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小眾派的狂歡趴 Giulia對比捷豹XE

Hello大家好, 很久沒有更新帖子,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我關於XE和Giulia兩款車, 此篇帖子先聲明, 本人因身份的特殊原因, 有機會能每天同時和兩台我非常喜歡的車子待在一起, 本人為xes車主, 但同時也在阿爾法羅密歐做相關工作, 所以每天都要與這兩台車打交道。 此篇帖子完全是我個人對兩台車的主觀看法, 且此篇帖子僅討論xe與Giulia兩款車不討論bba或其他同級別車, 希望各位bba車主或者其他同級別車主看個開心就好, 本人家裡有x5與2系敞篷也有過賓士上一代c200, 所以我自認為我對寶馬或者bba的熱愛不比各位少,

如果對我的觀點有比較大意見或者覺得我說的有誤希望各位諒解, 噴子或者引戰的請右上角謝謝。 本人口水話比較多, 希望大家別嫌煩。

首先肯定有人會問, 此次兩台車, Giulia為2.0t高功率280豪華版, xe則是3.0t的xes, 一個3.0一個2.0放在一起比這不欺負阿爾法麼。 但是斐然,

待我慢慢跟大家說, 我個人認為雖然在排量方面兩車確實有差距, 並且指導價也相差十萬左右, 但是我個人在長期的與這兩台車接觸下來, 真的覺得這兩台車的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是不是一起吃過飯喝過酒, 兩台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個人認為這兩車的關係應該是淩駕于敵人和朋友之上的。 第一, 兩車定位相同, 都是希望與bba區分開, 走小眾運動路線, 希望成為新的同級別操控性能標杆。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 但是就現在的寶馬三系而言, 確實為了迎合市場丟失了很多本來的運動性上面的靈魂, 但換來的是超越同級別的實用性與性價比, 確實這點有利有弊吧。 第二, 兩車都為了外觀或者操控性能不惜丟了了很多空間與實用性,
因為這車在設計之初, 設計師就想好這兩台車必定成為小眾車型, 必定為了成為有性格的客戶與駕駛愛好者的寵兒而放棄市場主流客戶。 第三, 兩車都屬於喜歡的人會非常的熱愛, 但是不喜歡的人甚至都不會多看一眼的類型, 市場反應會兩極分化嚴重的車子。 好了多的不閒扯, 來具體聊聊我對這兩台車每天接觸下來的感受。

先說說XE吧, 作為車主xe已經陪伴我有一年多時間, 上能陪我我跑山漂移燒胎公路廝殺, 下能載我上班買菜泡妞日常通勤。 作為一輛運動型家用車, 我認為xe確實在“運動”和“家用”亮點上面都滿足了我。 外觀方面就不多說了, 審美這種東西因人而異, 反正兩台車的外觀我都很喜歡, xe的外觀會更戰鬥些力量感會更足, Giulia則是更性感線條更精緻, 兩車尾燈都是我很喜歡的燈帶樣式, 各有各的風格, 感覺xe的屁股更飽滿一些。

這兩張大燈特寫圖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兩個車的設計一個更追求性感一個更追求力量感。

兩車刹車均為brembo代工,性能方面可以放心,不過xes的刹車熱衰減還是很嚴重。

腰線也可以看出兩個車在外觀設計上的取向不同。

阿爾法的盾形中網家族風格。

關於內飾方面,xe的內飾用料比阿爾法更捨得,中控上方整個大塊的真皮包裹,Giulia的皮質明顯不如xe上的皮質。但是Giulia的裝配工藝要比xe好,畢竟Giulia是新的工廠新的生產線,義大利人能在品控這方面做到Giulia這樣我已經很吃驚了。內飾設計也是各有各的優劣,xe的內飾很耐看,看起來也比較顯檔次,只是這種“家族風格”的內飾讓路虎捷豹的很多車型看起來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xe的方向盤依然是目前除了寶馬m的丁字褲以外感覺最好的一個,不管是粗細還是大小都很合適,也很舒服握著感覺很自然,Giulia的造型粗細也不錯,只是太硬了,握著感覺沒有xe的那麼舒服。Giulia的內飾設計則是更戰鬥氣息,不管是方向盤上的啟動鍵,兩個造型比較誇張的桶型儀錶,還是最搶眼的兩個“粗大硬”的換擋撥片,都讓坐在駕駛位上的人腎上腺素增加。值得一說的是這個啟動鍵與換擋撥片的設計都是與法拉利“一脈相承”,所以經常會讓駕駛者有種我在開著一輛超低配法拉利的感覺哈哈哈,不過因為法拉利瑪莎阿爾法這幾個品牌本身就是近親品牌,所以這些設計也不存在抄襲一說。我的xes與Giulia正好都是紅內,不過個人感覺xes半桶椅的視覺效果還是要比Giulia標配的座椅要好很多,不過兩個座椅倒是都很舒適,包裹性談不上多強吧但是也要比同級別其他車型的座椅好很多了。

