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文安各村人的來歷,看看是那棵老槐樹嗎?

(一) 自然村村名考

城鎮 戰國時期形成村落, 原名太陽。 隋大業七年為豐利縣治, 唐貞觀元年省豐利入文安, 文安縣治由位於大柳河東側的“文安故城”遷此,

該地遂稱為城關。 1961年改名城鎮。

東關 北宋嘉佑年間(西元1056—1063年), 王、李二姓從山東遷來此地定居, 後不斷有人遷來, 發展成村。 因位於文安城東門處, 取名東關。

西關 元至正元年(西元1341年), 葛、樊二姓由山東遷此定居, 因位於文安城西門外, 得名西關。

邊王趙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邊、王、趙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 各自以姓起名:邊王趙、北王莊、趙家莊。 1949年三村合併, 得名邊王趙。

大叩皂 北宋景佑年間(西元1034—1038年)立村。 據傳, 楊六郎鎮守易津時, 這裡是放牧軍馬的地方。 建村時以此地的歷史經歷和地處寇水流域得名寇皂店。 政和年間於村西南側又建一村, 名小寇皂店。 這村改名大寇皂清末簡化為大寇皂,

民國初年寫做大叩皂。

泗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溫、劉、谷、皮等姓由南京詔遷此地立莊, 得名四家莊, 因距文安縣城較近, 後改名峙郭莊。 明末以該村靠近泗水河演化為泗各莊。

北光洲 宋建隆年間(西元960—963年)立村, 以其三面環水的地勢特徵得名光洲。 隨著人煙的增多, 清代分化為3個村, 這村梁姓居多, 名梁光洲, 1958年以方位改名北光洲。

西光洲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北光洲。

東光洲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北光洲。

後孫章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 孫、章兩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 以姓得名孫章村。 清代時由孫章遷出部分居民在該村東另立村莊, 起名後孫章。 前孫章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後孫章。

吉村 南宋嘉定年間(西元1208—1224年)李姓在此地立莊,

取吉利之意起名吉村。

房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房姓在此立莊, 以姓得名房家莊。 後簡化為房莊。

留郡 隋大業年間(西元605—617年), 有一郡官因仕途潦倒, 在此隱居, 發展成村得名留郡村, 1958年簡化為留郡。

元裡 唐朝天寶年間(西元742—756年), 張、楊、李、華四姓在此定居種菜為生, 後發展成村起名園裡。 後演化成為元裡。

西元裡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劉、陳等姓從外地搬來此地定居, 以種菜為生, 因住地靠近園裡。 以方位得名西園裡。

相公莊 隋朝(西元581—618年), 原名豐樂村。 唐貞元四年(西元788年), 有一張相公死後葬於此地, 並樹碑於此。 張相公, 字仁憲, 死後追贈工部尚書, 很有名氣。 後該村改名相公莊。

麻各莊 唐景雲年間(西元710—711年)建村。 據傳, 在此定居最早的一長者滿臉麻子,

以此得名麻哥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 又有李、趙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村。 清代, 演化為麻各莊。

大莊子 明永樂二年(1404年), 孫、吳、李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 取名莊頭村。 民國初, 海豐莊、吳家場歸屬該村, 改名大莊子。 海豐莊 清朝康熙年間(西元1662—1722年)建村, 孫姓在此居住, 因村址座落在水中高臺上, 得名海蓬莊, 後演化為海豐莊。 吳家場 清康熙年間(西元1662—1722年), 吳氏在打穀場定居, 得名吳家場。 趙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趙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 以姓得名趙村。

張莊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 張氏家族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 以姓得名張家莊。 清末簡化為張莊。

阜安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劉氏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

取安居樂業, 物阜民豐之意得名阜安。

徐郭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徐、郭、黃三姓由南京遷來此地, 因地居文安縣城郊, 取“三裡長城, 七裡之郭”之寓意, 得名郭裡村。 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 該村西側又建一西郭裡村, 到清代各自以姓立莊, 該村以徐姓居多得名徐家郭。 1949年簡化為徐郭。

袁郭 名稱含義、來歷見徐郭。

蘇橋 漢朝建村, 住戶有八個姓(靳、劉、穆、肖、丁、楊、沈、杜), 得名八姓村。 宋嘉佑五年(西元1061年), 縣主薄蘇洵來此地察看民情, 並建橋一座, 民受其福。 為了紀念他, 改名為蘇家橋, 後簡化為蘇橋。

苑口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 苑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 後發展成村。 因濱臨河道, 汛期長發生決口, 以地勢特徵得名苑家口, 1949年簡化為苑口。

崔家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崔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後發展成村,以姓得名崔家坊。

北留寨 宋遼交戰時,宋軍楊六郎部在此紮過營寨,民間流傳的三營四寨,“四寨”即指這裡。北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7年),劉姓從山東遷此後發展成村,因傾慕楊門忠義愛國,取名留寨。北宋末年,在該村南面又相繼建立了兩個村,援用此名。各冠以方位名之。

中留寨 北宋靖康年間(西元1126—1127年),郝姓從河南遷此,在宋寨遺址上定居,因靠近留寨,冠以方位得名中留寨。

南留寨 北宋靖康年間楊姓從山東遷來此地立莊,以方位得名南留寨。

西李莊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李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李莊。1981年在地名普查時,系重名村,按其方位更名為西李莊。

王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王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定居,以姓得名王莊。

下武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武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以姓得名武哥莊。民國初演化為武各莊。1981年在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改名下武各莊。

善來營 北宋年間建村(西元960—1127年)。據傳,宋將楊延昭曾在此紮營,單姓在此立莊,取名單家營。明永樂年間張、翟二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渴望平安吉祥改名為善來營。

宋莊夥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宋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得名宋莊夥(後相繼有侯、杜二姓遷入,該村有侯家崗子之別稱)。

東三官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王、劉、張等姓從山西詔遷此地各自立莊。相傳,此地曾是楊六郎鎮守益津關時設置的駐軍營地,由此得名東營,三官村,西營,該村名東營。1945年,三村合併,名三官村。1949年又分開,名冠以方位名之。

中三官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三官。

西三官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三官。

新鎮 系古村,取日新月異興盛發達之意得名。唐代隸屬歸義縣,宋太平興國六年新鎮為平戎軍治,村落隨政體而名。景德二年改為保定軍,後改保定縣,民國3年改為新鎮縣,村落複名新鎮。

太保莊 北宋(西元960—1127年)建村。相傳雍熙三年宋將曹彬率大軍北征遼之幽薊於此建大堡屯兵,後有梁、劉等姓家族從山東遷來在遺址定居取名大堡莊。清代,該村澱神廟一廟祝名聲很大,死後為了紀念他改村名為太保莊。

口村 唐顯慶年間(656—661年)立村。名莫金裡,系以村東有莫金山(現已成土崗)而得名。清道光年間,大清河決口,沖毀了村莊的大部,只剩下少數民房,當地俗稱該處為口子頭,後來人們以此稱謂做了村名。

蘆阜莊 該村原是蘆莊和阜新莊兩個村,都是北宋年間(西元960—1126年)建村。蘆莊以濱臨葦塘盛產蘆葦而得名。阜新莊以村居高地,土地肥沃,人們富足之意而得名。1945年兩村合併,取兩村原名首字得名蘆阜莊。

