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離職帶娃?你適合做全職媽媽嗎?

代表觀點:照顧孩子, 還得親媽上陣

代表人物:周萍, 29歲, 全職媽媽

如今, 好保姆難尋, 有些保姆價高還不放心。 不論衣食住行還是教育陪伴,

全職媽媽都能更精心地照顧孩子, 給孩子營造一個更有安全感的成長空間。

我覺得當全職媽媽有4大好處。

1.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由於長時間與寶寶相處, 親子關係自然比較親密, 因為對孩子來說, 媽媽是最重要的人, 容易產生依賴感。

2.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保持一致

由於媽媽成為最主要的孩子管教者, 就比較容易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 不會造成同一件事情媽媽說能做, 爺爺奶奶又說不能做的情況。

3.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及信任感

孩子在0~1歲時安全感及信任感的建立很重要, 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對於寶寶來說, 不會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又出現, 孩子就比較容易對媽媽產生安全感及信任感。

4.瞭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

你是孩子最主要的照顧者, 自然會成為最瞭解他的人, 他的個性如何, 脾氣怎樣, 你都會很瞭解, 不會等到某一天孩子的行為讓你難以忍受, 你還覺得很突然並且不知道如何幫助他。

周萍覺得, 不僅是全職媽媽, 即使是上班媽媽, 一樣會為了孩子和家庭奉獻自己的時間。

如果把這種奉獻看做是犧牲, 那麼, 全職媽媽一定會犧牲個人生活, 無法避免。 寶寶在你懷裡的時間, 依賴你的時間其實是很短的, 與其擔心如何不失去自己的個人生活, 不如多珍惜現在這段轉瞬即逝的美好時光。

代表觀點:全職有風險, 選擇需謹慎

代表人物:元馨, 35歲, 全職媽媽

元馨最近和丈夫陷入了冷戰, 自從她6年前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 家裡的矛盾就一直不斷。 說到這個話題, 元馨真是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問題太多, 真是顧此失彼。

1.經濟風險

很多人選擇做全職媽媽, 原因各異, 但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一旦女方沒有了收入, 家庭總收入就會減少,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教育費用和日常開銷,

丈夫的壓力可想而知, 一旦丈夫的工作遭遇瓶頸和危機, 就會危及到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

2.婚姻風險

全職媽媽的生活總會圍繞著洗洗涮涮、熨衣做飯。 孩子小的時候, 他的吃喝拉撒就是你生活的全部, 但孩子終究會長大, 而此時的你早已失去了在社會上生存的本領, 所以只能把寶全部押在丈夫身上, 變得很被動。

3.自尊風險

最怕被人問在哪裡高就?同學會等各種飯局上, 別人口若懸河, 談笑有鴻儒, 你卻只能做一個默默的聽眾。 因為你談論的話題只有老公孩子奶粉和美容院。 時間久了, 你不想見人, 不願聚會, 你覺得自己被忘記被“拋棄”, 自尊心也會受到很大打擊。

4.生存風險

重返職場, 你可能會遭遇許多尷尬。

年齡太大, 專業也近乎丟棄, 人脈關係已疏遠, 即使你曾經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輝煌的工作成就, 你的競爭力也一樣會大大減弱。

這些風險, 元馨幾乎都遇到了。 想到自己的境遇, 也想到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風險, 元馨只想說, 全職有風險, 選擇需謹慎!

觀點:把全職媽媽當做事業去經營

代表人物:南屏, 37歲, 全職媽媽

大多數人認為做全職媽媽有風險, 普遍有這麼幾條:

1.容易與社會脫節, 和老公差距拉大。

2.經濟不獨立, 手心向上向老公要錢沒有尊嚴。

3.容易變黃臉婆, 遭老公嫌棄。

南屏說, 其實我認為, 只要是受過一定良好教育的女性, 即使回歸家庭做了全職媽媽, 也可以很好地處理這幾個問題。 比如我, 剛開始是會不適應, 甚至看到職場媽媽會感到自卑, 後來慢慢地調整心態:並不是沒有事業了,而是把全職媽媽當做事業去用心經營,只不過工作的地點由社會轉移到了家裡,心裡依然把自己當成職業女性看待。工作努力的方向,就是盡自己所能,照顧好家人的生活,做好老公的賢內助,研究學習好的教育方法,做寶寶的好媽媽。的確,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花心思精力,做好實屬不易。

