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真幕:漢景帝殺掉周亞夫的真相是什麼

說起周亞夫, 大部分人都會知道, 他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大將軍, 在七國之亂的時候, 他被任命為太尉, 因為善於用兵, 獲得了巨大的勝利。 另外他為人剛正不阿, 不會阿諛奉承因此他的軍隊會有很強的紀律性, 那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就出自他的口中, 這樣的一個有才能之人, 雖然在漢景帝時期坐到了丞相的位置, 卻也免不了被皇帝處死的命運, 到底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得罪了太后

這是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 那個時候梁王和楚軍交戰, 兩方形式緊迫, 這個時候梁王向周亞夫發出請求, 希望周亞夫能夠發兵幫助他一下, 可是這時候周亞夫卻果斷的拒絕了, 原因有兩個:第一如果發出一部分兵去支援梁王, 自己的戰爭就沒有把握大獲全勝, 第二, 通過自己的判斷, 梁王完全有能力打退楚軍, 完全不用自己幫他, 所以就拒絕了他, 最後戰爭大獲全勝,

他也收到了朝廷的賞賜, 即使這樣他也很明顯的得罪了太后和梁王, 畢竟梁王是太后最喜愛的兒子, 他的日子也就不怎麼好過了。

第二、得罪了太子

一開始漢景帝的太子並不是劉徹, 而是劉榮, 因為劉榮的母妃說話說錯了, 導致與長公主劉嫖的關係破裂,

並且當時的長公主與劉徹的母妃聯姻, 想要扶持劉徹成為太子, 但是周亞夫為人正直, 剛正不阿, 非得說太子沒有犯錯, 不能將他廢除, 可是他怎麼能與長公主的言論相提並論, 而且他這樣替太子說情, 更有扶持太子的意思, 就好像是太子所扶植的親信一般, 這些組合在一起, 更加令皇帝惱怒生氣, 因為阻止廢除劉榮, 周亞夫也同長公主, 劉徹結下了仇恨, 一下子得罪了這麼多人, 皇帝能高興麼。

第三、為人不拘小節, 魯莽

這種不拘小節, 魯莽的性格或許和他是一個帶兵打仗的武夫有關係吧, 但是對於輔佐皇帝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或許在一開始, 漢景帝是有意留下他, 並且讓他輔佐自己的兒子劉徹登上大位, 畢竟他是一個人才, 但是後來發現此人非常魯莽, 不會思考。 為了實驗他, 漢景帝故意設了一桌酒席, 給他呈上一大塊肉, 但是沒有給他筷子, 當看到這個情況時, 周亞夫很生氣, 對著旁邊的僕人大吼讓他拿筷子, 這是皇帝非常生氣, 對他說“這你還嫌棄不滿足嗎?”周亞夫已知有錯,

就跪下謝罪, 皇帝剛說了一個起字, 他就一下子站了起來, 徑直走出去了, 完全沒有把別人放在眼裡。 這樣的脾氣, 肯定是非常難控制的, 為了讓兒子坐穩江山, 漢景帝就下手除掉了周亞夫。

第四、功高蓋主

前面提到周亞夫最後的官職到了丞相, 後來權力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漢景帝,漢景帝的聖旨必須要有周亞夫的同意,否則都是沒有作用的,這可以說是導致周亞夫死的重要原因,他的權力太大了,大到讓皇帝覺得失去了尊嚴,覺得自己是個擺設,再加上他先後得罪了那麼多的人這就導致了特別悲慘的局面的產生。

總的來說,周亞夫被殺掉的原因很明顯,一個是因為他太剛正不阿了,比較較真,第二就是這個人只懂武術兵法,不懂治國之道,在一個就是不夠謙遜,功高蓋主也不知道收斂,總之。他自身的問題是有很多的,漢景帝殺掉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於他自己的,我們應該仔細思考,這個問題還有待補充。

後來權力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漢景帝,漢景帝的聖旨必須要有周亞夫的同意,否則都是沒有作用的,這可以說是導致周亞夫死的重要原因,他的權力太大了,大到讓皇帝覺得失去了尊嚴,覺得自己是個擺設,再加上他先後得罪了那麼多的人這就導致了特別悲慘的局面的產生。

總的來說,周亞夫被殺掉的原因很明顯,一個是因為他太剛正不阿了,比較較真,第二就是這個人只懂武術兵法,不懂治國之道,在一個就是不夠謙遜,功高蓋主也不知道收斂,總之。他自身的問題是有很多的,漢景帝殺掉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於他自己的,我們應該仔細思考,這個問題還有待補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