辛村 原名于家村,建於唐朝(西元618—907年),系以姓得名。清道光年間,大清河決口,村莊被毀,遂遷移原址東0.5公里處立莊,改名新村,新字演化為辛。

魯莊子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3年),魯姓從山東遷來此地立莊,以姓得名魯家莊,後演化為魯莊子。

東代莊 原名戴家莊,北宋時戴姓立村。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韓、穀兩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民國初年村名演化為代莊子。1945年分為兩個村,這村以方位得名東代莊子。1958年簡化為東代莊。

西代莊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代莊。

周莊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周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占產立莊,取名周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周莊子。

鹿疃 原名路疃,唐天寶年間(西元742—756年)立村。以村址靠近官道得名。清代以諧音寫成鹿疃。

王莊子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王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以姓得名王莊子。

田各莊 據傳,田各莊王姓是由鄰村王莊子遷徒而來。王莊子在明朝時處於大清河北岸,河南岸有部分土地,耕種時隔河涉水很感不便,為此在河南岸設一臨時窩棚,俗稱田莊,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一部分農戶在該處定居,發展成村,取名田各莊。

劉家園 明宣德年間(西元1426—1435年),劉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以種菜為業,取名劉家園。

孔家務 北宋嘉佑年間(西元1056—1063年),孟姓從山東曲阜遷來此地立村,以祖籍為“孔聖人”之鄉,取名孔家務。

西莊頭 據傳,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此處駐有為旗人權貴經管其所圈佔土地的官員,以位於新鎮的西面,起名西莊頭。

北舍興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韓、張、劉等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取興旺發達之意得名舍興。明正統年間分為二個村,冠以方位名之。 南舍興 名稱含義、來歷見北舍興。

西羊疃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立村。為預防水患,村址建在意高崗上,該崗蜿蜒十餘裡,彎曲似龍形,以此取名養龍灘。明永樂年間有孫、張等姓在該村東南立村,認為養龍灘風水好,冠以方位援用其名,這村遂改為西養龍灘。清光緒年間演化為西羊疃。

北村 北村原名北閣村。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張、劉等姓從陝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在“玉皇閣”北面定居,以此得名北閣村。清光緒年間演化為北村。

左各莊 左各莊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左姓居此為始,以姓得名左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左各莊。

十間房 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張姓由張管營遷此,在大清河南岸立村,得名小張管營。由於戶少房屋少,俗稱十間房,民國初正式定為村名。

張管營堤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因洪水災害,張姓從張管營村遷至東澱大堤居住,後發展成村,取名張管營堤。

王澱莊 明嘉靖25年(西元1564年),王姓家族遷此定居,因附近建有高澱莊,這村取名王澱莊。

高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高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占產立莊。因地處文安窪,以姓得名高澱莊。

蘇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蘇、張,臧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以地勢特徵得名大澱莊。民國初年改名蘇澱莊。

吳澱莊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劉姓在此立莊,因村落較小得名小澱莊。清末吳姓遷來,民國28年(1939年)水災,這村只剩有吳姓,後村名演化為吳澱莊。

黃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郝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此地立村,取名郝家村。清朝時有黃姓家族遷入,民國初村名演化為黃澱莊。

張管營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燕王朱棣起兵經過此地,在此安營紮寨,駐軍首領姓張,後不斷有人遷來發展成村,以該地歷史經歷取名張官營。清朝演化為張管營。

楊管營 該村的名稱含義及來歷見張管營。

姚澱莊 元朝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2年)王姓在此地立莊。王姓家族長者重治家風,囑族人要講求寬厚仁愛,推已及人,不與人爭,以此寓意起名啞叭莊。明初姚姓遷來。民國初水災,王姓外遷,後改名姚澱莊。

北陶管營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朱棣起兵路徑此地,在此安營紮寨,軍中首領姓陶,後有民戶遷來發展成村,以該地歷史經歷取名陶官營。清朝時演化為陶官營。民國28年(西元1839年),洪水氾濫,把村沖斷,分為南北兩部門,該村居北得名北陶管營。

南陶管營 名稱來歷含義見北陶管營。

北艾頭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艾姓從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因此地地勢低窪,取名艾渦。明嘉靖年間,演化為艾頭。後有魏、陳等姓遷來,清朝時發展為三個自然村。冠方位這村名北艾頭。薛圪墶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薛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在一廟台圪建村,得名薛圪墶。

史各莊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史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以姓得名史哥莊,後演化為史各莊。

潘莊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潘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得名潘莊子。

崔馬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馬姓由甘肅,崔姓由河南安陽相繼遷此定居,以姓得名馬莊子、崔莊子。1958年兩村合併稱崔馬莊。

上武各莊 唐貞觀年間(西元627—649年),武姓在此建村,以姓得名武家莊,清末改稱武各莊。因系重名村,1981年更名為上武各莊。

西疃 北宋(西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西,並靠近橋的一側,以此得名橋西。1945年改名西疃。

北辛莊 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孫姓從武各莊遷來此地定居,取名新立莊。民國初更名為北新莊,後寫做北辛莊。

南疃 北宋(西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的南岸,得名小河南。1945年改名南疃。

二合莊 北宋時(西元960—1127年),建村。原是二個村——魚鱗口、鄭莊子。《嘉靖熊乘》載:“魚鱗口以多魚鱗口以多魚和漁民居之密如鱗故也。”鄭莊子以鄭姓建村而得名。1947年土地改革時兩村合併,取名二合莊。

秦各莊 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4年),秦姓立村,以姓得名秦哥莊。後演化為秦各莊。

張各莊 宋太平興國末年(約西元984年)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定居,以姓得名張哥莊,後演化為張各莊。

南新村 清道光年間(西元1821—1850年),張、劉等姓遷此立莊,取安居樂業之含義,名豐樂村。1943年日偽統治時期改為新民村。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新村。因系重名村,1981年以方位更名為南新村。

韓各莊 宋景德二年(西元1005年),韓姓從河南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韓各莊。

王村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王姓在此定居,後發展成村,以姓得名王村。 楊莊子 楊姓于明朝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從山西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楊莊子。

口上 居王村西,北臨趙王河。宋初,此處因河道狹窄,淤積泥沙,常決口成災,俗稱王村口。宋雍熙年間太宗北征幽州,軍隊路徑此地,為保障通行,組織軍士協同百姓堵塞了口門,築高了防水堤墊。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王姓從村遷居此地,發展成村取名口上。

大柳河 系古村,約建于戰國時期。因村西有一條泗水河,兩岸柳樹成行,以此得名柳河村。

明朝名柳河鎮。清康熙年間(西元1662—1722年)分為東西柳河兩個村,該村名東柳河。1945年改稱大柳河。

西柳河 村名含意,來歷見大柳河。

西碼頭 隋大業七年(西元611年)立村。煬帝征遼經此,兵馬在此登舟渡河,以河道走向,定名為西碼頭。

唐頭 唐頭原字為塘頭。該村唐朝(西元618—907年)建村。因該村濱臨河塘,得名塘頭村。清初演化為堂頭村,1945年改為唐頭。

南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趙、盧、帥三姓由南京水西門遷居此地,選高地立莊,因北有張莊(明末被洪水沖毀),相對而稱南莊。

小堡裡 原字小保裡。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郭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取保泰民安之意,取得小保裡。1945年演化為小堡裡。

西張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因村址位於文安故城西,便以方位得名西張村。

高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5年)高、苗、孟三姓從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後人煙增多,各自以姓建村,該村得名高家村。1949年簡化為高村。