Giulia的內飾設計還不錯,只是用料還是會稍稍有些廉價感。

原諒本人車裡比較亂= =哈哈哈,xe的內飾第一次開捷豹路虎的人會覺得很不錯,不過對於之前接觸過的會感覺設計有些中規中矩,碳纖維部分為貼紙,原本是鋼琴烤漆的。

目前本人摸過的除了m丁字褲以外最滿意的方向盤。

造型與大小粗細都很合適,只是材質依然比較硬。

個人覺得xe半桶椅的造型更好看。

輛車均為紅內,不過xe的是紅黑拼接而Giulia為全紅,座椅舒適度和皮質手感都不錯。

兩個車的出風口設計都比較花心思。

Giulia的雙大桶型儀錶視覺衝擊很強。

xe的儀錶在運動風格的車的設計裡只能算一般。

兩車的人機交互系統都做得算是及格把。

Giulia中控台的皮質。手感和寶馬的普通皮質比較類似。

這撥片手感和視覺效果真的沒得說。

空間方面後排兩個車差不多,都屬於平常四人用車還行,後排坐個180以下的朋友還是沒太大問題,長途的話就算了,Giulia有後排獨立的天窗還好些,但是xes則是全黑頂所以會比較壓抑,儲物空間方面手套箱和兩邊的門板xe還是都要比Giulia大,不過我依然覺得有點不夠用。對了還有一點,兩車均使用倍耐力p7的防爆胎,這套胎真的除了硬就沒有任何優點,在xe上胎噪非常明顯,但是在Giulia上就好很多,所以Giulia的底盤噪音控制還是要比xe好些。

兩車有兩點都很有默契,一點是方向盤的角度是比較垂直的,這樣便於在激烈駕駛時的操作,第二是兩車座椅都能調節到很低的位置,會讓駕駛者感覺更運動

兩車音響上giulia為原廠高保真,在原廠音響裡還算不錯的了,xe則為英國之寶,音質要比giulia好很多,不過畢竟兩車差價十萬,完全可以理解。

xes的遊艇式多層環繞的內飾風格我很喜歡。

xe與giulia兩車在前排都調到適合我的坐姿後,後排空間基本差不多,都只算能湊合用下的水準。

圖一為giulia的,此圖為xes的,兩車後排中間凸起都很高,五人長途旅行的想法可以基本放棄了。

說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下面開始說正經的了,也是這兩台車的靈魂所在,就是性能和操控。這倆車都是屬於在同級別裡面很捨得把成本花在底盤上的了,兩個車最大的亮點,xe全系有鋁合金車架,Giulia全系碳纖維傳動軸,這兩個配置在同級別其他車上是幾乎看不到的。先說說xe的鋁合金車架吧,很多人在說,xe用了鋁合金車架不也1.6噸多了,這著實不算輕,但是我想跟各位說的是鋁合金車架的輕只是它的一方面好處,另一個真正的好處是車身剛性,這在逼車輛極限時就能感覺到了,因為本人偶爾會跑山漂移所以很能體會到鋁合金車架帶來的好處。Giulia這個碳纖維傳動軸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反正什麼東西粘上碳纖維這幾個字,那就是貴,就是牛批哈哈哈哈,玩笑歸玩笑,但確實碳纖維傳動軸這種配置哪怕在百萬級別的車也很少見。動力方面,Giulia的2.0高功率可以說已經是碾壓同級別都好不為過了,280p 400nm的資料已經看得出來很暴力了,再加上5.2的01資料,這已經是直逼同級別車型的3.0t資料了,比如我的xes。。。。。(哭泣),不過Giulia高功率版本要2500轉渦輪才介入,渦輪遲滯比較嚴重。論輸出質感,四缸機和六缸機還是不能比的,這也是小排量大馬力的車的硬傷,再加上xes還是機械增壓,增壓遲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那種接近自吸發動機的油門線性的輸出質感依然是其他小排量渦輪增壓機代替不了的。但是不得不說,Giulia在一台2.0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令人敬佩了。

