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二十幾歲的姑娘,笑著離開,不回頭

我們只有早早得見過, 享受過, 體驗過, 才有資格說, 自己是喜歡大城市生活, 還是偏好寧靜的小城。 我們只有經歷過, 才會知道自己要去怎樣地生活。

01

前幾天遇見了一個泰國女孩, 幾句淺淺的交談, 卻令人好生喜歡。

30歲的那年, 她頂著家人朋友三姑六婆的催婚壓力, 毅然辭去了在外企的工作, 努力考雅思考Gmat, 出國, 重新回到校園。 看書碼字趕Due, 課餘時間換上工作服, 去學校邊上的餐館打工。

從之前每天蹬著高跟鞋, 雷厲風行地談合作簽合約, 到現在餐館裡打工的窮學生, 身份上的轉變並沒有讓她沮喪。 她說她反而很喜歡現在的生活。 自由、獨立、充實。

說實話, 之前對泰國女孩子一直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偏見。 遇見好些女生, 出國就是為了找老外男朋友, 談戀愛結婚, 拿歐盟身份, 從此過上無憂無慮的優渥生活。

而她, 面對半個班的男生都在排隊追她, 卻一直單身。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我一個人過得很好。 還沒遇到夠喜歡的 , 才不要將就。 ”

話音剛落, 她擺一擺手中的紅酒杯, 與我會心一笑。

我想我在國外遇到的許多很有魅力的女生大多如此。

細膩而美好, 開闊而篤定。 獨立而自信, 婉轉而挺拔。

02

今天掐著手指算了一下,

發現自己來芬蘭已經九個月了。 這個數字說出來, 感覺自己都嚇了一跳。

回過頭去看的時候, 總覺得時間過得那麼快。

這個月底, 因為暑期實習和轉學的相關事宜, 我即將告別這個住了九個月的城市--Vaasa, 去到芬蘭的另一個城市生活。 告別這裡熟悉的一切, 告別自己一點點搭建起來的生活, 又是一段全新的未知旅程。

離開之際, 連續幾周都在與各種朋友告別。 看著這個原本陌生、寒冷、死寂的城市, 在大半年後, 因為那些回憶, 而令我覺得如此溫情與不舍。

每天早上去晨跑的家邊上的湖泊, 能看見海邊日落的學校食堂, 刷了無數次夜的圖書館, 和朋友們喋喋不休討論八卦的咖啡館, 甚至是晚上十點被染成一片粉紅色的天空。 這一切的一切,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都變得如此的可愛。

來芬蘭之前, 我初生牛犢不怕虎地說到“世界那麼大, 我選擇繼續前行”;來芬蘭之後, 我發的第一篇文叫“悲傷得不能自己”;後來的後來, 我學會了在“眼前的生活裡飽嘗滿足“, 學會了“在腳下放過自己”, 同時也不忘告訴自己要隨時擁抱未來無數的可能性, “不要糾結在哪裡生活”。

而如今, 我回想那些起起落落, 淚水歡笑。 所有的回憶翻江倒海地向我湧來, 如此鮮活, 如此真實。

我的內心突然有了一絲小小的感動。

原來這半年多來, 我一直這麼用力地活著;原來這半年多來, 我經歷了那麼多不曾想像過的不同。

03

我始終相信二十幾歲居住過的地方,會刻在我們的性格裡,帶著那些歡笑、淚水和不會老去的故事,伴隨我們一生。

每個週末,我都會和在紐約讀書的閨蜜視頻,隔著螢幕,我時常能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城市在我們身上烙下的印記是多麼地不同而又明顯。

車水馬龍的不夜城,各式各樣的博物館,高端前沿的展覽,在紐約的大熔爐裡,她體驗到的不僅是遼闊的世界,更是每個人都可以大膽做自己的包容。

她說,“來紐約之後我再也不用像在國內那樣藏著掖著自己的野心,去做別人眼中認可的乖巧鄰家女孩。”

“對,我就是要門門功課拿A+,我就是要找很高薪水的工作,我就是要變成很厲害的人。在紐約,說得再響亮,也沒有人會來judge我。”

而與此同時,我在安靜的芬蘭小鎮,接著天空中不停下下來的雪花,在海邊看著南方飛來的天鵝翩翩起舞。騎車三十公里,穿過森林湖泊,去摘四處散落的藍莓,回家製成果醬。

我在芬蘭感受到的自然,擁抱的遼闊,讓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原來還可以這麼安靜平和,與世無爭。它中和掉了我性格中許多的急功近利,寵辱若驚。它讓我沉著,讓我踏實。

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不同。但還好,還有一點相似的地方,讓我們用不多的語言就能完全理解對方。

我們都在體驗,在經歷,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原來生活著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有著這麼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來的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城市的氣質在二十幾歲的我們身上變現,變成我們青春的附加值。

04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文字無法表達我在國外感受到的全部,特別是在這種離別時刻。但是如果一定要讓我說出,在芬蘭半年多來,學到的最深刻的一點是什麼?

我想,那便是我懂得了什麼叫經歷過後去生活。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有一個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們只有早早得見過,享受過,體驗過,才有資格說,自己是喜歡大城市生活,還是偏好寧靜的小城。我們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自己要去怎樣地生活。

斷 舍 離

再見了瓦薩,感謝在這裡一切的相遇,感謝所有的陪伴,感謝所有發生過的故事。

這一刻的我,要笑著離開不回頭了

我經歷了那麼多不曾想像過的不同。

03

我始終相信二十幾歲居住過的地方,會刻在我們的性格裡,帶著那些歡笑、淚水和不會老去的故事,伴隨我們一生。

每個週末,我都會和在紐約讀書的閨蜜視頻,隔著螢幕,我時常能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城市在我們身上烙下的印記是多麼地不同而又明顯。

車水馬龍的不夜城,各式各樣的博物館,高端前沿的展覽,在紐約的大熔爐裡,她體驗到的不僅是遼闊的世界,更是每個人都可以大膽做自己的包容。

她說,“來紐約之後我再也不用像在國內那樣藏著掖著自己的野心,去做別人眼中認可的乖巧鄰家女孩。”

“對,我就是要門門功課拿A+,我就是要找很高薪水的工作,我就是要變成很厲害的人。在紐約,說得再響亮,也沒有人會來judge我。”

而與此同時,我在安靜的芬蘭小鎮,接著天空中不停下下來的雪花,在海邊看著南方飛來的天鵝翩翩起舞。騎車三十公里,穿過森林湖泊,去摘四處散落的藍莓,回家製成果醬。

我在芬蘭感受到的自然,擁抱的遼闊,讓我知道了這個世界原來還可以這麼安靜平和,與世無爭。它中和掉了我性格中許多的急功近利,寵辱若驚。它讓我沉著,讓我踏實。

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不同。但還好,還有一點相似的地方,讓我們用不多的語言就能完全理解對方。

我們都在體驗,在經歷,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原來生活著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有著這麼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來的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城市的氣質在二十幾歲的我們身上變現,變成我們青春的附加值。

04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文字無法表達我在國外感受到的全部,特別是在這種離別時刻。但是如果一定要讓我說出,在芬蘭半年多來,學到的最深刻的一點是什麼?

我想,那便是我懂得了什麼叫經歷過後去生活。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有一個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們只有早早得見過,享受過,體驗過,才有資格說,自己是喜歡大城市生活,還是偏好寧靜的小城。我們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自己要去怎樣地生活。

斷 舍 離

再見了瓦薩,感謝在這裡一切的相遇,感謝所有的陪伴,感謝所有發生過的故事。

這一刻的我,要笑著離開不回頭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