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湖口大捷:石達開最輝煌一戰,曾國藩被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由於清軍攻不下九江和梅家洲, 曾國藩就決定把目標改為進攻湖口, 依仗湘軍水師的優勢, 計畫先消滅鄱陽湖內的太平軍水營, 順便將太平軍的外援切斷, 之後再攻取九江。

1855年1月3日, 當湘軍陸師尚未南渡的時候, 湘軍李孟群、彭玉麟即率水師進駐湖口, 分別泊在鄱陽湖口內外的江面上。 太平軍羅大綱鑒於湘軍水師佔有更大的優勢, 難以力勝, 決定採用“拖疲敵人”的戰法。

1月8日夜, 得知湘軍水師東進之後, 太平軍馬上在贛江上游準備好100餘艘小船, 或二、三隻串為一聯, 或五隻串為一聯, 在船中堆滿幹柴草, 中間撒滿火藥粉, 並在船上澆上了燈油, 分十餘起, 縱火之後將小船下放, 炮船緊跟隨之後。 太平軍將這些船點燃, 讓它們順流直下, 沖出湖口, 撞向湘軍水師, 太平軍水營士兵駕駛戰船, 跟在這些船的後面, 施放火箭、火球, 攻擊湘軍水師。 此外, 長江兩岸又出隊千餘人,

呼喊叫聲鼎沸揚揚, 兼放火箭和火球。 湘軍水師士兵見火船向他們沖來, 連忙拿起竹篙, 將火船推向中流。 這樣一來, 太平軍的火船全部順著江流往東而下, 沒法燒到湘軍戰船。 由於湘軍預先有準備, 太平軍水營士兵的進攻, 也被湘軍一一化解, 湖口之戰湘軍與太平軍的第一次交鋒, 湘軍得勝。

此後, 太平軍針對彭玉麟急躁的性格弱點以及曾國藩等人急於求勝的心理, 對湘軍又進行了心理戰。 每天夜裡, 太平軍都會派出一千餘人, 在岸上將火箭、火球拋向湘軍戰船, 並大聲呐喊。 太平軍每晚都以類似戰法去襲擾和疲憊敵人, 使其"徹夜戒嚴, 不敢安枕"。 湘軍水師將士因此徹底不得安睡, 精神狀態相當差。

除了心理戰之外, 太平軍還在鄱陽湖口江面設置木簰數座, 以對抗湘軍水師的進攻。 四周環以木城, 木城的中間是望樓。 木簰、木城、望樓結合在一起, 就像漂浮在水上的城堡一樣, 木簰上安設炮位, 木簰的背後, 是太平軍仿照湘軍水師戰船製造的新式戰船,

與兩岸守軍相犄角, 太平軍精心設計的防禦工事, 有力地阻擋了湘軍水師的進攻, 嚴密封鎖的湖口, 使得太平軍多次擊退了湘軍水師的進犯。

1月23日, 湘軍水師乘陸師進攻梅家洲之機, 湘軍的炮火陰差陽錯地擊中了太平軍設於鄱陽湖口木簰上的火藥箱。

隨著一聲巨響, 大火騰空而起, 迅速燒掉了木簰當敵的一面。 但在木簰的背面, 太平軍戰士依舊在向湘軍開炮。 木簰旁邊望樓上的太平軍士兵, 更是屹立不動, 頑強地抗擊湘軍的進攻。 直到木簰被燒光, 望樓傾倒下來時, 這些太平軍將士才跳入水中, 遊回到岸上。 湖口之戰湘軍與太平軍的第二次交鋒, 湘軍依然是勝利者。

木簰被湘軍擊毀後, 石達開、羅大綱等將計就計, 迅速採取行動, 命令部下用大船載以沙石, 鑿沉水中, 堵塞航道, 封鎖住鄱陽湖口, 僅僅在靠西岸處留一隘口出入, 然後攔以篾纜。

