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得了黃疸怎麼辦?教你五招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

寶寶出生後, 寶媽們各種歡喜, 但是新生兒黃疸的問題也隨後而來~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 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徵的病症

黃疸的五種病理及特點:

生理性黃疸:

在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 無其他臨床症狀。 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

也持續較久, 可延遲致3周—4周消退。 雖有黃疸, 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 一般情況好。 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不需治療。

病理性黃疸:

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 2~3周仍不退, 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

母乳性黃疸

吃母乳的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 如繼續哺乳, 黃疸在高水準狀態下降遲緩, 停止哺乳48小時, 黃疸反復, 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 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 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 於是血液的膽紅素濃度增加,

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 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症狀。 及時停止喂母奶, 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 6—10天內全部消失。

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且逐漸加重。 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 需要住院採用光照療法。

感染性黃疸

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 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 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 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

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 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 特點是出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 逐漸加深, 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 甚至呈白陶土色, 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解決方法:

1、早開奶

2、多游泳

3、多撫摸

4、多喝水

5、嚴重者早就醫

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 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 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 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 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 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 平時注意仔細觀察, 精心護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