翹臀

個人感覺xe的更豐滿一點。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也是最玄學的階段:操控,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倆車都是目前同級別的領頭羊。xes方面底盤有電磁懸掛,但總體還是屬於偏硬的調教,運動模式下對車身的支撐很棒,會傳遞很多的路面資訊,但是代價就是屁股比較受罪。轉向上這車力道適中,運動模式重些,都有很好路感回饋,而且指向性很精准,劈彎要咬住線完全沒問題,還有就是在劈彎時可以感受到車身剛性確實不吹牛批,而且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屁股的存在,出彎可以很乾淨俐落。而且單說漂移,線性的輸出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對油門的控制可以很精准,你清楚的知道你踩多少車會給你多少,不像渦輪爆發就會比較突兀。

Giulia這邊,你開上的第一感覺一定是我靠這方向賊輕,確實,這方向盤基本處於一個指頭都可以操作的這類,但是你絕對會和我一樣驚訝的發現這麼輕的轉向竟然可以有這麼准的指向性,他的輕和上一代奧迪a4的那種輕不一樣,以前的a4方向給我的感覺就是像在用模擬器開gt賽車遊戲,但是Giulia這指向性我用犀利來說真的不過分,但是就對於我而言就是可惜還是太輕了點哪怕在運動模式,有時候方向會感覺有點賊,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需要比較專心的握著方向盤,底盤呢Giulia的懸掛是屬於初段比較軟但是中後段就比較硬的這種,普通的小坑窪還是處理的還是不錯的,但是也保證了攻彎時候的支撐,和xe一樣,這兩車的懸掛都是偏硬的,但是不是死硬,是一種很有韌性的感覺,反正我是很喜歡。但是Giulia有個巨大的硬傷對於我們這類愛折磨後胎的車主來說就是esp無法完全關閉,甚至不能半關,因為就根本沒有esp開關的按鍵。。。。。這對於一個前置後驅的運動車型真的是太可惜了,這就像你找了個範冰冰級別的女朋友,但是她就是不跟你上床一樣哈哈哈哈。說回正題,如果拉下賽道跑,xes正常還是會比Giulia280快的,畢竟底盤和發動機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畢竟兩車差價十萬也是客觀存在的。Giulia作為阿爾法這麼多年真正重新出山之作,我覺得阿爾法在這台車上確實傾注很多心血,並不是純粹為了增加銷量利潤的產物,個人愚見就是兩台車都是真正懂車而且開車的人造出來的,他們的設計師明白xe和Giulia的目標客戶群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且也最大程度給了客戶想要的東西。

這兩個大寶貝缺點固然都有而且很明顯,小眾車型,性價比低,保值率差,空間實用性同級別墊底,售後維修保養也沒優勢,做工品控都算不上上乘,可是對於喜愛這兩個車的人來說,xe與Giulia能帶給他們的回饋是發自心底的喜悅和開心,我覺得這種感覺是其他東西與之無法衡量的。兩個車的目標客戶群其實都是一種客戶,就是千金難買我喜歡,只要看對眼有感覺就比什麼性價比空間都能忽略。

