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知道宋朝的商店是怎樣的嗎

宋朝的商店是這樣的

吳鉤

展開《清明上河圖》, 我們會看到, 汴河沿岸, 是一排店鋪, 越靠近城市, 越是繁華、人煙稠密, 進入城門之後,

更是商鋪林立, 除了前面我們介紹過的酒樓茶舍、飯店客邸, 還有小吃店、小攤、修車鋪、解庫(銀行)、書棚、香藥鋪、布帛鋪、醫館, 等等。 另按《東京夢華錄》記述, 汴梁宮城朱雀門外, “當街(賣)水飯、熬肉、幹脯”, 是飲食一條街;馬行街北則是藥鋪醫館一條街, 如“山水李家, 口齒咽喉藥;石魚兒、班防禦、銀孩兒、柏郎中家, 醫小兒;大鞋任家, 產科”。 最豪華的店鋪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壯, 門面廣闊, 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 動即千萬, 駭人聞見”。

宋人將商店叫做“鋪席”。 南宋時, 杭州的繁華不減北宋汴京, 人煙浩淼, 鋪席如雲。 《夢粱錄》說, “蓋杭城乃四方輻輳之地, 即與外郡不同。 所以客販往來, 旁午于道, 曾無虛日。 至於故楮羽毛, 皆有鋪席發客, 其他鋪可知矣。

”即使像“故楮羽毛”的小物件, 也有鋪席批發、售賣。

《夢粱錄》又說, “杭州城內外, 戶口浩繁, 州府廣闊, 遇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 俱有鋪席買賣。 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 柴米油鹽醬醋茶。 或稍豐厚者, 下飯羹湯, 尤不可無。 雖貧下之人, 亦不可免。 ”所以米鋪與肉鋪, 須臾不可或缺, “杭州人煙稠密, 城內外不下數十萬戶, 百十萬口, 每日街市食米, 除府第、官舍、宅舍、富室及諸司有該俸人外, 細民所食, 每日城內外不下一二千余石, 皆需之鋪家”。 “杭城內外, 肉鋪不知其幾, 皆裝飾肉案, 動器新麗。 每日各鋪懸掛成邊豬, 不下十余邊”。

宋朝的鋪席每天很早就開張營業。 北宋汴梁, “每日交五更, 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 “諸門橋市井已開”, “酒店多點燈燭沽賣,

每分不過二十文, 並粥飯點心。 亦間或有賣洗面水, 煎點湯茶藥者, 直至天明”(《東京夢華錄》)。 南宋臨安, “每日交四更, 諸山寺觀已鳴鐘”, “禦街鋪店, 聞鐘而起, 賣早市點心”, “又有浴堂門賣麵湯者, 有浮鋪早賣湯藥二陳湯, 及調氣降氣並丸劑安養元氣者, 有賣燒餅、蒸餅、糍糕、雪糕等點心者, 以趕早市, 直至飯前方罷。 及諸行鋪席, 皆往都處, 侵晨行販”(《夢粱錄》)。 繁華而熱鬧的一天開始了。

(選自吳鉤《宋:現代的拂曉時辰》一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