1月29日,太平軍計誘湘軍水師蕭捷三、黃翼升部,用太平軍的運糧船來引誘蕭捷三、黃翼升的舢板,湘軍水師果然中計,貿然率舢板等輕舟120餘艘,載兵2000人,從隘口處沖入鄱陽湖內,見湘軍水師殺來,太平軍士兵連忙駕駛運糧船逃跑。蕭捷三、黃翼升率部快速追擊。不一會兒,蕭捷三、黃翼升的船隊就深入20多裡,來到了姑塘一帶。太平軍將湘軍水師放進鄱陽湖後,立即堵塞湖口水卡,斷住湘軍水師的出路。

這時候,蕭捷三、黃翼升才預感到前面的運糧船可能是誘餌,目的是引誘他們深入,然後困住他們,於是,他們趕緊率領船隊往回撤退,然而,這一切為時都已晚了!

待湘軍水師回駛湖口時,太平軍已經將隘口封鎖,太平軍用船隻搭起浮橋二道,連結壘卡,阻斷出路,並且在出口處佈置了嚴密的火力網。湘軍水師遂被分割為外江、內湖兩部分:120余艘"輕捷之船",2000個湘軍水師“精健之卒”,都被困在了鄱陽湖當中!留于長江內者,“多笨重船隻,運棹不靈,如鳥去翼,如蟲去足”的長龍、快蟹等主要用來裝載物資的大船,致使曾國藩“實覺無以自立”。而這些船如果沒有舢板的協助,是無法單獨作戰的。

太平軍乘此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破敵良機,即於當晚以小船數十艘戰船,用小船火攻留在長江內行動不便的湘軍大船,並派一支數十艘小划船隊,插入湘軍水師大營,火燒湘軍船隻。岸上太平軍數千人也施放火箭噴筒,配合江上太平軍的進攻。湘軍大船因無小船的護衛,難以抵禦太平軍的淩厲攻勢,結果戰船被毀40餘隻,湘軍水師被迫敗退回九江附近的江面上。

在湖口大捷的同一天,江北秦日綱、韋志俊、陳玉成所部太平軍自安徽宿松西進,擊敗了清軍參將劉富成部,佔領了黃梅。

2月2日,羅大綱派部進佔九江對岸之小池口。曾國藩以"水師既陷於內河,陸軍複挫于小池口",遂調胡林翼、羅澤南二部由湖口回攻九江,駐于南岸官牌夾。為了給湘軍水師以進一步的打擊,羅大綱乘勢於2月11日率大隊渡江前往小池口。

當夜三更,林啟容自九江、羅大綱自小池口,南北兩岸同時並進,又出輕舟百余入長江,再次襲擊泊于江中的湘軍水師,以火彈噴筒攻湘軍水師,焚其戰船一百餘條。"火彈噴筒,百枝齊放",火燒湘軍大量戰船,其餘湘軍戰船紛紛逃至武穴以上,曾國藩的坐船亦被包圍,因快人一步乘小船登陸而倖免一死。後入羅澤南陸營,又複欲尋死,被羅澤南等勸阻。湘軍水師“輜重喪失,不復成軍”,只好退回武漢修整。此役太平軍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太平軍“湖口大捷”,這一仗曾國藩被石達開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太平軍在九江和湖口火攻敵船接連獲勝,打破了曾國藩奪取九江、進取安慶,直逼金陵的狂妄計畫,一度扭轉了太平軍西征不利的戰局,使西征戰場上的被動挨打態勢轉入到戰場主動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成為太平軍西征作戰的又一戰略轉捩點。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九江之戰:湘軍硬攻防禦體系嚴密的九江,曾國藩摔了一個大跟頭

2、半壁山之戰:湘軍以熔爐大斧大破太平軍橫江鐵索,以勁旅名天下

3、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4、畢節城之戰:太平軍76天三萬人攻不下三千人的一個易守難攻之城