記得剛開始我曾問老公,今後會不會因為我與他的距離拉大而嫌棄我?他的回答是:“我還擔心自己跟不上你呢!”瞧瞧,多會安慰人!看看全職媽媽的三條風險,每一條都跟老公有關,可見,伴侶的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如今網路資訊這麼發達,隨時隨地都能流覽最新最熱的資訊,這成為我和老公茶餘飯後的談資。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談論家庭教育,談論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從不擔心沒有話題。想想看,如果一個妻子成天喋喋不休別人的家長里短,像個井底之蛙一樣,久而久之,別說老公會厭煩,就連自己的好朋友也會疏遠的。

再說經濟獨立問題。老公從來沒有讓我有伸手要錢沒有尊嚴那種感覺,相反,照顧到我強烈的自尊,總是提前預備好家用,這也是我能氣定神閑做全職媽媽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家裡,丈夫賺錢多又有大男子主義,妻子沒有收入,那她的地位可想而知。奉勸這種家庭的妻子,不要輕易放棄職場,還是應該自食其力,哪怕是微薄的薪水,也能挺直腰杆不用看人臉色。

我一直都挺愛美,沒有因為不上班接觸人少就鬆懈下來,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收拾自己。我每週都固定去做美容護膚、做頭髮,朋友們見了我都說氣色更好了,這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在家裡我也是穿戴整齊,經常逛街買新衣服。幾年下來,我並沒有變成黃臉婆,依然保持著職業女性的風度與魅力。有句話說得好,自己過得像王后,自然會吸引國王來。

觀點:夫妻在精神層面互相欣賞,自然會彼此支持

代表人物:米粒媽媽,42歲,育兒公號經營者

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和文章,總結起來精髓就那麼幾條:“高品質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想要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等等,自己也用心去實踐了,越來越享受和女兒的親子關係。

一個家庭,夫妻之間其實也是一種互相協作的關係,無所謂誰的貢獻大,誰的付出少,能夠達到一種平衡,就是最理想的狀態。這幾年的生活,證實了在我們家,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是最適合的狀態,把兩個人的特長最大化發揮了出來。老公不喜歡幹家務,缺乏耐心,而我愛乾淨,總有極大的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孩子。但在養家方面,他有規劃和經濟頭腦,有責任肯擔當。在精神層面,我們彼此互相欣賞,自然會彼此支持。

其實,找對了定位,便會覺得家與職場其實是一個道理。待得久,無非是靠個資格,靠個能力,更靠一份深情。

觀點:什麼樣的女性適合當全職媽媽?

代表人物:鐘宛瑩,47歲,教育學專業大學教師

到底什麼樣的女性適合做全職太太呢?根據我觀察的一些生活實例,羅列以下幾條。

1.比較獨立的女性

全職媽媽每天面對的主要是家庭和孩子。在家裡,沒有領導的監督和同事的關懷,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如果媽媽的性格不獨立,不能把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那就會很麻煩。要知道,圍著鍋臺轉,圍著孩子轉,也是需要周全計畫的。

2.對婚姻有信心的女性

人們對全職媽媽最常見的擔憂是,你不工作,就沒有經濟地位,沒有經濟地位,就不會有社會地位,就會被老公瞧不起。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實際問題並不在女性是否工作,而在於婚姻本身。穩固的婚姻應該是夫妻雙方平等,不管她是否工作,是否有收入,婚姻的本質不應該有改變。假如女性回歸家庭後婚姻就不保,那麼,即使她工作,這樣的婚姻早晚也會出問題。

3.收入與丈夫相差懸殊的女性

如果夫妻雙方收入相差懸殊,如果家裡還有照顧孩子的需要,那妻子就不妨回歸家庭。舉個例子,假如丈夫年薪30萬,妻子3萬,家裡又有孩子,這樣的家庭,妻子即使上班也不會改善家庭收入。與其兩人忙忙碌碌,還不如享受天倫之樂。

