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傅瑩撰文回應"中國為什麼不能在管住朝鮮上負起更大責任"之問

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最近一段時間, 美韓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 美國頻頻傳出要對朝動武的聲音, 而朝鮮則以試射導彈作為回應, 外界對於朝鮮可能進行又一次核子試驗的猜測也甚囂塵上。 針對朝鮮半島對抗和對立的氣氛日趨緊張的態勢,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1日在《中國新聞週刊》撰文指出, 朝鮮半島核問題是東北亞安全局勢中最具複雜性和最具不確定性的因素, 也是當前亞太乃至國際社會高度聚焦的安全熱點,

而目前, 朝鮮半島的局勢已相當危險。

資料圖 傅瑩。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這篇題為《朝核問題的歷史演進和前景展望》的文章, 共計近兩萬字, 包括“《美朝框架協議》與第一次朝核危機”“從第二次朝核危機到三方會談、六方會談”“2009年至今朝核問題的螺旋式升級與激化”,

以及“朝核問題將向何處去?”等四部分內容。 同日, 文章英文版以《朝鮮核問題: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的視角》為題, 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發表。

文章一開始就直面自朝核問題升溫以來國際社會上不斷有人在問的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不能在管住朝鮮上負起更大責任”, 並隨即作出回應。

傅瑩在文中表示, 中國是自2003年起應美方要求斡旋半島核問題並且主持多邊談判的。 對於中國在朝核問題中扮演的角色, 文章認為, 2003年是一個分水嶺, 因為關於朝核問題的國際多邊解決機制在這一年誕生, 中國作為多邊談判的重要斡旋者被卷了進來。 在此之前, 朝核問題一直是由朝美兩家在談。

文中稱, 自從承擔起斡旋責任以來,

從三方會談到六方會談, 雖然過程波折不斷, 困難重重, 但中方明確要求朝鮮停止核研發, 也督促其他各方, 尤其是美方, 關注和解決朝鮮提出的合理安全關切, 推動各方達成了一系列協定。 傅瑩還強調, 作為發展中國家, 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在朝核這個涉及地區安全的問題上, 中國的立場是堅決反對核擴散。 中方堅持不懈地履行了自己的責任, 在努力斡旋的同時, 也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 參加了對朝鮮核導活動的制裁。

但是, 中國在督促美國和朝鮮承擔起應盡責任的問題上缺乏強制力。 中國不掌握解決朝核問題的鑰匙, 在說服朝方停止核專案上也缺乏關鍵籌碼。

在傅瑩看來, 美朝雙方的意圖南轅北轍,

致使朝鮮半島核問題陷入困境。 美國與朝鮮之間深刻的互不信任使得多年來談判達成的協議總是得不到落實。 而被朝鮮視為安全威脅來源的美國, 對朝方安全訴求這個解決核問題的關鍵條件不願予以考慮。

“事情何以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和談成功的機會何以被一再錯過?”傅瑩系統梳理了近些年來朝核談判的經緯, 包括從三方會談到六方會談再到會談破裂的歷程。 作為有著近40年外交生涯的中國外交高官, 傅瑩還在文中講述了一些自己參與朝核談判的親身經歷。 本著盡可能地還原歷史真實面目的態度, 作者希望通過對史實的回望可以讓關注朝核問題的人們更好地瞭解朝核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相關國家在其中的角色,

並為將來各方作出更明智的選擇提供借鑒, “解鈴還須系鈴人, 要打開朝核問題這把‘鏽鎖’, 還是要找到那把鑰匙。 ”

在文章最後, 對於朝核問題如何走出困境, 傅瑩指出, 從目前趨勢看, 有三種局面可能出現:

第一種局面, 繼續目前“制裁-試驗-再制裁-再試驗”的惡性循環。 這種局面會使朝核問題拖下去, 制裁升級和朝鮮核導試驗相互刺激的迴圈反復出現, 直到朝鮮核導技術達到“臨界點”。 文章反問道, 屆時, 反對朝鮮擁核的各方將面臨兩難選擇:是採取極端手段導致不可控的結果, 還是容忍朝鮮擁核?

