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畫案”!

意 外

清康熙年間, 唐州考生鄭泊村參加鄉試高中魁首。 河南巡撫柳承訓是當年的主考官, 這天他傳令把鄭泊村請來撫院, 要親自召見。

沒多久, 鄭泊村即被帶到了撫院。 柳巡撫仔細打量, 見這書生雖然衣著破舊, 但眉宇間卻透露出勃勃英氣。 柳巡撫為官多年, 閱人無數, 認定鄭泊村必是一塊璞玉。 遂看了座, 讓了茶, 攀談起來。

鄭泊村果然是少年英才, 滿腹錦繡。 只是問到家境狀況時, 他卻神色黯然, 久久無語。 原來, 鄭家窮困, 全靠父親做些小買賣維持生計。 好在兄弟二人爭氣, 早早考中秀才, 成了縣學的生員。 無奈天不作美, 父親在前年突然暴病身亡, 全家立刻陷入困境。 哥哥鄭伯鄉只好放棄學業, 供弟弟一人讀書。 此番雖說在鄉試中奪魁, 但來年是否有錢赴京參加會試, 卻很難說……

柳巡撫說:“你不必回唐州了, 就住在我這裡讀書。 一切費用不用你與家人掛心,

全由老夫一人承擔!”

鄭泊村連連搖手:“不可不可!我與大人非親非故……”

柳巡撫一擺手, 哈哈笑道:“明說了吧, 我有一女, 名叫飛鶯, 年方十八, 待字閨中。 今日老夫親自做媒, 選你為婿。 如此, 我資助你讀書上進, 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這等好事, 鄭泊村豈有不應之理?當下跪拜, 行了翁婿之禮。 柳巡撫就在撫院的一角辟出兩間淨室, 作為鄭泊村的書房。

鄭泊村有了如此好的條件, 讀書更加用功。 三更燈火五更雞, 發誓明年會試再次奪魁, 以報柳大人的知遇之恩。

造 謠

這一天, 鄭泊村正在書房苦讀, 忽然有人造訪。 開門一看, 來人叫費人倫, 不僅和自己同村而且同窗, 還曾經都是縣學的生員。 只是這費人倫是個富家子弟, 心思並不用在讀書上。

他把鄭泊村請至一家飯店, 酒至半酣, 才說明來意:“聽說近日朝廷欲在生員中選拔一批人才, 充作縣丞一級的官員, 可有此事?”

鄭泊村道:“確有此事。 老兄可抓住機會, 圖個進身之階。 ”

費人倫道:“我正為此事求你!聽說選拔還要考試文案書狀, 可我的學業早已荒廢, 提筆難以成文。 因此求你施以援手!”

鄭泊村一怔:“難道要我替你代筆?不成, 不成!”

費人倫道:“並不是這個意思。 我已經打聽清楚, 你的岳父作為封疆大吏, 主持河南的人才選拔。 只用他打個招呼, 我這縣丞就當定了。 你們翁婿之間, 有什麼話不好說?只煩你給通融一下。 ”

鄭泊村聽了當下搖搖頭說:“朝廷選才, 不容作弊。 我不會去說情, 就是說了, 柳大人也不會答應。 老學兄,

你就回去老老實實做些準備吧。 ”

費人倫好話說盡, 鄭泊村卻是湯水不進, 結果二人鬧個不歡而散。 後來費人倫參加了選拔考試, 自然是考得一塌糊塗。 費人倫不怪自己學業荒廢, 只怨鄭泊村不肯幫忙。 由怨生恨, 就尋思著要給鄭泊村找點麻煩。

隔了幾天, 費人倫又來到省城。 這次他沒有找鄭泊村, 而是直接找到了柳巡撫。 費人倫怪聲怪氣地問:“柳大人, 鄭泊村少年得志, 作了巡撫的乘龍快婿, 叫人好不豔羨。 小人只是不解, 不知道巡撫的千金進了鄭家, 是作大還是作小?”

柳巡撫一臉慍色:“休得胡說!我早已看過鄭泊村的履歷, 不曾婚配, 何來大小之說?你若造謠生事, 小心你的腦袋!”

費人倫嘿嘿一笑:“就算他不曾婚配, 可他就不會宿花眠柳、招妓嫖娼,

暗中找一個紅粉知己私定終身?”說著, 便從書袋裡取出一個卷軸, 徐徐打開, “請大人過目!”

柳巡撫只掃了一眼, 就赫然色變。 原來, 那卷軸名為《仲夏讀書圖》, 畫上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鄭泊村, 正袒露背膀伏案讀書, 另一個是名美豔的女子, 依在鄭泊村的身邊, 搖扇送風, 親密之狀躍然紙上。 看那落款, 竟是上年的七月。

柳巡撫強忍著怒火:“此物從何而來?”