苗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高村。

孟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高村。

線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李姓由山西遷來此地占產立莊。鑒於這裡地勢低窪,常受水災,人們選高地定居,居住區形成一狹長地帶,故取名線莊。

琉莊 元朝建村。元朝禦史中丞何榮祖(今河北省永年縣人)之兄任太子侍講,因打了太子,何氏家族懼怕珠簾獲罪,逃亡流浪到此,與本地劉姓結親,定居該地,取名流離莊。明嘉靖年間演化為琉璃莊。1949年簡稱琉莊。

北張村 明朝(西元1368—1644年),張姓由南京水西門外豆腐巷遷來,因該村東南有西張村,故以方位得名北張村。

相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相姓在此立莊。以姓得名相村。

桃園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有人在此居住,栽植了很多桃樹,取名桃園。民國初年分為南、北桃園。1945年合併為一個村,仍沿用桃園一名。

北官 金大定年間(西元1161—1189年),宋金交戰時,宋軍中有一壓營的官員,駐在該地稱官士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劉、宮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稱官士莊。民國初分為兩個村,該村居北,稱北官士莊,1958年簡化為北官。

南官 村名含義、來歷見北官。

富各莊 東漢時(西元25—220年)建村。因靠近文安縣故城,得名負郭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富各莊。

吳石槽 元朝時期,有一通往京師的漕運河道經此地,河上有一石礎橋樑。明洪武四年(1371年),吳、馬兩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取名石漕村。民國初兩姓分別建村,該村以姓得名吳石槽。

馬石槽 村名含義、來歷同吳石槽。

靳各莊 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當時該村北為文安縣故城,得名近郭莊。清朝時演化為靳各莊。

東王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以姓得名王家村。後簡化為王村。在1981年地名普查時,系重名村,按方位更名為東王村。

辛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辛姓從山西遷來定居,得名辛哥莊。民國初演化為辛各莊。

李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李氏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縣奉詔遷此定居,得名李家莊。後演化為李莊。

潘平 宋雍熙年間北征幽州時,潘美率軍經此地。宋營中有老弱殘兵留居此地,因屬潘美所轄之兵勇,故得名潘兵村。明萬曆年間,演化為潘平。

常久村 明永樂(西元1404—1424年)年間,高、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長居此地,永遠為業之父,名久遠莊。清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常姓遷來,在久遠莊村南立村,取名常家村。1945年兩村合併,得名常久村。

褚村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褚姓在此居住,以姓得名褚村。

西繳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繳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以姓得名繳哥莊,後演化為繳各莊。至民國初年發展成兩個村,該村居西,名西繳各莊,1961年簡化為西繳。

東繳 村名含義及來歷見西繳。

文二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文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文二莊。1949年簡化為文莊。因系同名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複名文二莊。

劉小泗 該村東有明朝吏部員外李堂建的觀音寺一座,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該寺旁定居,取名小寺莊,“寺”字後演化為“泗”。清朝期間附近形成數個小村,分別冠以姓字名之,這村改名劉小泗。

董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董姓在此立莊,因僅靠王小泗,得名董小泗。

鄭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鄭姓在此立莊,因靠近劉小泗,得名鄭曉泗。

王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王姓在此立莊,因靠近劉小泗得名王小泗。

祁小泗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祁姓在此立莊,因靠近鄭小泗,取名祁小泗。

安裡 宋宣和年間(西元1119—1125年)霍、胡兩姓由山東遷此定居,取平安之意,得名安裡。

東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林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在大圍河東側定居,取名東莊。

牛各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牛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以姓得名牛哥莊。民國年間演化為牛各莊。

南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氏哥仨奉詔從山西洪洞縣老官營遷來,老三居此,在古河堤上建村,因位居河堤之陽,得名南各莊。

急流口 宋嘉佑年間(西元1056—1063年),李姓在此立莊,因村西有條金龍河,藉以得名金龍口村,因此地地勢低窪,河堤常發生決口,水流很急,明朝時村名演化為急流口村。

界圍 該村東南廣陵城,是宋將楊延朗抗遼積栗屯糧之所,村東有古河道、官道各一條,乃水陸交通要塞。宋軍為守衛給養重地,在此設邊卡哨所,以城為中,方圓十裡為界,軍中有老弱殘兵留居此地,發展成村,起名界衛,民國年間演化為界圍。

南阜廟 東漢(西元25—220年)立村,樊姓為大戶,得名樊家莊。明代《文安縣誌》載:“仙居鄉樊家莊,狼虎食人,道路為梗,有僧持缽杖驅狼伏虎,人得安土而居,故立祠曰賢聖祠,今俗稱為狼虎廟者由此”。明崇禎年間為狼虎廟鎮,民國初年演化為南阜廟。

大張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以姓得名張哥莊。後因建有小張各莊,這村改名大張各莊。

鞏寇侯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鞏、寇、侯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因靠近張各莊,藉以得名鞏張各莊,寇張各莊、侯張各莊。1945年三村合併,以姓得名鞏寇侯。

李張各莊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建村,李姓從大張各莊村搬遷此地立村,取名李張各莊。

魏李張 明永樂七年(西元1409年),魏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因靠近張各莊藉以得名魏張各莊。民國初年張姓從大張各莊遷此立莊,名小張各莊。1945年魏張各莊、小張各莊、張各莊三村合併取名魏李張。

大寺莊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8—1620年)建村,因村址東南有一大寺(二聖寺),以此得名大寺莊。

裡東莊 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王、邵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因村址位於急流裡之東,取名裡東莊。

西莊 明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薑氏在此占產立莊,因位於裡東莊的西邊,得名西莊。

東升 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去南方巡視,曾路過此地,隨行閣老住在該村,村民為紀念此事,取名閣老村。後叫旮旯村。1967年改名東升。

廣陵城 建於南北朝時期,《文安縣誌》載:“魏史雲”文安縣西北17裡有平曲廣陵王子趙君封地”,即廣陵城。但記載不詳,對其來歷含義無考。

官莊 宋團練使楊延朗戌守邊陲時,廣陵城是宋軍屯糧食積栗之所,管理錢糧的官員駐在此處。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這裡發展成村,以此得名官莊。 大圍河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馬、張兩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這有有條小河,人們圍河定居,取名圍河。明正德年間附近又建一村,起名小圍河,這村遂改名為大圍河。

郝郭紀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郝、郭、紀三姓分別由山東和山西遷來此地定居,形成三個小自然村,稱郝家莊、郭家莊、紀家莊。1945年三村合併為一村,以三家姓氏得名郝郭紀。

後許 北宋雍熙年間(西元984—987年),宋遼交戰時,這裡是宋軍屯駐之所,後軍中老弱者和退役軍士留此屯田,民戶也相繼遷入,發展成村,取名許國莊(報答皇恩以身許國之義)。清末演化為許各莊。民國初年發展為二個村莊,以方位得名前、後許各莊,1958年簡化為前、後許。

東橋 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8年),張、王、崔三姓來此定居,因村西河上有一柏樹橫臥兩岸為橋,以此得名柏木橋村。元中統年間(西元1260—1264年),在該村西又建一村,名西柏木橋,故該村改名東柏木橋。1958年簡化為東橋。

西橋 村名來歷、含義見東橋。

前許 村名含義及來歷見後許。

小圍河 明正德初年(西元1506年)立村。楊、許、齊三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居住,因位於大圍河附近,取名小圍河。

