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天平天國最完美的男人,短暫的一生照亮天平的天空,淩遲而亡

太平天國中最完美的男人, 非石達開莫屬。 他不僅是一位形象很陽光的大帥哥(時人曾贊其曰“龍鳳之姿, 天日之表”), 頗富文韜武略, 而且是當時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其短暫的人生(卒時年僅32歲)迸發出許多閃光點, 照亮了太平天國短暫而又悲壯的歷史天空。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 小名亞達, 綽號石敢當, 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 民族英雄, 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十六歲受訪出山, 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 二十歲封王拜相, 三十二歲英勇就義于成都。 一生轟轟烈烈, 體恤百姓民生, 生平事蹟為後世所傳頌。

“天京事變”爆發, 東王楊秀清被殺, 上萬東王部屬慘遭株連, 石達開在前線聽到天京可能發生內訌的消息, 急忙趕回阻止, 並痛斥韋昌輝亂殺無辜, 但為時已晚。 北王韋昌輝把石達開反對濫殺無辜的主張看成對東王的偏袒,

意圖予以加害, 石達開逃出天京, 京中家人與部屬全部遇難。

石達開在安徽舉兵靖難, 上書天王, 請殺北王以平民憤, 天王見全體軍民都支持石達開, 遂下詔誅韋。 11月, 石達開奉詔回京, 被軍民尊為“義王”, 合朝同舉“提理政務”。 內訌造成的被動局面逐漸得到扭轉, 但天王見石達開深得人心, 心生疑忌, 將自己的兩個哥哥封王, 對石達開百般牽制, 甚至意圖加害。 為了避免再次爆發內訌, 石達開不得已於1857年5月避禍離京, 前往安慶。

1859年春, 石達開自江西起兵入湘, 發動 “寶慶會戰”。 彼時湘軍正計畫分兵三路進攻安慶, 聞石達開長驅直入湖南腹地, 軍心全線動搖, 只得將因勢利導, 全力援湘。 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 石達開孤軍作戰, 未能攻克寶慶,

被迫退入廣西休整。

1861年9月, 石達開自桂南北上, 於1862年初經湖北入川, 自此, 為北渡長江, 奪取成都, 建立四川根據地, 石達開轉戰川黔滇三省, 先後四進四川, 終於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 突破長江防線。 5月, 太平軍到達大渡河, 此時太平軍據駱秉章奏稿有三四萬人。 對岸尚無清軍, 石達開下令多備船筏, 次日渡河, 但當晚天降大雨, 河水暴漲, 無法行船。 三日後, 在大渡河東線防禦的清兵來到對岸, 太平軍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 多次搶渡不成, 糧草用盡, 陷入絕境。 南字營都司王松林到太平軍營談判, 石達開決心捨命以全三軍。 其中, 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編, 剩餘兩千人保留武器, 駐紮大樹堡。 後來, 兩千人中有七百人過河,

遣散或被殺。 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後, 清軍背信棄義, 夜襲大樹堡剩餘一千多人, 除三百老幼存活外, 全部被殺。

1863年6月27日, 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 慷慨陳詞, 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 無言以對, 而後從容就義, 臨刑之際, 神色怡然, 身受淩遲酷刑,

至死默然無聲, 觀者無不動容, 歎為“奇男子”。 石達開受刑時, 被割幾千刀, 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 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世人震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