行委託拍賣的高檔紅酒超過5%的都是假酒。 但儘管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但偽造陳年高檔紅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加州大學的紅酒化學家Andrew Waterhouse指出:“每個年份出產的紅酒都有其獨特的味道”。

陳年紅酒大多數產自法國勃艮第及波爾多地區。 這些酒基本失去了大部分丹寧酸所以口感偏柔和, 令人聯想到春菜。

口感只是衡量標準的一項。 Waterhouse教授解釋說:“品嘗到如此珍貴的酒本身就是極具誘惑的體驗。

被捕的Rudy Kurniawan稱, 在其被捕前的十幾年間他已經賣了2000萬美元的假陳年紅酒, 他被判入獄10年的同時還要罰款2380萬美元。

當年Kurniawan購買1974年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的紅酒時, 紐約紅酒商人Geoffrey Troy起了疑心, 認為這酒是不錯, 但卻不是上好的法國勃艮第紅酒。

Troy先生解釋懷疑的原因說:“一位專業的收藏家是不會買年份不好的紅酒的,

而他如此熱衷選購這一類的紅酒而非自己飲用, 不得不讓我懷疑他購買的初衷, 可能想篡改年份謀取暴利”。

今天就以造假者 Kurniawand為例

再深入跟大家八一下

高端收藏級名酒怎麼造假

大家開開眼界吧~

我們通常認為的假酒是所謂“三精一水”勾兌出來的, 或者是打擦邊球的名牌山寨酒, 但我們不瞭解的是, 這些小伎倆對那些“制假大鱷”而言根本就是小兒科。

比如Rudy Kurniawan,

他的制假技術之高,

甚至矇騙住了拍賣行和著名酒評家。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惡棍們是如何運用高超技術製造假酒的, 尤其是年份老酒:

1. 標籤

酒瓶上的標籤用紙不是釀酒時期的用紙, 或者字體和該品牌批次酒的標籤有出入。

最簡單粗暴地一種制假方式, 就是把原標或模擬度極高的酒標貼到另外一瓶酒上。 技術含量高的制假有時會選擇目標酒莊便宜一些的年份, 貼上好年份的標, 以次充好, 讓人真假莫辨。

類似下圖的酒標竟然在一些國外網站上流通,

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遇到這種情況

就要先觀察酒標是否和酒瓶貼合完美

如果是老年份的酒

注意觀察瓶子底部的顏色

老酒瓶的顏色一般比較不均勻

新酒瓶顏色偏深色。

Kurniawan擁有超過1.2萬張紅酒標籤, 但這些都逃不過專家的法眼。 這次的案件一方面轟動了業界,一方面也讓拍賣行變的更為謹慎,研究更好的防偽技術。

2. 封口層

有些造假的紅酒瓶口封蠟會用箔來代替

或者用錯了改批次封蠟的顏色。

3. 軟木塞

紅酒的軟木塞通常會印著酒莊名字和出產的年份,這些印字的字體和木塞的網底是鑒別的關鍵線索。

如開瓶後觀察酒塞上的年份和酒標上的年份不一致,那肯定是假酒,這一點很簡單,可惜有些酒莊並不會在橡木塞上體現年份。

難一點的是在黑市上買正品酒的原瓶原塞,然後在空瓶中灌上另外的酒,再用專業的封口機進行重新裝瓶。據國外媒體報導,一瓶82年拉菲的空瓶在國外黑市上能賣到 1500美金!

在國外某網站的頁面上,輸入關鍵字能輕易搜出各種名莊的空瓶(下圖)。國內某寶上也有一些賣假酒瓶的商家,製作水準之低劣讓人哭笑不得。

這種方式製造的假酒只看外觀很難識破。需要仔細觀察瓶塞,看瓶塞的完好程度,是否有穿洞以及是否有鋸齒,如果有這些痕跡,那這瓶酒很值得懷疑。

4. 紅酒本身

用來製造高端假酒的一般也不都是差酒,如果被制假的對象是一瓶波爾多一級莊,那“贗品”很可能是用一瓶波爾多相似或相鄰區域的二級莊灌裝的。

如果是被制假物件是老年份的酒,為了達到口感的近似度,制假者很有可能同樣使用老年份的酒或者加一點新酒進行勾兌。這種做法被 Rudy Kurniawan 運用得無比嫺熟。

如一瓶1985年的替換1982年的。這樣原本一瓶價值200美元的紅酒立馬"升值"到1000美元。碰到這種制假手段,很可能連專家都無法分辨。

5. 以假換真!