---完

最後隨便瞎掰兩句,其實我本人寫這篇帖子的出發點並不是要拿xe和giulia比出個好壞,而是單純的因為我希望把我對這兩車的喜愛展示給大家,希望能帶大家客觀的瞭解這兩款車。還有就是我知道在國內愛車的人的圈子裡大家默默選了邊站,他們可能來自于寶馬粉,來自於賓士粉,來自於捷豹粉,來自凱迪拉克粉等等等,甚至來自于車都不懂的的鍵盤俠,他們互相噴著對方互相為了捍衛自己喜愛品牌的名譽,但其實大家冷靜下來想想,其實我們不都是一類人嗎,有買ats 3系 xe的錢的人,他們其實本來不是可以買suv b+級車 mpv等等等這些更實用更有功能性的車嗎?為什麼我們選擇這類運動型車,不就是因為大家都是更注重駕駛體驗的driver嗎。所以其實我覺得很多爭執真的沒有必要,歸根到底其實大家還是一類人,只不過再同樣喜歡的類型裡這幾個車的偏重不一樣,所以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心態來面對,也希望國內的玩車文化與環境越來越好,紮鐵了,老心。還有就是要感謝中國捷豹xe車友會,在這個群裡有很多我非常欣賞或者喜歡的車友,大家都在讓xe車友會變得越來越好,也謝謝大家都對我非常的照顧與理解,希望xe車友會能變得不僅是個車友會,而是讓大家有歸屬感的一個大家庭。最後,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本貼所有照片均為本人用果機拍攝調試,畫質和攝影水準大家都湊合下吧。下面就發點個人很喜歡的一些照片給大家過過眼,再次謝謝各位看官老爺。

此圖來自於中國捷豹xe會車友。

會友也是我的好友老顧在今年參加的上海FAST4WARD直線加速賽,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捷豹車主非常的自豪。

與m3放在一起,哪怕差價接近一倍,但xes的氣場並沒有被遮蓋住。

前唇為膠條。

亂入

自己隨便p了兩張,還算比較滿意

此圖來自我好友的fpace。

這兩張大燈特寫圖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兩個車的設計一個更追求性感一個更追求力量感。

兩車刹車均為brembo代工,性能方面可以放心,不過xes的刹車熱衰減還是很嚴重。

腰線也可以看出兩個車在外觀設計上的取向不同。

阿爾法的盾形中網家族風格。

關於內飾方面,xe的內飾用料比阿爾法更捨得,中控上方整個大塊的真皮包裹,Giulia的皮質明顯不如xe上的皮質。但是Giulia的裝配工藝要比xe好,畢竟Giulia是新的工廠新的生產線,義大利人能在品控這方面做到Giulia這樣我已經很吃驚了。內飾設計也是各有各的優劣,xe的內飾很耐看,看起來也比較顯檔次,只是這種“家族風格”的內飾讓路虎捷豹的很多車型看起來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xe的方向盤依然是目前除了寶馬m的丁字褲以外感覺最好的一個,不管是粗細還是大小都很合適,也很舒服握著感覺很自然,Giulia的造型粗細也不錯,只是太硬了,握著感覺沒有xe的那麼舒服。Giulia的內飾設計則是更戰鬥氣息,不管是方向盤上的啟動鍵,兩個造型比較誇張的桶型儀錶,還是最搶眼的兩個“粗大硬”的換擋撥片,都讓坐在駕駛位上的人腎上腺素增加。值得一說的是這個啟動鍵與換擋撥片的設計都是與法拉利“一脈相承”,所以經常會讓駕駛者有種我在開著一輛超低配法拉利的感覺哈哈哈,不過因為法拉利瑪莎阿爾法這幾個品牌本身就是近親品牌,所以這些設計也不存在抄襲一說。我的xes與Giulia正好都是紅內,不過個人感覺xes半桶椅的視覺效果還是要比Giulia標配的座椅要好很多,不過兩個座椅倒是都很舒適,包裹性談不上多強吧但是也要比同級別其他車型的座椅好很多了。