樊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樊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樊莊。

南辛莊 該村宋朝(西元960—1127年)建村,原名豐盈屯,位於現村址南2公里處。因常受水災,1644年村址搬遷現址,改名新莊。後寫成辛莊。清乾隆宋家牌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該地有一石牌以此得名宋家牌。

張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張村。

趙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趙氏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趙哥莊。民國年間演化為趙各莊。

彭耳灣 元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2年)建村。村址位於五官澱的下口,緊靠蒼耳澱,地形象個耳朵,,以此得名烹耳灣,後演化為彭耳灣。

常村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常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常家莊。1945年簡化為常村。

楊村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楊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立莊,取名楊家莊,1945年簡化為楊村。

大王東 五代周時期(西元956—969年)王氏家族在此立村,起名大王莊。後又有異姓遷來,人們為表示對村創始者王姓的尊重,將大王莊改為大王東。(即王姓是主人的意思)。

徐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徐姓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定居,取名徐家屯,1958年簡化為徐屯。

西營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王姓建村,稱八裡莊(意為距文安縣城八裡),後回族增多,改稱回回營。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村東又建一村,名王家營。對該二村,人們習稱東、西營。民國初年,兩村同時更名,王家營改名東營。回回營改名西營。

東營 村名含義、來歷見西營,

馮郭 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馮、董、、趙、王、宋等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各姓擇地定居,形成若干聚落點,因地處文安城郊,鄰接郭裡村,以此通名西郭裡村。清代各聚落點自行治莊,該村馮姓居多,得名馮家郭。1949年簡化為馮郭。

趙郭 村名含義、來歷見馮郭。

宋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馮郭

郭辛莊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王、馮二姓由西郭裡村搬遷此地居住,取另立莊之意,得名郭裡新莊,1945年演化為郭辛莊。

盧各莊 宋代此地是水圍高地,盧姓在此居住,,取名盧哥莊。民國初演化為盧各莊。

繳屯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繳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以姓得名繳家屯。1949年簡化為繳屯。

東德歸 據陳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陳氏家族由安徽江左瀘州府金牛山下遷此。”據傳,燕王掃北時有一將軍帶兵打仗,敗陣後闖謂河在該地紮營,憑河設障,阻住追兵。陳氏在此建村時,取該地歷史經歷得名德歸聚。清朝演化為德歸。民國初該村以方位取名東德歸。

西德歸 明永樂九年(西元1411年)魏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百雀鳳村詔遷德歸聚西側占產立莊,當時亦稱德歸聚,民國初冠以方位名西德歸。

北德歸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李姓由山東詔遷此地立莊,以此地有座龍王廟,廟前有個老龍潭,取名臥龍莊,後改名孝義莊。民國初年以臨近有東、西德歸,知名度較高,原隨其名,這村遂冠以方位名北德歸。

西長田 明天啟年間(西元1621—1627年),張、劉兩姓家族由浙江紹興府遷此,因靠近河口起名張毗口。民國初年改名大長田,1943年分東、西大長田二個村,該村得名西大長田,1949年簡稱西長田。

東李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李、張二姓家族由山西義馬莊詔遷此地,發展成村,以姓得名李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這村更名為東李莊。 大長田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長田。

小長田 元朝時形成村落,以地勢得名栲栳口。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任王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民國初年改為今名。

齊莊 元朝時形成村落,齊姓居此,稱齊家圪墶。民國初演化為齊莊。

李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李姓哥倆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發展成村,以姓得名李哥莊,後演化為李各莊。

尹村 元朝時有彩、帥兩姓在此居住,得名彩帥莊。因該地土質肥沃,物產豐富,附近村名和山西遷民認為該村風水好,陸續搬遷至此地定居,後將村名改為“引村”(招引之意),明嘉靖年間演化為尹村。

大堡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孫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村址選在官道邊,因此地是驛鋪,故取名孫村鋪。後有梁、史、筱等姓遷來,人口逐漸增多,村落擴大,于民國初年分化為大鋪、小鋪兩個村。因該村村較大,得名大鋪。鋪字演化為堡。

小堡 村名來歷、含義見大堡。

東柴溝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王姓由南京遷此,在古渭河西側立莊,取名東柴溝。

西柴溝 明永樂六年(西元1408年),郭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在古渭河西側立莊,取名西柴溝。

翟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翟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地形取名東三岔口,清代改名翟村。

北三岔口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3年)移民從山西省洪洞縣來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處 建村,起名三岔口,這村居北得名北三岔口。

南三岔口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魏姓從山東遷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處建村,因位居鄰村之南得名南三岔口。

劉磨 明永樂十三年(西元1414年)劉姓家族由南京水西門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劉家莫村。(後莫演化成磨),1958年簡化為劉磨。

董各莊 元朝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8年)董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董哥莊。民國初年演化為董各莊。

呂公務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呂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呂公務。

陳家務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陳家務。

孟家務 宋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孟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孟家務。

大趙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趙姓遷此居住,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拔雄縣城,戰真定,兵災慘烈。戰亂中祖居雄縣的趙姓兄弟2人逃來此地,在大圪墶上安家,取名趙莊上。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高、王等姓家族,從洪洞縣遷來,村落擴大,改名大趙村。

馬武營 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馬姓家族由山東藤縣普安村遷此立莊,以馬姓“務本堂”堂號之含義(出自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取名馬務營。後演化為馬武營。

馬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馬莊。

小叩皂 北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7年)立村,因靠近寇皂店,取名小寇皂店,後演化為小叩皂。

豐各莊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李姓立莊,以此處有一古墓(王墳)認為風水好,取名豐富莊。後演化為豐各莊。

小趙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立村。因與大趙相鄰取名小趙。

小京頭 宋代(西元960—1279年)建村,名崔圪墶。明代以其地勢特徵改名京頭。後發展成2個村,這村稱小京頭。

大京頭 村名來歷、含義見小京頭。

後孟市 明永樂十一年(西元1413年)孟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以姓得名孟氏。民國初發展成2個村,以方位命名,該村稱後孟氏。(氏字演化為市)。 前孟氏 村名來歷及含義見後孟市。

趙磨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引用祖籍之名取名莫村。1958年簡化為趙磨。

陳磨 明永樂十五年(西元1416年)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莫村,以姓氏稱陳家莫村(後莫演化為磨),1958年簡化為陳磨。

韓磨 明永樂十三年(西元1414年)韓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趙磨取名韓磨。

姚磨 明永樂十五年(西元1416年),姚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姚家莫村(後莫演化為磨),1958年簡化為姚磨。

墳頭 明永樂八年(西元1410年),董、馬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濱水臨窪,以地勢特徵得名墳頭。

賀曲堤 北宋時期,賀姓夫婦和王姓家族遷來此處立莊,因與曲堤店相對得名北曲堤店。民國初年分為2個村,這村稱賀曲堤。

王曲堤 村名來歷、含義見賀曲堤。

文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何姓家族遷此立莊,取修文偃武之意得名文莊。

曲店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4年),李姓遷來此地定居,因居於河堤迂回處,以地勢特徵取名曲堤店。後簡化為曲店。

大留鎮 唐朝(西元618—907年)建村,名崇興村。明代遭水災,房屋倒塌,只剩下一條街,改名留鎮店,後因建有小留鎮,這村遂改稱大留鎮。

小王東 宋朝(西元960—1279年)王氏在此建村,因與大王東為鄰,取名小王東。

大齊觀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立村,因村址旁有一廟字,橫書匾額“齊天觀”以此得名大齊觀。

