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吳名將陸遜,為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在三國時期, 孫吳政權一直是個不可小覷的集團。 在東吳政權裡, 可謂人才濟濟。 最為出名的有:周瑜, 魯肅、呂蒙和陸遜等。 今天, 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陸遜。

說起陸遜, 他的死因令人扼腕歎息, 是被孫權活活逼死的。 那麼, 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首先, 還是先對陸遜做一下簡要介紹吧:

陸遜, 本名陸議, 字伯言, 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 陸遜入孫權幕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陸遜參與襲取荊州。

章武二年(222年), 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 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 一戰成名。

黃武七年(228年), 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 黃龍元年(229年), 孫權稱帝后, 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後捲入立嗣之爭。 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 領武昌事。 次年去世, 終年六十三歲, 追諡昭侯。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 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 深得孫權器重。 深謀遠慮, 忠誠耿直。 一生出將入相, 被贊為”社稷之臣“。

可以說, 陸遜是東吳歷史上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一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 他智勇兼備, 武能安邦, 文能治國, 並且品質高尚。

然而, 就是這樣一位社稷之臣,

也未能得以善終。 那麼, 陸遜究竟是如何被孫權逼死的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晚年時期的孫權, 和早、中期的孫權完全不是一個人了。 此時的孫權, 變得刻薄寡恩, 猜忌心極強, 甚至比當年的曹操還要更加猜忌。 陸遜作為東吳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權臣, 自然受到了孫權的猜忌。

更為嚴重的是, 陸遜捲入了東吳的立嗣之爭。 而晚年的孫權, 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 於是乎, 孫權給陸遜連續寫了數封信件, 大加指責陸遜。 陸遜看後, 又氣又無奈, 最終去世。

由此可見, 陸遜之所以會被孫權逼死, 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陸遜功高震主, 權勢過大。

陸遜參與了立嗣之爭, 牽涉到東吳的繼承人問題。

晚年的孫權過於猜忌, 對功臣刻薄寡恩。

以上便是孫權逼死陸遜的幾個原因, 如有不足, 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