Giulia的內飾設計還不錯,只是用料還是會稍稍有些廉價感。

原諒本人車裡比較亂= =哈哈哈,xe的內飾第一次開捷豹路虎的人會覺得很不錯,不過對於之前接觸過的會感覺設計有些中規中矩,碳纖維部分為貼紙,原本是鋼琴烤漆的。

目前本人摸過的除了m丁字褲以外最滿意的方向盤。

造型與大小粗細都很合適,只是材質依然比較硬。

個人覺得xe半桶椅的造型更好看。

輛車均為紅內,不過xe的是紅黑拼接而Giulia為全紅,座椅舒適度和皮質手感都不錯。

兩個車的出風口設計都比較花心思。

Giulia的雙大桶型儀錶視覺衝擊很強。

xe的儀錶在運動風格的車的設計裡只能算一般。

兩車的人機交互系統都做得算是及格把。

Giulia中控台的皮質。手感和寶馬的普通皮質比較類似。

這撥片手感和視覺效果真的沒得說。

空間方面後排兩個車差不多,都屬於平常四人用車還行,後排坐個180以下的朋友還是沒太大問題,長途的話就算了,Giulia有後排獨立的天窗還好些,但是xes則是全黑頂所以會比較壓抑,儲物空間方面手套箱和兩邊的門板xe還是都要比Giulia大,不過我依然覺得有點不夠用。對了還有一點,兩車均使用倍耐力p7的防爆胎,這套胎真的除了硬就沒有任何優點,在xe上胎噪非常明顯,但是在Giulia上就好很多,所以Giulia的底盤噪音控制還是要比xe好些。

兩車有兩點都很有默契,一點是方向盤的角度是比較垂直的,這樣便於在激烈駕駛時的操作,第二是兩車座椅都能調節到很低的位置,會讓駕駛者感覺更運動

兩車音響上giulia為原廠高保真,在原廠音響裡還算不錯的了,xe則為英國之寶,音質要比giulia好很多,不過畢竟兩車差價十萬,完全可以理解。

xes的遊艇式多層環繞的內飾風格我很喜歡。

xe與giulia兩車在前排都調到適合我的坐姿後,後排空間基本差不多,都只算能湊合用下的水準。

圖一為giulia的,此圖為xes的,兩車後排中間凸起都很高,五人長途旅行的想法可以基本放棄了。

說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下面開始說正經的了,也是這兩台車的靈魂所在,就是性能和操控。這倆車都是屬於在同級別裡面很捨得把成本花在底盤上的了,兩個車最大的亮點,xe全系有鋁合金車架,Giulia全系碳纖維傳動軸,這兩個配置在同級別其他車上是幾乎看不到的。先說說xe的鋁合金車架吧,很多人在說,xe用了鋁合金車架不也1.6噸多了,這著實不算輕,但是我想跟各位說的是鋁合金車架的輕只是它的一方面好處,另一個真正的好處是車身剛性,這在逼車輛極限時就能感覺到了,因為本人偶爾會跑山漂移所以很能體會到鋁合金車架帶來的好處。Giulia這個碳纖維傳動軸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反正什麼東西粘上碳纖維這幾個字,那就是貴,就是牛批哈哈哈哈,玩笑歸玩笑,但確實碳纖維傳動軸這種配置哪怕在百萬級別的車也很少見。動力方面,Giulia的2.0高功率可以說已經是碾壓同級別都好不為過了,280p 400nm的資料已經看得出來很暴力了,再加上5.2的01資料,這已經是直逼同級別車型的3.0t資料了,比如我的xes。。。。。(哭泣),不過Giulia高功率版本要2500轉渦輪才介入,渦輪遲滯比較嚴重。論輸出質感,四缸機和六缸機還是不能比的,這也是小排量大馬力的車的硬傷,再加上xes還是機械增壓,增壓遲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那種接近自吸發動機的油門線性的輸出質感依然是其他小排量渦輪增壓機代替不了的。但是不得不說,Giulia在一台2.0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令人敬佩了。

翹臀

個人感覺xe的更豐滿一點。

接下來就是重中之重,也是最玄學的階段:操控,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倆車都是目前同級別的領頭羊。xes方面底盤有電磁懸掛,但總體還是屬於偏硬的調教,運動模式下對車身的支撐很棒,會傳遞很多的路面資訊,但是代價就是屁股比較受罪。轉向上這車力道適中,運動模式重些,都有很好路感回饋,而且指向性很精准,劈彎要咬住線完全沒問題,還有就是在劈彎時可以感受到車身剛性確實不吹牛批,而且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屁股的存在,出彎可以很乾淨俐落。而且單說漂移,線性的輸出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對油門的控制可以很精准,你清楚的知道你踩多少車會給你多少,不像渦輪爆發就會比較突兀。