小齊觀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苑、田、張等姓家族由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和大齊觀為鄰,取名小齊觀。

北富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胡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富貴榮華之意以方位命名為北富華。

劉富華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鄰近北富華,取名劉富華。

胡屯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胡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胡屯。

王富華 明永樂十年(西元1412年)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劉富華西南立莊,以姓得名王富華。

石橋 明正德年間(西元1506—1521年),呂義弟兄在此定居,後發展成村,因村西有一石橋,故名。

小務 元代田、牛二姓家族在此立莊,因房子蓋的較小,俗稱小屋。後演化為小務。

靳村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靳姓家族從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靳村。

巨富華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巨姓家族由山西遷此在劉富華村南立莊,取名巨富華。

南富華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樊姓遷來在巨富華南立莊,以姓取名樊富華,1958年以方位改名南富華。

孟莊子 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年),孟姓家族由山東省曲阜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孟莊子。

彩家務 元代彩姓家族居此,取名才家務。

花木廠 明永樂二年(1404年)蔡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蔡各莊。明代中期因水毀遷現址。因這裡是賣花和賣木料的市場,改名花木廠。

霍村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霍姓在此立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霍留鎮。1958年簡化為霍村。

西店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劉、張、李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吉言得名豐富店。1945年分為2個村以方位名之。1957年簡化為西店。 東店 來歷含義見西店。

韓留鎮 明代,韓姓在此建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韓留鎮。

小留鎮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建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小留鎮。 大李村 始建於唐朝,以姓得名李村。明初改名南李村,民國初改今名。

小李村 元代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8年),崔姓遷此立莊,因靠近大李村,取名崔李村,民國初改今名。

北李村 元代,王姓在此立莊名王莊。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任、楊等姓家族遷此立莊後,改名北斗李村。1958年簡化為北李村。

黃李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黃、劉二姓家族遷此立莊,因靠近李村取名黃金李村。1958年簡化為黃李村。

司吉城 據傳,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因位於古長城腳下而得名。

誇大口 明正統年間(西元1436——1449年)劉姓從大成縣遷此立莊,以該地在宋遼交戰時,宋軍沒有按期破陣,被遼兵嘲諷說大話的歷史傳說取名誇大口。

康黃甫 元代(西元1279——1368年)康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因靠近陳黃甫取名康黃甫。

王黃甫 元代(西元1279——1368年)王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因靠近陳皇甫取名王黃甫。

何黃甫 明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何姓從本縣硫莊遷此立莊,因附近有諸黃甫這村取名何黃甫。田安祖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田姓由滿洲遷此立莊,因靠近安祖店得名田安祖。

張家務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張家務。

前於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於姓遷此立莊,起名於家屯,後發展為2個,這村以方位名前於屯。

後於屯 村名來歷含義見前於屯。

林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林、靳二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名林靳(靳演化近)。1949年白、牛、趙林近歸併該村。

荀家務 明洪武三十年(西元1397年)孫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孫家務,後諧音演化為荀家務。

後趙仙莊 宋朝立村名范李莊。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何、穀等姓家族遷此,以該地‘穀家山子’有趙君顯靈的傳說,常有人來此跪拜求助,遠近聞名,於明末改名趙仙莊。清末,村南又建一村,冠以方位名之。

後王仙莊 明代洪熙年間(西元1425年),有一王姓公子一心想求道成仙,曾在此逗留,後此處發展成村,遂以此取名王仙莊。民國初年村落發展為前後2個村,這村名後王仙莊。

前趙仙莊 村名來歷含義見後趙仙莊。

大董村 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董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大董村。

西牛家務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牛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牛家務,後發展成2個村,各冠以方位名之。

八裡莊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王姓在此立莊,因離縣城八裡遠,得名八裡莊。

鄒莊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鄒姓家族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鄒莊。 東牛家務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牛家務。

孫莊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孫姓在此立莊,得名孫家莊。1958年簡稱孫莊。

小王莊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王姓遷此立莊,因靠近八裡莊,取名後八裡莊。1958年改名王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改名小王莊。

賈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賈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賈各莊。

曹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曹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曹莊。

黃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黃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黃莊。

吳王董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王疃。清初吳姓從席阜遷此立莊,起名吳疃。因靠近董村,民國初年改名吳董村、王董村,1958年二村合併,名吳王董。

任董村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任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董村,以姓得名任董村。

東南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王姓家族由山西遷此立莊,因村址位於董村東南取名東南莊。

西高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高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中因系重名村改名西高村。

東高村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閻、趙等姓家族在高村東側定居,後發展成村,亦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名東高村。

王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王各莊。

唐村 清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唐姓在北史村東北角建村,取名北史村唐疃。1961年由北史村析出,取名唐村。

北史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史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史村,後與南史村對應,取名北史村。

北大有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夏、薛等姓家族由山西大有村遷此各自立莊,緣故鄉之名,分別以方位名之。

西大有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大有。

南大有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大有。

王家務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王家務。

米莊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米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米莊。

龍街 唐大中年間(西元847—860年)為了鎮莊水患在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後不斷有人遷來在龍王廟北面定居,發展成村,以此得名龍街。

北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劉、馮、武、郭、潘等姓家族遷此各自立莊,因濱臨滱水得名馮家滱裡、小馮家滱裡、潘家滱裡、劉家滱裡(滱字後演化為叩)。1946年該4村合併,因與南叩裡相對應,取名北叩裡。

大馮家叩裡 宋代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以姓得名大馮家叩裡(原字滱裡)。

郭家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得名郭家滱裡(演化為叩)。

南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得名武家滱裡(滱演化為叩),1946年與郭家叩裡合併,取名南叩裡。

萬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張、溫、辛、楊、萬、劉、賈、陳等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天下太平之義取名大平州,後隨著人口增長,各姓自立村莊,萬姓取名萬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萬村。

陳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陳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陳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陳村。

東萬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938年)張、溫、辛、楊、萬、劉、陳等姓詔遷此地,發展成村,取名大平洲。清末各家族自立村莊,萬姓戶大人多,分建3個村莊,這村名東萬大平洲,後簡化為東萬村。

西萬村 名稱來歷含義見東萬村。

劉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劉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劉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劉村。

溫辛陽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溫、辛、楊三姓在此各自立莊,因臨近大平州,取名溫大平州、辛大平州、楊大平州。1949年三村合併,取名溫辛楊。

岳村 宋代(西元960——1279年),嶽姓在此立莊,以姓得名嶽村。

岳辛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牛、白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岳村新村。後演化為岳辛莊。

薑莊子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薑姓遷此立莊,取名薑莊子。

天德店 金天德元年(西元1149年),建村,取名天德店。

趙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趙姓在此立村,以姓得名趙村。

彭各莊 五代周時(西元951——960年)王姓遷此立莊,因此地野生植物繁茂,取名碰棵莊。後演化為彭各莊。

韓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立村。因靠近汗代諫議大夫韓延壽之墓,取名韓村。

西艾子 宋代(西元960——1279年),艾姓在此立莊,取名艾子。後附近發展成3個村,分別以方位命名。該村稱西艾子。

東艾子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艾子。

前艾子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艾子。

孫氏 漢代(西元221—262年)建村,據傳說,孫姓娘娘葬此得名孫氏。

太子務 明永年間(西元1403—1424年)秦、田、楊三姓遷此立莊,傳說此地曾是唐路王子為唐王墓守孝之處,藉以取名太子府(府演化為務).