費人倫道:“去年八月, 有一個童子在街頭賣畫, 我也問過他畫的來歷, 他說在郊外拾得。 因為事關同窗隱私, 我就給買了下來。 而今聽說鄭泊村與府上的千金定了婚, 我怕重演陳士美與秦香蓮的故事, 因此特來獻畫, 給大人提個醒。 ”

柳巡撫收了畫, 賞了費人倫十兩銀子, 揮手送客。

柳家小姐柳飛鶯本是金枝玉葉,如何肯為他人作小?一時尋死覓活,鬧得雞犬不寧。

柳巡撫好不惱怒,本想給鄭泊村定個騙婚的罪名,按律懲處,又怕鬧得沸沸揚揚,於自己臉上無光。略一思索,乾脆什麼罪名也不定,只命人把他打入死牢。

可憐鄭泊村,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口口聲聲直喊冤枉。可牢門緊鎖,漆黑一團,叫天不應,呼地不靈,只好眼睜睜地等死。

賣 畫

鄭泊村“犯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家鄉,鄭泊村的哥哥鄭泊鄉急忙打點盤纏,匆匆趕來省城。

鄭泊鄉來到巡撫衙門詢問,守門的兵丁大吃一驚:這不是死囚鄭泊村嗎,怎麼會走脫了?當即扭了鄭泊鄉去報告巡撫。鄭泊鄉急忙申辯,說自己是鄭泊村的雙胞胎哥哥,特來衙門探問,弟弟到底犯了什麼事?柳巡撫也弄不清這雙胞胎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他也懶得去弄清楚,寧可錯殺,也決不放過一個,索性把鄭泊鄉也打入死牢……

再說鄭泊鄉的妻子白無瑕,本是一個柔弱的婦人。弟弟生死不明,丈夫一去不返,愁得她茶飯不思,坐臥不寧。可愁也不是辦法,只好咬牙踏上了尋夫之路。省城何其大,尋了幾日也不見蹤影,倒是把盤纏花光了。怎麼辦?情急之下,白無瑕想起了賣藝之舉,遂去畫店賒了些紙墨,當街作畫,廉價出售。

白無瑕出自書香之家,自幼就跟父親習得一手好畫。這天,柳飛鶯的丫環在街頭看見白無瑕作畫,不由駐足欣賞。自家小姐也愛丹青,何況這些日子正為婚事煩惱,何不買幾幅畫逗她開心?這丫環經常陪著小姐看畫,也有些眼光,就挑了幾幅中意的帶了回去。

柳飛鶯見了白無瑕的畫作大加讚賞,忙命丫環把白無瑕請到府上切磋技藝。柳飛鶯見了白無瑕,只覺得好生面熟,一時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初次見面,也不好多問,只讓白無瑕作畫,自己在一旁觀賞。白無瑕揮毫潑墨,畫花花含笑,畫鳥鳥欲飛,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柳飛鶯敬佩之極,欣賞了一陣,又問:“會人物寫真嗎?”

白無瑕說:“這有何難?但不知道小姐要畫哪個?”

柳飛鶯問:“能畫自己嗎?”

白無瑕看看自己的破舊衣衫,歎了口氣說:“目下的我面目憔悴,只怕玷污了小姐的紙筆。要畫,就畫過去的我吧。”

柳飛鶯也不勉強:“悉聽尊便。”

白無瑕想起過去的日子,弟弟讀書上進,丈夫辛勤勞作,雖不富裕,卻有著莊戶人家的恬靜安逸。不知不覺中,心思流於筆端,筆下就畫出了一個神態美麗恬靜的白無瑕。

對著白無瑕的肖像,柳飛鶯未作任何評論,卻驚呼一聲:“難道是你?你是何人?”

白無瑕不知道柳小姐為什麼吃驚,就介紹了自己的身世、家庭,歎息道:“弟弟身陷囹圄,不知何因?夫君一去不返,不知身在何方?我是尋弟盼夫的民婦白無瑕!”

柳飛鶯記不住那麼多的事情和人名,只記住了“鄭泊村”三個字。她拿出了那幅《仲夏讀書圖》,冷冷地說:“你看看這個吧!”

白無瑕卻是十分驚詫:“這幅畫怎麼會在這裡?這麼說,那個案子破了?”

柳飛鶯被弄得莫名其妙:“什麼案子?”

白無瑕說:“兩個月前,我家被盜,失去了一些錢財和這幅畫。”

柳飛鶯“哦”了一聲:“這麼說,你就是鄭泊村的妻子了?”