4.孩子有疾病的女性

很不幸,有一些家庭的孩子患有影響生活的疾病。這樣的孩子,需要母親極大的耐心和照顧。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母親還是把孩子放第一位吧。我有一位朋友,兒子患有孤獨症。有一陣子,她天天都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送去特殊托兒所,然後再接回家。時間久了,不僅自己的工作受影響,人也累得精疲力竭。後來,她決定辭職回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說心裡話,孩子只有一個,而工作可以再找,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5.沒老人幫忙的女性

老人幫子女帶孩子是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與之相反,沒有老人幫忙的雙職工家庭就會很辛苦。如果你特別放不下孩子,什麼都願意親力親為,可以考慮當全職媽媽。現實存在的問題是,雇保姆費用高,你還不放心,權衡一下,可以做個選擇。

是否做全職媽媽,完全取決於各自的家庭具體情況和對生活品質的期待。比方說,如果你喜歡工作環境的熱鬧,又沒有照顧孩子的需要,那不管你掙多少,還是上班吧,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穩。你的心情好,才會更耐心地對待孩子。

觀點:點滴積累很重要,所有成功都不會從天而降

代表人物:嬋嬋,37歲,知乎用戶

大家聊了很多當全職媽媽的利弊,其中最擔心的就是如何重返職場。那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有人說,全職媽媽想要再回歸社會除非自己創業。就我找工作的情況來看,這句話不能算百分百對,卻也道出了全職媽媽的求職之難,但艱難程度還是得看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所處的行業,以及自己是否具有競爭性的專業和能力。比如,一個在設計方面有行業經驗的女性,即使幾年不工作,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再回歸職場也不算太難。但一個一直做行政的女性,幾年不工作,再找這方面的工作就比以前難得多。因為設計不是人人都能上手,這是會與不會的問題;行政卻是人人可以應付得來,只是好與不好的問題,前者的門檻比後者的高。在門檻高的地方待過的人,他們的選擇範圍會廣得多。

於是,有些媽媽的問題便是,當全職媽媽之前已經沒啥職場競爭優勢,再離開社會幾年,就更難有優勢了。這時對工作的態度是破罐子破摔還是修身養性等待時機?我想,一定要是後者。

全職媽媽最忙的時候是孩子出生後的頭3年,你幾乎每時每刻都得圍繞著孩子的生存需要而忙活,但孩子上幼稚園之後,幼稚園會分擔一部分全職媽媽的工作,這樣就省下了大量時間。這些時間與其用來休息,不如加入職場用外在壓力促使自己進步。一個有著努力上進職場形象的媽媽,不僅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更會讓孩子刮目相看。

那麼,已經沒有明顯競爭優勢又如何重入職場呢?只有未雨綢繆和積極努力,再無他。

給自己一個期限,全職媽媽做到什麼時候?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能力規劃將來的工作方向,現在需要如何準備?就算不知道具體能入哪一行,也要隨時整理已有的知識,並不斷利用帶孩子的空余時間學習新的知識,總是能派得上用場。

綜上所述,我歸納了幾點。

第一,不能放棄努力,要學習新知識,這樣哪怕不去工作,也不會與社會脫節。只要不與社會脫節,重入職場就省了許多心態上的調整和準備。

第二,最好要有一個幫手,否則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充實自己,哪怕有那個努力的心也沒有那個力。這個幫手最好是自己的媽媽或者婆婆,但一定要保持關係和睦,如果不行就找個可靠的保姆。否則,不僅不能省點兒時間給自己,還徒增煩惱。

第三,找工作時最好能找到人推薦,這樣比自己四處投簡歷有效得多。

第四,重入職場一定要給自己找好定位。對女性而言,年齡越大越經不起頻繁的選擇,選來選去就會受不了職場的各種限制和失望,又重要當回全職媽媽。找好定位,就是找一個相對來說自己還算喜歡的平臺,努力打磨自己,積累經驗,為自己增添砝碼。

選擇當全職媽媽,只是確實無法一心二用。但不要低估全職媽媽的能力,當好全職媽媽所涉及的能力決不亞於任何一名職場人士。所以,每一位全職媽媽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先踏實做個好媽媽,不要患得患失。並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不斷為自己積累資本。相信任何一個能把全職媽媽做得非常優秀的女性,都能在職場有一席之地,向社會證明,我很好,我很優秀。