北三王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由弟兄三人帶領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三王。至民國初發展成3個村,各以方位命名,該村稱北三王。

何家務 元末(西元1368年),何姓立村,起名何家務。

大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梁、馬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立莊,取名三大村。後簡化為大村。

東代辛莊 明景泰年間(西元1450—1456年)戴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名戴辛莊。1945年,劃分為東、西戴莊(戴字演化為代)。該村稱東代辛莊。

西代辛莊 村名來歷、含義見東代辛莊。

何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何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何姓得名何莊。

朱三王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三王。

大三王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三王。

紀屯 宋祐嘉年間(西元1056—1063年)卡姓在此立莊,取名甯壽屯。清代改名紀家屯。1949年簡化為紀屯。

崔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崔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崔邊村。

劉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劉邊村。

徐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徐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徐邊村。

慶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慶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慶邊村。

程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程子。

杜邊村 明末(1628—1644年),杜姓家族遷此,以其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杜邊村。

南史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史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史村。後因與北史村相對應得名南史村。

崔家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崔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後發展成村,以姓得名崔家坊。

北留寨 宋遼交戰時,宋軍楊六郎部在此紮過營寨,民間流傳的三營四寨,“四寨”即指這裡。北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7年),劉姓從山東遷此後發展成村,因傾慕楊門忠義愛國,取名留寨。北宋末年,在該村南面又相繼建立了兩個村,援用此名。各冠以方位名之。

中留寨 北宋靖康年間(西元1126—1127年),郝姓從河南遷此,在宋寨遺址上定居,因靠近留寨,冠以方位得名中留寨。

南留寨 北宋靖康年間楊姓從山東遷來此地立莊,以方位得名南留寨。

西李莊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李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李莊。1981年在地名普查時,系重名村,按其方位更名為西李莊。

王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王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定居,以姓得名王莊。

下武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武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以姓得名武哥莊。民國初演化為武各莊。1981年在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改名下武各莊。

善來營 北宋年間建村(西元960—1127年)。據傳,宋將楊延昭曾在此紮營,單姓在此立莊,取名單家營。明永樂年間張、翟二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渴望平安吉祥改名為善來營。

宋莊夥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宋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得名宋莊夥(後相繼有侯、杜二姓遷入,該村有侯家崗子之別稱)。

東三官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王、劉、張等姓從山西詔遷此地各自立莊。相傳,此地曾是楊六郎鎮守益津關時設置的駐軍營地,由此得名東營,三官村,西營,該村名東營。1945年,三村合併,名三官村。1949年又分開,名冠以方位名之。

中三官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三官。

西三官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三官。

新鎮 系古村,取日新月異興盛發達之意得名。唐代隸屬歸義縣,宋太平興國六年新鎮為平戎軍治,村落隨政體而名。景德二年改為保定軍,後改保定縣,民國3年改為新鎮縣,村落複名新鎮。

太保莊 北宋(西元960—1127年)建村。相傳雍熙三年宋將曹彬率大軍北征遼之幽薊於此建大堡屯兵,後有梁、劉等姓家族從山東遷來在遺址定居取名大堡莊。清代,該村澱神廟一廟祝名聲很大,死後為了紀念他改村名為太保莊。

口村 唐顯慶年間(656—661年)立村。名莫金裡,系以村東有莫金山(現已成土崗)而得名。清道光年間,大清河決口,沖毀了村莊的大部,只剩下少數民房,當地俗稱該處為口子頭,後來人們以此稱謂做了村名。

蘆阜莊 該村原是蘆莊和阜新莊兩個村,都是北宋年間(西元960—1126年)建村。蘆莊以濱臨葦塘盛產蘆葦而得名。阜新莊以村居高地,土地肥沃,人們富足之意而得名。1945年兩村合併,取兩村原名首字得名蘆阜莊。

辛村 原名于家村,建於唐朝(西元618—907年),系以姓得名。清道光年間,大清河決口,村莊被毀,遂遷移原址東0.5公里處立莊,改名新村,新字演化為辛。

魯莊子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3年),魯姓從山東遷來此地立莊,以姓得名魯家莊,後演化為魯莊子。

東代莊 原名戴家莊,北宋時戴姓立村。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韓、穀兩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民國初年村名演化為代莊子。1945年分為兩個村,這村以方位得名東代莊子。1958年簡化為東代莊。

西代莊 該村的名稱含義、來歷見東代莊。

周莊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周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占產立莊,取名周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周莊子。

鹿疃 原名路疃,唐天寶年間(西元742—756年)立村。以村址靠近官道得名。清代以諧音寫成鹿疃。

王莊子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王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以姓得名王莊子。

田各莊 據傳,田各莊王姓是由鄰村王莊子遷徒而來。王莊子在明朝時處於大清河北岸,河南岸有部分土地,耕種時隔河涉水很感不便,為此在河南岸設一臨時窩棚,俗稱田莊,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一部分農戶在該處定居,發展成村,取名田各莊。

劉家園 明宣德年間(西元1426—1435年),劉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以種菜為業,取名劉家園。

孔家務 北宋嘉佑年間(西元1056—1063年),孟姓從山東曲阜遷來此地立村,以祖籍為“孔聖人”之鄉,取名孔家務。

西莊頭 據傳,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此處駐有為旗人權貴經管其所圈佔土地的官員,以位於新鎮的西面,起名西莊頭。

北舍興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韓、張、劉等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取興旺發達之意得名舍興。明正統年間分為二個村,冠以方位名之。 南舍興 名稱含義、來歷見北舍興。

西羊疃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立村。為預防水患,村址建在意高崗上,該崗蜿蜒十餘裡,彎曲似龍形,以此取名養龍灘。明永樂年間有孫、張等姓在該村東南立村,認為養龍灘風水好,冠以方位援用其名,這村遂改為西養龍灘。清光緒年間演化為西羊疃。

北村 北村原名北閣村。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張、劉等姓從陝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在“玉皇閣”北面定居,以此得名北閣村。清光緒年間演化為北村。

左各莊 左各莊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左姓居此為始,以姓得名左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左各莊。

十間房 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張姓由張管營遷此,在大清河南岸立村,得名小張管營。由於戶少房屋少,俗稱十間房,民國初正式定為村名。

張管營堤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因洪水災害,張姓從張管營村遷至東澱大堤居住,後發展成村,取名張管營堤。

王澱莊 明嘉靖25年(西元1564年),王姓家族遷此定居,因附近建有高澱莊,這村取名王澱莊。

高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高姓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占產立莊。因地處文安窪,以姓得名高澱莊。

蘇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蘇、張,臧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以地勢特徵得名大澱莊。民國初年改名蘇澱莊。

吳澱莊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劉姓在此立莊,因村落較小得名小澱莊。清末吳姓遷來,民國28年(1939年)水災,這村只剩有吳姓,後村名演化為吳澱莊。

黃澱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郝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此地立村,取名郝家村。清朝時有黃姓家族遷入,民國初村名演化為黃澱莊。

張管營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燕王朱棣起兵經過此地,在此安營紮寨,駐軍首領姓張,後不斷有人遷來發展成村,以該地歷史經歷取名張官營。清朝演化為張管營。

