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之死:朱無璋遙控下淮北系和江浙系鬥爭的犧牲品

影視劇中的劉伯溫

劉伯溫, 1360年被朱元璋強制拉到軍中充當自己的幕僚。

不久以後, 連續幾個英明的決策讓朱元璋刮目相看:

張士誠攻打韓林兒(其父韓山童為起義軍領袖, 所以韓林兒也是名義上的領袖), 劉伯溫主張不救, 理由是韓林兒比不上漢獻帝, 漢朝開國幾百年, 漢獻帝被曹操挾天子是有用的;而韓林兒只是名義上的領袖, 並沒有那樣的優勢, 拿到手上無用更無益。 朱元璋不聽, 後來馬上發現劉伯溫是對的。

朱元璋夾在張士誠和陳友諒的中間。 朱元璋又 有統一天下的志向, 兩面臨敵, 如何攻取敵人, 先後順序如何排;這時又是劉伯溫的正確決擇破局:先打陳友諒, 張士誠必不救;先打張士誠, 陳友諒必出兵。 後來的走向再一次證明劉伯溫的正確性。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 決意攻打元朝, 統一天下。

劉伯溫再次被委以重任, 負責對各級官員的監察,

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老大。

後來卻沒幾年, 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被迫退出中央政權, 死在家中。

這又是為什麼呢?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先從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是個不幸的孩子, 從小吃苦, 長大又被親人幾次出賣, 最重大的先被岳父郭子興出賣,

後來差點被侄子朱文正出賣。

心中有很大很大的陰影, 所以對屬下文武都不大信任。

雖然不信任, 卻還是要找人來幫帝國做事的。

總的來看, 安徽是老家, 自己一個地方出來的還是相對可信的。

在朱元璋有意無意的扶持下, 中央形成了強大的淮北幫。

因為江浙是經濟發達地區, 所以讀書人數量多, 整體文化水準也高, 以劉伯溫為首就形成了江浙系。

雖然江浙系的文化水準高和能力強, 但抵不過背後的乾爹朱元璋, 所以中央的主要崗位始終在淮北系李善長和胡惟庸手上, 江浙人馬始終處於下風。 這就決定了劉伯溫的下場不會很好。

淮北系三巨頭

雖然朱元璋喜歡淮北系人馬比江浙系人馬多一點, 但劉伯溫過硬的人品還是幫他加了不少分。

淮北系在胡惟庸的領導下, 基本實現人人皆貪。

劉伯溫借機處死了李善長和胡惟庸手幾員大將, 最知名就是中書省都事李彬。

李善長親自為李彬開脫, 終沒能得救。

自此淮北系和江浙系的鬥爭走向了白熱化, 淮北系開始了對江浙系的清算。

在李善長和胡惟庸的指使下, 許多淮北人開始向多疑的朱元璋告劉伯溫的種種不是。

一次朱元璋找劉伯溫議事, 順便試探他。

朱元璋說:李善長之後, 誰可為丞相。

劉伯溫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 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 為相之人, 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著問胡惟庸,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

朱無璋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

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多疑的朱元璋認為,劉伯溫這樣的人難管理:一不為官,二不為財。

什麼也不要的人,這世上大概找不到。

有缺點的人好管理,而沒缺點的人心志難測,難道劉伯溫想當皇帝嗎?

從此劉伯溫被朱元璋打入另冊,再不復用。

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著問胡惟庸,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

朱無璋於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

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多疑的朱元璋認為,劉伯溫這樣的人難管理:一不為官,二不為財。

什麼也不要的人,這世上大概找不到。

有缺點的人好管理,而沒缺點的人心志難測,難道劉伯溫想當皇帝嗎?

從此劉伯溫被朱元璋打入另冊,再不復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