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倒戈將軍”馮玉祥把溥儀趕出宮外,多年後釀成大錯

尚未出宮時的溥儀

1924年北京爆發了著名的“北京政變”也被稱為“首都革命”, 馮玉祥在二次直奉戰爭中趁機不費一槍一卒佔領了北京城,

同時監禁了總統曹錕, 解除了吳佩孚的職務, 實際意義上控制了首都北京城, 隨後部下鹿鐘麟率領軍隊真槍實彈的進入了皇家之所紫禁城(即後來的故宮), 大肆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 只用了大約2小時的時間就將末代皇帝溥儀及幾乎所有隨從都趕出了宮外。

馮玉祥

自1912年清帝遜位後, 包括溥儀在內的清室人員本身的優待條件幾乎全部被撕毀修改, 特別是遜帝可以自由行走入住在紫禁城的規定被徹底廢除。 1925年4月9日, “倒戈將軍”馮玉祥失去對首都局面的控制, 驅趕剛邀請來不久的段祺瑞, 被奉系軍擊潰, 後撤退到西北。

溥儀

馮玉祥的做法算是徹底的祛除了封建王朝帶來的影響, 自此溥儀再也沒有真正在故宮內居住過, 被驅趕出紫禁城的溥儀先是寓居於天津。 後來隨著東北局勢的轉變, 日本人逐步實現了對東北三省的控制, 在日本人的利誘和溥儀內心復辟波瀾的攪動下, 1932年溥儀秘密的從天津來到了長春, 並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 是為“康得”皇帝, 成為了日本人統治東北的傀儡。

紫禁城

如果當年馮玉祥沒有驅趕溥儀出宮我們或許可以設想下溥儀後來的結局, 或許不會最終出走東北成為侵略者統治中華的傀儡, 倒戈將軍的做法鑄成了大錯, 如果溥儀仍然住在皇宮受到優待或許仍然會是那個曾經對社會充滿興趣對東西方文化有著濃郁氣息的青年, 但是這樣的局面被一場悄無聲息的“政變”打破了, 或許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悲劇, 歷史不能重演也不能去假設, 但是後人多少會對當時歷史所發生的事件有著自己的遐想與思考?誰對誰錯誰有知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