楊管營 該村的名稱含義及來歷見張管營。

姚澱莊 元朝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2年)王姓在此地立莊。王姓家族長者重治家風,囑族人要講求寬厚仁愛,推已及人,不與人爭,以此寓意起名啞叭莊。明初姚姓遷來。民國初水災,王姓外遷,後改名姚澱莊。

北陶管營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朱棣起兵路徑此地,在此安營紮寨,軍中首領姓陶,後有民戶遷來發展成村,以該地歷史經歷取名陶官營。清朝時演化為陶官營。民國28年(西元1839年),洪水氾濫,把村沖斷,分為南北兩部門,該村居北得名北陶管營。

南陶管營 名稱來歷含義見北陶管營。

北艾頭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艾姓從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因此地地勢低窪,取名艾渦。明嘉靖年間,演化為艾頭。後有魏、陳等姓遷來,清朝時發展為三個自然村。冠方位這村名北艾頭。薛圪墶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薛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在一廟台圪建村,得名薛圪墶。

史各莊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史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以姓得名史哥莊,後演化為史各莊。

潘莊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潘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得名潘莊子。

崔馬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馬姓由甘肅,崔姓由河南安陽相繼遷此定居,以姓得名馬莊子、崔莊子。1958年兩村合併稱崔馬莊。

上武各莊 唐貞觀年間(西元627—649年),武姓在此建村,以姓得名武家莊,清末改稱武各莊。因系重名村,1981年更名為上武各莊。

西疃 北宋(西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西,並靠近橋的一側,以此得名橋西。1945年改名西疃。

北辛莊 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孫姓從武各莊遷來此地定居,取名新立莊。民國初更名為北新莊,後寫做北辛莊。

南疃 北宋(西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的南岸,得名小河南。1945年改名南疃。

二合莊 北宋時(西元960—1127年),建村。原是二個村——魚鱗口、鄭莊子。《嘉靖熊乘》載:“魚鱗口以多魚鱗口以多魚和漁民居之密如鱗故也。”鄭莊子以鄭姓建村而得名。1947年土地改革時兩村合併,取名二合莊。

秦各莊 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4年),秦姓立村,以姓得名秦哥莊。後演化為秦各莊。

張各莊 宋太平興國末年(約西元984年)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此定居,以姓得名張哥莊,後演化為張各莊。

南新村 清道光年間(西元1821—1850年),張、劉等姓遷此立莊,取安居樂業之含義,名豐樂村。1943年日偽統治時期改為新民村。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新村。因系重名村,1981年以方位更名為南新村。

韓各莊 宋景德二年(西元1005年),韓姓從河南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韓各莊。

王村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王姓在此定居,後發展成村,以姓得名王村。 楊莊子 楊姓于明朝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從山西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楊莊子。

口上 居王村西,北臨趙王河。宋初,此處因河道狹窄,淤積泥沙,常決口成災,俗稱王村口。宋雍熙年間太宗北征幽州,軍隊路徑此地,為保障通行,組織軍士協同百姓堵塞了口門,築高了防水堤墊。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王姓從村遷居此地,發展成村取名口上。

大柳河 系古村,約建于戰國時期。因村西有一條泗水河,兩岸柳樹成行,以此得名柳河村。

明朝名柳河鎮。清康熙年間(西元1662—1722年)分為東西柳河兩個村,該村名東柳河。1945年改稱大柳河。

西柳河 村名含意,來歷見大柳河。

西碼頭 隋大業七年(西元611年)立村。煬帝征遼經此,兵馬在此登舟渡河,以河道走向,定名為西碼頭。

唐頭 唐頭原字為塘頭。該村唐朝(西元618—907年)建村。因該村濱臨河塘,得名塘頭村。清初演化為堂頭村,1945年改為唐頭。

南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趙、盧、帥三姓由南京水西門遷居此地,選高地立莊,因北有張莊(明末被洪水沖毀),相對而稱南莊。

小堡裡 原字小保裡。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郭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取保泰民安之意,取得小保裡。1945年演化為小堡裡。

西張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因村址位於文安故城西,便以方位得名西張村。

高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5年)高、苗、孟三姓從山西省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後人煙增多,各自以姓建村,該村得名高家村。1949年簡化為高村。

苗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高村。

孟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高村。

線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李姓由山西遷來此地占產立莊。鑒於這裡地勢低窪,常受水災,人們選高地定居,居住區形成一狹長地帶,故取名線莊。

琉莊 元朝建村。元朝禦史中丞何榮祖(今河北省永年縣人)之兄任太子侍講,因打了太子,何氏家族懼怕珠簾獲罪,逃亡流浪到此,與本地劉姓結親,定居該地,取名流離莊。明嘉靖年間演化為琉璃莊。1949年簡稱琉莊。

北張村 明朝(西元1368—1644年),張姓由南京水西門外豆腐巷遷來,因該村東南有西張村,故以方位得名北張村。

相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相姓在此立莊。以姓得名相村。

桃園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有人在此居住,栽植了很多桃樹,取名桃園。民國初年分為南、北桃園。1945年合併為一個村,仍沿用桃園一名。

北官 金大定年間(西元1161—1189年),宋金交戰時,宋軍中有一壓營的官員,駐在該地稱官士營。明永樂二年(1404年),劉、宮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稱官士莊。民國初分為兩個村,該村居北,稱北官士莊,1958年簡化為北官。

南官 村名含義、來歷見北官。

富各莊 東漢時(西元25—220年)建村。因靠近文安縣故城,得名負郭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富各莊。

吳石槽 元朝時期,有一通往京師的漕運河道經此地,河上有一石礎橋樑。明洪武四年(1371年),吳、馬兩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取名石漕村。民國初兩姓分別建村,該村以姓得名吳石槽。

馬石槽 村名含義、來歷同吳石槽。

靳各莊 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當時該村北為文安縣故城,得名近郭莊。清朝時演化為靳各莊。

東王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以姓得名王家村。後簡化為王村。在1981年地名普查時,系重名村,按方位更名為東王村。

辛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辛姓從山西遷來定居,得名辛哥莊。民國初演化為辛各莊。

李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李氏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縣奉詔遷此定居,得名李家莊。後演化為李莊。

潘平 宋雍熙年間北征幽州時,潘美率軍經此地。宋營中有老弱殘兵留居此地,因屬潘美所轄之兵勇,故得名潘兵村。明萬曆年間,演化為潘平。

常久村 明永樂(西元1404—1424年)年間,高、李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長居此地,永遠為業之父,名久遠莊。清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常姓遷來,在久遠莊村南立村,取名常家村。1945年兩村合併,得名常久村。

褚村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褚姓在此居住,以姓得名褚村。

西繳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繳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以姓得名繳哥莊,後演化為繳各莊。至民國初年發展成兩個村,該村居西,名西繳各莊,1961年簡化為西繳。

東繳 村名含義及來歷見西繳。

文二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文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文二莊。1949年簡化為文莊。因系同名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複名文二莊。

劉小泗 該村東有明朝吏部員外李堂建的觀音寺一座,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該寺旁定居,取名小寺莊,“寺”字後演化為“泗”。清朝期間附近形成數個小村,分別冠以姓字名之,這村改名劉小泗。