Giulia這邊,你開上的第一感覺一定是我靠這方向賊輕,確實,這方向盤基本處於一個指頭都可以操作的這類,但是你絕對會和我一樣驚訝的發現這麼輕的轉向竟然可以有這麼准的指向性,他的輕和上一代奧迪a4的那種輕不一樣,以前的a4方向給我的感覺就是像在用模擬器開gt賽車遊戲,但是Giulia這指向性我用犀利來說真的不過分,但是就對於我而言就是可惜還是太輕了點哪怕在運動模式,有時候方向會感覺有點賊,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需要比較專心的握著方向盤,底盤呢Giulia的懸掛是屬於初段比較軟但是中後段就比較硬的這種,普通的小坑窪還是處理的還是不錯的,但是也保證了攻彎時候的支撐,和xe一樣,這兩車的懸掛都是偏硬的,但是不是死硬,是一種很有韌性的感覺,反正我是很喜歡。但是Giulia有個巨大的硬傷對於我們這類愛折磨後胎的車主來說就是esp無法完全關閉,甚至不能半關,因為就根本沒有esp開關的按鍵。。。。。這對於一個前置後驅的運動車型真的是太可惜了,這就像你找了個範冰冰級別的女朋友,但是她就是不跟你上床一樣哈哈哈哈。說回正題,如果拉下賽道跑,xes正常還是會比Giulia280快的,畢竟底盤和發動機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畢竟兩車差價十萬也是客觀存在的。Giulia作為阿爾法這麼多年真正重新出山之作,我覺得阿爾法在這台車上確實傾注很多心血,並不是純粹為了增加銷量利潤的產物,個人愚見就是兩台車都是真正懂車而且開車的人造出來的,他們的設計師明白xe和Giulia的目標客戶群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且也最大程度給了客戶想要的東西。

這兩個大寶貝缺點固然都有而且很明顯,小眾車型,性價比低,保值率差,空間實用性同級別墊底,售後維修保養也沒優勢,做工品控都算不上上乘,可是對於喜愛這兩個車的人來說,xe與Giulia能帶給他們的回饋是發自心底的喜悅和開心,我覺得這種感覺是其他東西與之無法衡量的。兩個車的目標客戶群其實都是一種客戶,就是千金難買我喜歡,只要看對眼有感覺就比什麼性價比空間都能忽略。

---完

最後隨便瞎掰兩句,其實我本人寫這篇帖子的出發點並不是要拿xe和giulia比出個好壞,而是單純的因為我希望把我對這兩車的喜愛展示給大家,希望能帶大家客觀的瞭解這兩款車。還有就是我知道在國內愛車的人的圈子裡大家默默選了邊站,他們可能來自于寶馬粉,來自於賓士粉,來自於捷豹粉,來自凱迪拉克粉等等等,甚至來自于車都不懂的的鍵盤俠,他們互相噴著對方互相為了捍衛自己喜愛品牌的名譽,但其實大家冷靜下來想想,其實我們不都是一類人嗎,有買ats 3系 xe的錢的人,他們其實本來不是可以買suv b+級車 mpv等等等這些更實用更有功能性的車嗎?為什麼我們選擇這類運動型車,不就是因為大家都是更注重駕駛體驗的driver嗎。所以其實我覺得很多爭執真的沒有必要,歸根到底其實大家還是一類人,只不過再同樣喜歡的類型裡這幾個車的偏重不一樣,所以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心態來面對,也希望國內的玩車文化與環境越來越好,紮鐵了,老心。還有就是要感謝中國捷豹xe車友會,在這個群裡有很多我非常欣賞或者喜歡的車友,大家都在讓xe車友會變得越來越好,也謝謝大家都對我非常的照顧與理解,希望xe車友會能變得不僅是個車友會,而是讓大家有歸屬感的一個大家庭。最後,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本貼所有照片均為本人用果機拍攝調試,畫質和攝影水準大家都湊合下吧。下面就發點個人很喜歡的一些照片給大家過過眼,再次謝謝各位看官老爺。

此圖來自於中國捷豹xe會車友。

會友也是我的好友老顧在今年參加的上海FAST4WARD直線加速賽,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捷豹車主非常的自豪。

與m3放在一起,哪怕差價接近一倍,但xes的氣場並沒有被遮蓋住。

前唇為膠條。

亂入

自己隨便p了兩張,還算比較滿意

此圖來自我好友的fpac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