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成長中受傷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小傷口的急救辦法一定要記牢!

春夏季是孩子最喜歡的季節, 脫去厚厚的外衣, 可以和同伴盡情奔跑, 在玩耍的過程中難免磕傷碰傷。 作為成年人, 偶爾碰傷、磕傷算不上什麼大事兒, 但如果這些小傷口出現在孩子身上, 家長們卻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 甚至心驚肉跳——傷口周圍的紅腫是不是發炎引起的?無法立即止血怎麼辦?越是年齡小的孩子, 受傷後越容易出現各種各樣令家長害怕的反應。 今天齊麗娟老師就帶大家認識以下常見的受傷類型, 針對不同的傷口類型, 使用不同的處理辦法

常見的受傷類型

1、開放性傷口:皮膚破了, 血流出來了, 那麼對於這樣的傷口止血和防止感染是重要的。 處理步驟:止血-清潔和消毒-包紮。

2、閉合性傷口:皮膚雖然沒有破, 血沒有流到身體外, 但是皮下組織裡面的器官發生了嚴重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傷口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凡是受到大的外力造成的閉合性損傷,

我們都應該把兒童儘快送到醫院進行檢查, 防止他出現腦損傷、肝脾損傷等等。

當孩子受傷了, 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1、止血

直接壓迫法, 可以找一個乾淨的紗布墊或者是一個毛巾、直接壓迫在傷口上進行加壓止血, 血液在體外凝集的時間是4-12分鐘, 我們根據傷口的大小按壓5-20分鐘。

2、清洗傷口

如果傷口的出血並不是很厲害了, 局部我們要對他進行清潔和消毒因為後期的感染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甚至大的感染會危及生命。 如果表面很髒的話, 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清水或肥皂水把傷口徹底沖洗乾淨, 沖洗乾淨以後要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把局部蘸幹, 不要讓水留在傷口上, 否則也會在後期加重感染。

3、消毒

碘伏棒。 碘伏對細菌和病毒都有消毒作用, 碘伏棒打開後裡面是碘伏的棉簽, 可以從中心點向外對傷口進行消毒, 注意從中心向外, 以轉圈的形式消毒, 這樣防止外面的髒東西感染到裡面的傷口。 酒精棉片。 酒精只對細菌有作用, 普通的一個小傷口可以用酒精去消毒, 或者用碘酒塗抹後用酒精脫碘, 但是如果是一個大的複雜傷口, 我們還是應該首先選擇碘伏來進行消毒。

4、包紮

護創液:噴在傷口上, 然後用棉簽把它塗開, 這個護創液會在傷口表面形成一個保護膜, 防止細菌的侵入。

創可貼:使用創可貼的時候要注意, 創可貼外面是以膠布形式製作的, 貼上後會影響傷口的透氣性, 要每天都要更換。

繃帶包紮:如果傷口非常大,

除用這些創可貼外, 還要用乾淨的敷料貼在上面, 同時以用彈性繃帶對局部進行包紮。 使用繃帶包紮時從內向外進行包紮的, 然後利用彈性紗布自身所帶的安全別針固定。

孩子外傷出現這幾種情況時, 家長必須帶去醫院

如果孩子嚎啕大哭,

在你懷裡不停掙扎, 使你無法看清傷口的情況, 應該立刻上醫院, 因為傷口中可能混進了碎片或者玻璃之類的雜物。 同時, 如果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必須在6小時之內找醫生診斷。

1、傷口長達5釐米以上;

2、面部劃傷(除非傷口非常淺, 而且長度不超過2釐米);

3、關節劃傷, 傷口在運動中容易開裂;

4、傷口深至脂肪層, 神經細胞和肌腱也可能被損傷;

5、傷口出現缺損, 輕輕拉住兩側的皮膚, 如傷口向你咧開了嘴, 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是否需要接受縫針或綁蝴蝶繃帶。

齊麗娟溫馨提示:

1、碘伏和碘酒的區別:碘酒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所以用碘酒消毒以後,一定要用酒精去脫碘,而碘伏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性小,所以用碘伏消毒以後,可以不用酒精去脫碘。

2、貼創可貼的小技巧:創可貼裡面有白色或黃色的襯墊,它直接和傷口相接觸,不能用水去觸摸它,就會污染了這個創可貼。我們拿起創可貼後向左右搓一下,把它的面打開,然後把一面拉開,再把對面拉開,暴露出中間與傷口接觸的位置,然後再貼在傷口上。

齊麗娟溫馨提示:

1、碘伏和碘酒的區別:碘酒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所以用碘酒消毒以後,一定要用酒精去脫碘,而碘伏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性小,所以用碘伏消毒以後,可以不用酒精去脫碘。

2、貼創可貼的小技巧:創可貼裡面有白色或黃色的襯墊,它直接和傷口相接觸,不能用水去觸摸它,就會污染了這個創可貼。我們拿起創可貼後向左右搓一下,把它的面打開,然後把一面拉開,再把對面拉開,暴露出中間與傷口接觸的位置,然後再貼在傷口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