第二種局面是朝鮮政權垮臺。 文章指出, 這是美韓最期待的局面。 但現實情況是, 近年朝鮮國內農業和經濟進入恢復階段,民生狀況相比最困難時期有了改善。金正恩接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已基本穩住局勢,雖然朝鮮國內政策和表現令外界反感,但將解決核問題的希望寄託于朝政權短期內崩潰恐難以實現。

第三種局面是恢復對話和認真談判,使核問題得到緩和甚至解決。應該承認,重啟對話並不容易,因為多年來美朝間已極度互不信任,六方會談的起伏甚至倒退也削弱了各方的信心。但過往的經驗證明,對話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對話可以穩定朝核態勢,為解決彼此關切創造條件;二是對話是通往達成協議的必由之路。

傅瑩在文中總結表示,在半島問題上,中國的利益在於確保無核化和防止東北亞乃至亞太的和平安全環境遭到破壞,中國的責任在於積極主動發揮作用,以和平方式實現上述目標,最終達成半島和平協定,與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和平、合作的地區環境。同時,中國也要堅決阻止和防止半島發生大的動盪和戰亂。只有堅持對話,用安全換安全,才能走出東北亞安全局勢的“怪圈”和“死結”,避免讓東北亞成為一片“黑暗森林”。

在傅瑩看來,中國方面仍然認為通過和談解決核問題是一個“帕累托最優選擇”。雖然這不能滿足當事各方的最高訴求,但卻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利益最大化,當然這也需要各方都承擔責任,都做出應有的妥協。

在2017年4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及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中,中美雙方就朝核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方介紹了解決朝核問題的“雙軌並行”思路和“雙暫停”建議,強調希望找到複談的突破口。中方還重申反對美方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傅瑩認為,此次會晤中,雙方確認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同意就半島問題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會晤為中美及相關各方增進瞭解帶來了信心,也為未來在東北亞地區營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安全環境帶來了希望。(完)

近年朝鮮國內農業和經濟進入恢復階段,民生狀況相比最困難時期有了改善。金正恩接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已基本穩住局勢,雖然朝鮮國內政策和表現令外界反感,但將解決核問題的希望寄託于朝政權短期內崩潰恐難以實現。

第三種局面是恢復對話和認真談判,使核問題得到緩和甚至解決。應該承認,重啟對話並不容易,因為多年來美朝間已極度互不信任,六方會談的起伏甚至倒退也削弱了各方的信心。但過往的經驗證明,對話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對話可以穩定朝核態勢,為解決彼此關切創造條件;二是對話是通往達成協議的必由之路。

傅瑩在文中總結表示,在半島問題上,中國的利益在於確保無核化和防止東北亞乃至亞太的和平安全環境遭到破壞,中國的責任在於積極主動發揮作用,以和平方式實現上述目標,最終達成半島和平協定,與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和平、合作的地區環境。同時,中國也要堅決阻止和防止半島發生大的動盪和戰亂。只有堅持對話,用安全換安全,才能走出東北亞安全局勢的“怪圈”和“死結”,避免讓東北亞成為一片“黑暗森林”。

在傅瑩看來,中國方面仍然認為通過和談解決核問題是一個“帕累托最優選擇”。雖然這不能滿足當事各方的最高訴求,但卻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利益最大化,當然這也需要各方都承擔責任,都做出應有的妥協。

在2017年4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及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中,中美雙方就朝核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方介紹了解決朝核問題的“雙軌並行”思路和“雙暫停”建議,強調希望找到複談的突破口。中方還重申反對美方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傅瑩認為,此次會晤中,雙方確認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同意就半島問題保持密切溝通與協調。會晤為中美及相關各方增進瞭解帶來了信心,也為未來在東北亞地區營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安全環境帶來了希望。(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