後來慢慢地調整心態:並不是沒有事業了,而是把全職媽媽當做事業去用心經營,只不過工作的地點由社會轉移到了家裡,心裡依然把自己當成職業女性看待。工作努力的方向,就是盡自己所能,照顧好家人的生活,做好老公的賢內助,研究學習好的教育方法,做寶寶的好媽媽。的確,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花心思精力,做好實屬不易。

記得剛開始我曾問老公,今後會不會因為我與他的距離拉大而嫌棄我?他的回答是:“我還擔心自己跟不上你呢!”瞧瞧,多會安慰人!看看全職媽媽的三條風險,每一條都跟老公有關,可見,伴侶的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如今網路資訊這麼發達,隨時隨地都能流覽最新最熱的資訊,這成為我和老公茶餘飯後的談資。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談論家庭教育,談論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從不擔心沒有話題。想想看,如果一個妻子成天喋喋不休別人的家長里短,像個井底之蛙一樣,久而久之,別說老公會厭煩,就連自己的好朋友也會疏遠的。

再說經濟獨立問題。老公從來沒有讓我有伸手要錢沒有尊嚴那種感覺,相反,照顧到我強烈的自尊,總是提前預備好家用,這也是我能氣定神閑做全職媽媽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家裡,丈夫賺錢多又有大男子主義,妻子沒有收入,那她的地位可想而知。奉勸這種家庭的妻子,不要輕易放棄職場,還是應該自食其力,哪怕是微薄的薪水,也能挺直腰杆不用看人臉色。

我一直都挺愛美,沒有因為不上班接觸人少就鬆懈下來,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收拾自己。我每週都固定去做美容護膚、做頭髮,朋友們見了我都說氣色更好了,這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在家裡我也是穿戴整齊,經常逛街買新衣服。幾年下來,我並沒有變成黃臉婆,依然保持著職業女性的風度與魅力。有句話說得好,自己過得像王后,自然會吸引國王來。

觀點:夫妻在精神層面互相欣賞,自然會彼此支持

代表人物:米粒媽媽,42歲,育兒公號經營者

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書和文章,總結起來精髓就那麼幾條:“高品質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想要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等等,自己也用心去實踐了,越來越享受和女兒的親子關係。

一個家庭,夫妻之間其實也是一種互相協作的關係,無所謂誰的貢獻大,誰的付出少,能夠達到一種平衡,就是最理想的狀態。這幾年的生活,證實了在我們家,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是最適合的狀態,把兩個人的特長最大化發揮了出來。老公不喜歡幹家務,缺乏耐心,而我愛乾淨,總有極大的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孩子。但在養家方面,他有規劃和經濟頭腦,有責任肯擔當。在精神層面,我們彼此互相欣賞,自然會彼此支持。

其實,找對了定位,便會覺得家與職場其實是一個道理。待得久,無非是靠個資格,靠個能力,更靠一份深情。

觀點:什麼樣的女性適合當全職媽媽?

代表人物:鐘宛瑩,47歲,教育學專業大學教師

到底什麼樣的女性適合做全職太太呢?根據我觀察的一些生活實例,羅列以下幾條。

1.比較獨立的女性

全職媽媽每天面對的主要是家庭和孩子。在家裡,沒有領導的監督和同事的關懷,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如果媽媽的性格不獨立,不能把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那就會很麻煩。要知道,圍著鍋臺轉,圍著孩子轉,也是需要周全計畫的。

2.對婚姻有信心的女性

人們對全職媽媽最常見的擔憂是,你不工作,就沒有經濟地位,沒有經濟地位,就不會有社會地位,就會被老公瞧不起。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實際問題並不在女性是否工作,而在於婚姻本身。穩固的婚姻應該是夫妻雙方平等,不管她是否工作,是否有收入,婚姻的本質不應該有改變。假如女性回歸家庭後婚姻就不保,那麼,即使她工作,這樣的婚姻早晚也會出問題。

3.收入與丈夫相差懸殊的女性

如果夫妻雙方收入相差懸殊,如果家裡還有照顧孩子的需要,那妻子就不妨回歸家庭。舉個例子,假如丈夫年薪30萬,妻子3萬,家裡又有孩子,這樣的家庭,妻子即使上班也不會改善家庭收入。與其兩人忙忙碌碌,還不如享受天倫之樂。