白無瑕有些惱怒:“小姐開什麼玩笑!鄭泊村與鄭泊鄉是雙胞兄弟,這畫上的人是我夫君鄭泊鄉!”

柳飛鶯一怔:“你丈夫也是個讀書之人?”

白無瑕有些傷感:“夫君原也是縣學的生員,只因公爹去世,家道中落,難供兩個書生,夫君只好忍痛棄學,供弟弟完成舉業。夫君輟學之日,好不傷悲,就讓奴家畫了這幅《仲夏讀書圖》,以作永久紀念……”

柳飛鶯聽得心驚肉跳,原來是錯怪了鄭泊村!她扔下白無瑕不管,飛奔進父親的書房,氣喘吁吁地叫道:“快快放出鄭公子!”

回 歸

柳巡撫聽了女兒的敘述,又招來白無瑕細加盤問,始知道自己偏聽偏信,草率從事,鑄成一樁冤假大案!不由又悔又恨,一邊讓獄卒速速放人,一邊命人捉拿費人倫到案。

那費人倫很快招供,被打入死牢,也不消說他。可歎那鄭家兄弟早被折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兄弟相見,禁不住抱頭痛哭。柳巡撫好生懊惱,指示大夫不惜一切,全力給鄭家兄弟將養身體。並執意把鄭泊鄉也留在府上讀書,以求鄭家將來一門雙貴,都有個好前程。

鄭泊村道:“大人一番好意,我們都領了。只是離家日久,容我們回家看看再來。”柳巡撫見他說得有理,也不好多加阻攔,只得放他們走了。

鄭氏兄弟回到家鄉,卻再不肯去省城了。任憑那柳飛鶯尋死覓活,是打死也不作柳家的女婿了。那柳巡撫翻臉無情,拿人命當兒戲,如果做了他的女婿,豈不要一輩子提心吊膽!

倒是白無瑕無意中發現了自己作畫的價值,心想:既然因畫致禍,難道就不可以用畫造福嗎?從此,作畫賣畫,供鄭家兄弟讀書。

柳家小姐求婚不遂,日日哭鬧,埋怨父親為官無能。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眼見鄭泊村依然沒有“悔改”之意,柳巡撫等得不耐煩了,正要胡亂捏個罪名再次懲治鄭泊村,京城忽有邸報傳來,說鄭泊村參加春闈中了狀元,成了朝廷新貴。

柳巡撫登時傻了眼,從今以後自己是不可能隨便拿捏鄭泊村了,只等著被鄭泊村如何拿捏吧……

揮手送客。

柳家小姐柳飛鶯本是金枝玉葉,如何肯為他人作小?一時尋死覓活,鬧得雞犬不寧。

柳巡撫好不惱怒,本想給鄭泊村定個騙婚的罪名,按律懲處,又怕鬧得沸沸揚揚,於自己臉上無光。略一思索,乾脆什麼罪名也不定,只命人把他打入死牢。

可憐鄭泊村,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口口聲聲直喊冤枉。可牢門緊鎖,漆黑一團,叫天不應,呼地不靈,只好眼睜睜地等死。

賣 畫

鄭泊村“犯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家鄉,鄭泊村的哥哥鄭泊鄉急忙打點盤纏,匆匆趕來省城。

鄭泊鄉來到巡撫衙門詢問,守門的兵丁大吃一驚:這不是死囚鄭泊村嗎,怎麼會走脫了?當即扭了鄭泊鄉去報告巡撫。鄭泊鄉急忙申辯,說自己是鄭泊村的雙胞胎哥哥,特來衙門探問,弟弟到底犯了什麼事?柳巡撫也弄不清這雙胞胎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他也懶得去弄清楚,寧可錯殺,也決不放過一個,索性把鄭泊鄉也打入死牢……

再說鄭泊鄉的妻子白無瑕,本是一個柔弱的婦人。弟弟生死不明,丈夫一去不返,愁得她茶飯不思,坐臥不寧。可愁也不是辦法,只好咬牙踏上了尋夫之路。省城何其大,尋了幾日也不見蹤影,倒是把盤纏花光了。怎麼辦?情急之下,白無瑕想起了賣藝之舉,遂去畫店賒了些紙墨,當街作畫,廉價出售。

白無瑕出自書香之家,自幼就跟父親習得一手好畫。這天,柳飛鶯的丫環在街頭看見白無瑕作畫,不由駐足欣賞。自家小姐也愛丹青,何況這些日子正為婚事煩惱,何不買幾幅畫逗她開心?這丫環經常陪著小姐看畫,也有些眼光,就挑了幾幅中意的帶了回去。

柳飛鶯見了白無瑕的畫作大加讚賞,忙命丫環把白無瑕請到府上切磋技藝。柳飛鶯見了白無瑕,只覺得好生面熟,一時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初次見面,也不好多問,只讓白無瑕作畫,自己在一旁觀賞。白無瑕揮毫潑墨,畫花花含笑,畫鳥鳥欲飛,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柳飛鶯敬佩之極,欣賞了一陣,又問:“會人物寫真嗎?”