5、百色城之戰:太平軍石鎮吉被清軍的“糖漿守城”戰法打得損兵折將

1月29日,太平軍計誘湘軍水師蕭捷三、黃翼升部,用太平軍的運糧船來引誘蕭捷三、黃翼升的舢板,湘軍水師果然中計,貿然率舢板等輕舟120餘艘,載兵2000人,從隘口處沖入鄱陽湖內,見湘軍水師殺來,太平軍士兵連忙駕駛運糧船逃跑。蕭捷三、黃翼升率部快速追擊。不一會兒,蕭捷三、黃翼升的船隊就深入20多裡,來到了姑塘一帶。太平軍將湘軍水師放進鄱陽湖後,立即堵塞湖口水卡,斷住湘軍水師的出路。

這時候,蕭捷三、黃翼升才預感到前面的運糧船可能是誘餌,目的是引誘他們深入,然後困住他們,於是,他們趕緊率領船隊往回撤退,然而,這一切為時都已晚了!

待湘軍水師回駛湖口時,太平軍已經將隘口封鎖,太平軍用船隻搭起浮橋二道,連結壘卡,阻斷出路,並且在出口處佈置了嚴密的火力網。湘軍水師遂被分割為外江、內湖兩部分:120余艘"輕捷之船",2000個湘軍水師“精健之卒”,都被困在了鄱陽湖當中!留于長江內者,“多笨重船隻,運棹不靈,如鳥去翼,如蟲去足”的長龍、快蟹等主要用來裝載物資的大船,致使曾國藩“實覺無以自立”。而這些船如果沒有舢板的協助,是無法單獨作戰的。

太平軍乘此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破敵良機,即於當晚以小船數十艘戰船,用小船火攻留在長江內行動不便的湘軍大船,並派一支數十艘小划船隊,插入湘軍水師大營,火燒湘軍船隻。岸上太平軍數千人也施放火箭噴筒,配合江上太平軍的進攻。湘軍大船因無小船的護衛,難以抵禦太平軍的淩厲攻勢,結果戰船被毀40餘隻,湘軍水師被迫敗退回九江附近的江面上。

在湖口大捷的同一天,江北秦日綱、韋志俊、陳玉成所部太平軍自安徽宿松西進,擊敗了清軍參將劉富成部,佔領了黃梅。

2月2日,羅大綱派部進佔九江對岸之小池口。曾國藩以"水師既陷於內河,陸軍複挫于小池口",遂調胡林翼、羅澤南二部由湖口回攻九江,駐于南岸官牌夾。為了給湘軍水師以進一步的打擊,羅大綱乘勢於2月11日率大隊渡江前往小池口。

當夜三更,林啟容自九江、羅大綱自小池口,南北兩岸同時並進,又出輕舟百余入長江,再次襲擊泊于江中的湘軍水師,以火彈噴筒攻湘軍水師,焚其戰船一百餘條。"火彈噴筒,百枝齊放",火燒湘軍大量戰船,其餘湘軍戰船紛紛逃至武穴以上,曾國藩的坐船亦被包圍,因快人一步乘小船登陸而倖免一死。後入羅澤南陸營,又複欲尋死,被羅澤南等勸阻。湘軍水師“輜重喪失,不復成軍”,只好退回武漢修整。此役太平軍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太平軍“湖口大捷”,這一仗曾國藩被石達開打得兩次差點投了鄱陽湖。

太平軍在九江和湖口火攻敵船接連獲勝,打破了曾國藩奪取九江、進取安慶,直逼金陵的狂妄計畫,一度扭轉了太平軍西征不利的戰局,使西征戰場上的被動挨打態勢轉入到戰場主動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成為太平軍西征作戰的又一戰略轉捩點。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九江之戰:湘軍硬攻防禦體系嚴密的九江,曾國藩摔了一個大跟頭

2、半壁山之戰:湘軍以熔爐大斧大破太平軍橫江鐵索,以勁旅名天下

3、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4、畢節城之戰:太平軍76天三萬人攻不下三千人的一個易守難攻之城

5、百色城之戰:太平軍石鎮吉被清軍的“糖漿守城”戰法打得損兵折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