4.孩子有疾病的女性

很不幸,有一些家庭的孩子患有影響生活的疾病。這樣的孩子,需要母親極大的耐心和照顧。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母親還是把孩子放第一位吧。我有一位朋友,兒子患有孤獨症。有一陣子,她天天都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送去特殊托兒所,然後再接回家。時間久了,不僅自己的工作受影響,人也累得精疲力竭。後來,她決定辭職回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說心裡話,孩子只有一個,而工作可以再找,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5.沒老人幫忙的女性

老人幫子女帶孩子是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與之相反,沒有老人幫忙的雙職工家庭就會很辛苦。如果你特別放不下孩子,什麼都願意親力親為,可以考慮當全職媽媽。現實存在的問題是,雇保姆費用高,你還不放心,權衡一下,可以做個選擇。

是否做全職媽媽,完全取決於各自的家庭具體情況和對生活品質的期待。比方說,如果你喜歡工作環境的熱鬧,又沒有照顧孩子的需要,那不管你掙多少,還是上班吧,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穩。你的心情好,才會更耐心地對待孩子。

觀點:點滴積累很重要,所有成功都不會從天而降

代表人物:嬋嬋,37歲,知乎用戶

大家聊了很多當全職媽媽的利弊,其中最擔心的就是如何重返職場。那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有人說,全職媽媽想要再回歸社會除非自己創業。就我找工作的情況來看,這句話不能算百分百對,卻也道出了全職媽媽的求職之難,但艱難程度還是得看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所處的行業,以及自己是否具有競爭性的專業和能力。比如,一個在設計方面有行業經驗的女性,即使幾年不工作,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再回歸職場也不算太難。但一個一直做行政的女性,幾年不工作,再找這方面的工作就比以前難得多。因為設計不是人人都能上手,這是會與不會的問題;行政卻是人人可以應付得來,只是好與不好的問題,前者的門檻比後者的高。在門檻高的地方待過的人,他們的選擇範圍會廣得多。

於是,有些媽媽的問題便是,當全職媽媽之前已經沒啥職場競爭優勢,再離開社會幾年,就更難有優勢了。這時對工作的態度是破罐子破摔還是修身養性等待時機?我想,一定要是後者。

全職媽媽最忙的時候是孩子出生後的頭3年,你幾乎每時每刻都得圍繞著孩子的生存需要而忙活,但孩子上幼稚園之後,幼稚園會分擔一部分全職媽媽的工作,這樣就省下了大量時間。這些時間與其用來休息,不如加入職場用外在壓力促使自己進步。一個有著努力上進職場形象的媽媽,不僅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更會讓孩子刮目相看。

那麼,已經沒有明顯競爭優勢又如何重入職場呢?只有未雨綢繆和積極努力,再無他。

給自己一個期限,全職媽媽做到什麼時候?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能力規劃將來的工作方向,現在需要如何準備?就算不知道具體能入哪一行,也要隨時整理已有的知識,並不斷利用帶孩子的空余時間學習新的知識,總是能派得上用場。

綜上所述,我歸納了幾點。

第一,不能放棄努力,要學習新知識,這樣哪怕不去工作,也不會與社會脫節。只要不與社會脫節,重入職場就省了許多心態上的調整和準備。

第二,最好要有一個幫手,否則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充實自己,哪怕有那個努力的心也沒有那個力。這個幫手最好是自己的媽媽或者婆婆,但一定要保持關係和睦,如果不行就找個可靠的保姆。否則,不僅不能省點兒時間給自己,還徒增煩惱。

第三,找工作時最好能找到人推薦,這樣比自己四處投簡歷有效得多。

第四,重入職場一定要給自己找好定位。對女性而言,年齡越大越經不起頻繁的選擇,選來選去就會受不了職場的各種限制和失望,又重要當回全職媽媽。找好定位,就是找一個相對來說自己還算喜歡的平臺,努力打磨自己,積累經驗,為自己增添砝碼。

選擇當全職媽媽,只是確實無法一心二用。但不要低估全職媽媽的能力,當好全職媽媽所涉及的能力決不亞於任何一名職場人士。所以,每一位全職媽媽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先踏實做個好媽媽,不要患得患失。並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不斷為自己積累資本。相信任何一個能把全職媽媽做得非常優秀的女性,都能在職場有一席之地,向社會證明,我很好,我很優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