白無瑕說:“這有何難?但不知道小姐要畫哪個?”

柳飛鶯問:“能畫自己嗎?”

白無瑕看看自己的破舊衣衫,歎了口氣說:“目下的我面目憔悴,只怕玷污了小姐的紙筆。要畫,就畫過去的我吧。”

柳飛鶯也不勉強:“悉聽尊便。”

白無瑕想起過去的日子,弟弟讀書上進,丈夫辛勤勞作,雖不富裕,卻有著莊戶人家的恬靜安逸。不知不覺中,心思流於筆端,筆下就畫出了一個神態美麗恬靜的白無瑕。

對著白無瑕的肖像,柳飛鶯未作任何評論,卻驚呼一聲:“難道是你?你是何人?”

白無瑕不知道柳小姐為什麼吃驚,就介紹了自己的身世、家庭,歎息道:“弟弟身陷囹圄,不知何因?夫君一去不返,不知身在何方?我是尋弟盼夫的民婦白無瑕!”

柳飛鶯記不住那麼多的事情和人名,只記住了“鄭泊村”三個字。她拿出了那幅《仲夏讀書圖》,冷冷地說:“你看看這個吧!”

白無瑕卻是十分驚詫:“這幅畫怎麼會在這裡?這麼說,那個案子破了?”

柳飛鶯被弄得莫名其妙:“什麼案子?”

白無瑕說:“兩個月前,我家被盜,失去了一些錢財和這幅畫。”

柳飛鶯“哦”了一聲:“這麼說,你就是鄭泊村的妻子了?”

白無瑕有些惱怒:“小姐開什麼玩笑!鄭泊村與鄭泊鄉是雙胞兄弟,這畫上的人是我夫君鄭泊鄉!”

柳飛鶯一怔:“你丈夫也是個讀書之人?”

白無瑕有些傷感:“夫君原也是縣學的生員,只因公爹去世,家道中落,難供兩個書生,夫君只好忍痛棄學,供弟弟完成舉業。夫君輟學之日,好不傷悲,就讓奴家畫了這幅《仲夏讀書圖》,以作永久紀念……”

柳飛鶯聽得心驚肉跳,原來是錯怪了鄭泊村!她扔下白無瑕不管,飛奔進父親的書房,氣喘吁吁地叫道:“快快放出鄭公子!”

回 歸

柳巡撫聽了女兒的敘述,又招來白無瑕細加盤問,始知道自己偏聽偏信,草率從事,鑄成一樁冤假大案!不由又悔又恨,一邊讓獄卒速速放人,一邊命人捉拿費人倫到案。

那費人倫很快招供,被打入死牢,也不消說他。可歎那鄭家兄弟早被折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兄弟相見,禁不住抱頭痛哭。柳巡撫好生懊惱,指示大夫不惜一切,全力給鄭家兄弟將養身體。並執意把鄭泊鄉也留在府上讀書,以求鄭家將來一門雙貴,都有個好前程。

鄭泊村道:“大人一番好意,我們都領了。只是離家日久,容我們回家看看再來。”柳巡撫見他說得有理,也不好多加阻攔,只得放他們走了。

鄭氏兄弟回到家鄉,卻再不肯去省城了。任憑那柳飛鶯尋死覓活,是打死也不作柳家的女婿了。那柳巡撫翻臉無情,拿人命當兒戲,如果做了他的女婿,豈不要一輩子提心吊膽!

倒是白無瑕無意中發現了自己作畫的價值,心想:既然因畫致禍,難道就不可以用畫造福嗎?從此,作畫賣畫,供鄭家兄弟讀書。

柳家小姐求婚不遂,日日哭鬧,埋怨父親為官無能。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眼見鄭泊村依然沒有“悔改”之意,柳巡撫等得不耐煩了,正要胡亂捏個罪名再次懲治鄭泊村,京城忽有邸報傳來,說鄭泊村參加春闈中了狀元,成了朝廷新貴。

柳巡撫登時傻了眼,從今以後自己是不可能隨便拿捏鄭泊村了,只等著被鄭泊村如何拿捏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