近些年隨著網路購酒逐漸盛行,開始出現一種新的“制假方法”,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作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從網站上訂購名莊酒,收到正品酒後會取消交易,並用各種理由要求退貨,再將用上述方法中製作的贗品寄回給銷售方,令銷售方措手不及。

說了這麼多制假手段

到底如何避免買到上述高價假酒呢?

以下是一些建議:

① 通過正規、值得信任的管道買酒。管道不明的酒一定不要碰,即使便宜。不要忘了古人的訓誡:貪小便宜吃大虧。

② 謹慎購買老年份:看到以下數字要引起格外注意:1945、1961、1982。

③ 注意觀察瓶塞和酒標。和正品相比較,觀察是否一致。

祝你好運!

想要瞭解各種葡萄酒資訊或者想加入紅酒交流群回復“今日頭條”

這次的案件一方面轟動了業界,一方面也讓拍賣行變的更為謹慎,研究更好的防偽技術。

2. 封口層

有些造假的紅酒瓶口封蠟會用箔來代替

或者用錯了改批次封蠟的顏色。

3. 軟木塞

紅酒的軟木塞通常會印著酒莊名字和出產的年份,這些印字的字體和木塞的網底是鑒別的關鍵線索。

如開瓶後觀察酒塞上的年份和酒標上的年份不一致,那肯定是假酒,這一點很簡單,可惜有些酒莊並不會在橡木塞上體現年份。

難一點的是在黑市上買正品酒的原瓶原塞,然後在空瓶中灌上另外的酒,再用專業的封口機進行重新裝瓶。據國外媒體報導,一瓶82年拉菲的空瓶在國外黑市上能賣到 1500美金!

在國外某網站的頁面上,輸入關鍵字能輕易搜出各種名莊的空瓶(下圖)。國內某寶上也有一些賣假酒瓶的商家,製作水準之低劣讓人哭笑不得。

這種方式製造的假酒只看外觀很難識破。需要仔細觀察瓶塞,看瓶塞的完好程度,是否有穿洞以及是否有鋸齒,如果有這些痕跡,那這瓶酒很值得懷疑。

4. 紅酒本身

用來製造高端假酒的一般也不都是差酒,如果被制假的對象是一瓶波爾多一級莊,那“贗品”很可能是用一瓶波爾多相似或相鄰區域的二級莊灌裝的。

如果是被制假物件是老年份的酒,為了達到口感的近似度,制假者很有可能同樣使用老年份的酒或者加一點新酒進行勾兌。這種做法被 Rudy Kurniawan 運用得無比嫺熟。

如一瓶1985年的替換1982年的。這樣原本一瓶價值200美元的紅酒立馬"升值"到1000美元。碰到這種制假手段,很可能連專家都無法分辨。

5. 以假換真!

近些年隨著網路購酒逐漸盛行,開始出現一種新的“制假方法”,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作詐騙。

一些不法分子從網站上訂購名莊酒,收到正品酒後會取消交易,並用各種理由要求退貨,再將用上述方法中製作的贗品寄回給銷售方,令銷售方措手不及。

說了這麼多制假手段

到底如何避免買到上述高價假酒呢?

以下是一些建議:

① 通過正規、值得信任的管道買酒。管道不明的酒一定不要碰,即使便宜。不要忘了古人的訓誡:貪小便宜吃大虧。

② 謹慎購買老年份:看到以下數字要引起格外注意:1945、1961、1982。

③ 注意觀察瓶塞和酒標。和正品相比較,觀察是否一致。

祝你好運!

想要瞭解各種葡萄酒資訊或者想加入紅酒交流群回復“今日頭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