董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董姓在此立莊,因僅靠王小泗,得名董小泗。

鄭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鄭姓在此立莊,因靠近劉小泗,得名鄭曉泗。

王小泗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王姓在此立莊,因靠近劉小泗得名王小泗。

祁小泗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祁姓在此立莊,因靠近鄭小泗,取名祁小泗。

安裡 宋宣和年間(西元1119—1125年)霍、胡兩姓由山東遷此定居,取平安之意,得名安裡。

東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林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在大圍河東側定居,取名東莊。

牛各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牛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以姓得名牛哥莊。民國年間演化為牛各莊。

南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氏哥仨奉詔從山西洪洞縣老官營遷來,老三居此,在古河堤上建村,因位居河堤之陽,得名南各莊。

急流口 宋嘉佑年間(西元1056—1063年),李姓在此立莊,因村西有條金龍河,藉以得名金龍口村,因此地地勢低窪,河堤常發生決口,水流很急,明朝時村名演化為急流口村。

界圍 該村東南廣陵城,是宋將楊延朗抗遼積栗屯糧之所,村東有古河道、官道各一條,乃水陸交通要塞。宋軍為守衛給養重地,在此設邊卡哨所,以城為中,方圓十裡為界,軍中有老弱殘兵留居此地,發展成村,起名界衛,民國年間演化為界圍。

南阜廟 東漢(西元25—220年)立村,樊姓為大戶,得名樊家莊。明代《文安縣誌》載:“仙居鄉樊家莊,狼虎食人,道路為梗,有僧持缽杖驅狼伏虎,人得安土而居,故立祠曰賢聖祠,今俗稱為狼虎廟者由此”。明崇禎年間為狼虎廟鎮,民國初年演化為南阜廟。

大張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以姓得名張哥莊。後因建有小張各莊,這村改名大張各莊。

鞏寇侯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鞏、寇、侯三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因靠近張各莊,藉以得名鞏張各莊,寇張各莊、侯張各莊。1945年三村合併,以姓得名鞏寇侯。

李張各莊 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建村,李姓從大張各莊村搬遷此地立村,取名李張各莊。

魏李張 明永樂七年(西元1409年),魏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立莊,因靠近張各莊藉以得名魏張各莊。民國初年張姓從大張各莊遷此立莊,名小張各莊。1945年魏張各莊、小張各莊、張各莊三村合併取名魏李張。

大寺莊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8—1620年)建村,因村址東南有一大寺(二聖寺),以此得名大寺莊。

裡東莊 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王、邵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因村址位於急流裡之東,取名裡東莊。

西莊 明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薑氏在此占產立莊,因位於裡東莊的西邊,得名西莊。

東升 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去南方巡視,曾路過此地,隨行閣老住在該村,村民為紀念此事,取名閣老村。後叫旮旯村。1967年改名東升。

廣陵城 建於南北朝時期,《文安縣誌》載:“魏史雲”文安縣西北17裡有平曲廣陵王子趙君封地”,即廣陵城。但記載不詳,對其來歷含義無考。

官莊 宋團練使楊延朗戌守邊陲時,廣陵城是宋軍屯糧食積栗之所,管理錢糧的官員駐在此處。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這裡發展成村,以此得名官莊。 大圍河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馬、張兩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這有有條小河,人們圍河定居,取名圍河。明正德年間附近又建一村,起名小圍河,這村遂改名為大圍河。

郝郭紀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郝、郭、紀三姓分別由山東和山西遷來此地定居,形成三個小自然村,稱郝家莊、郭家莊、紀家莊。1945年三村合併為一村,以三家姓氏得名郝郭紀。

後許 北宋雍熙年間(西元984—987年),宋遼交戰時,這裡是宋軍屯駐之所,後軍中老弱者和退役軍士留此屯田,民戶也相繼遷入,發展成村,取名許國莊(報答皇恩以身許國之義)。清末演化為許各莊。民國初年發展為二個村莊,以方位得名前、後許各莊,1958年簡化為前、後許。

東橋 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8年),張、王、崔三姓來此定居,因村西河上有一柏樹橫臥兩岸為橋,以此得名柏木橋村。元中統年間(西元1260—1264年),在該村西又建一村,名西柏木橋,故該村改名東柏木橋。1958年簡化為東橋。

西橋 村名來歷、含義見東橋。

前許 村名含義及來歷見後許。

小圍河 明正德初年(西元1506年)立村。楊、許、齊三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居住,因位於大圍河附近,取名小圍河。

樊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樊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樊莊。

南辛莊 該村宋朝(西元960—1127年)建村,原名豐盈屯,位於現村址南2公里處。因常受水災,1644年村址搬遷現址,改名新莊。後寫成辛莊。清乾隆宋家牌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該地有一石牌以此得名宋家牌。

張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姓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定居,以姓得名張村。

趙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趙氏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趙哥莊。民國年間演化為趙各莊。

彭耳灣 元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2年)建村。村址位於五官澱的下口,緊靠蒼耳澱,地形象個耳朵,,以此得名烹耳灣,後演化為彭耳灣。

常村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常村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常家莊。1945年簡化為常村。

楊村 明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楊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立莊,取名楊家莊,1945年簡化為楊村。

大王東 五代周時期(西元956—969年)王氏家族在此立村,起名大王莊。後又有異姓遷來,人們為表示對村創始者王姓的尊重,將大王莊改為大王東。(即王姓是主人的意思)。

徐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徐姓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定居,取名徐家屯,1958年簡化為徐屯。

西營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王姓建村,稱八裡莊(意為距文安縣城八裡),後回族增多,改稱回回營。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村東又建一村,名王家營。對該二村,人們習稱東、西營。民國初年,兩村同時更名,王家營改名東營。回回營改名西營。

東營 村名含義、來歷見西營,

馮郭 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馮、董、、趙、王、宋等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各姓擇地定居,形成若干聚落點,因地處文安城郊,鄰接郭裡村,以此通名西郭裡村。清代各聚落點自行治莊,該村馮姓居多,得名馮家郭。1949年簡化為馮郭。

趙郭 村名含義、來歷見馮郭。

宋村 村名含義、來歷見馮郭

郭辛莊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王、馮二姓由西郭裡村搬遷此地居住,取另立莊之意,得名郭裡新莊,1945年演化為郭辛莊。

盧各莊 宋代此地是水圍高地,盧姓在此居住,,取名盧哥莊。民國初演化為盧各莊。

繳屯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繳姓從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占產立莊,以姓得名繳家屯。1949年簡化為繳屯。

東德歸 據陳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陳氏家族由安徽江左瀘州府金牛山下遷此。”據傳,燕王掃北時有一將軍帶兵打仗,敗陣後闖謂河在該地紮營,憑河設障,阻住追兵。陳氏在此建村時,取該地歷史經歷得名德歸聚。清朝演化為德歸。民國初該村以方位取名東德歸。

西德歸 明永樂九年(西元1411年)魏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百雀鳳村詔遷德歸聚西側占產立莊,當時亦稱德歸聚,民國初冠以方位名西德歸。

北德歸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李姓由山東詔遷此地立莊,以此地有座龍王廟,廟前有個老龍潭,取名臥龍莊,後改名孝義莊。民國初年以臨近有東、西德歸,知名度較高,原隨其名,這村遂冠以方位名北德歸。

西長田 明天啟年間(西元1621—1627年),張、劉兩姓家族由浙江紹興府遷此,因靠近河口起名張毗口。民國初年改名大長田,1943年分東、西大長田二個村,該村得名西大長田,1949年簡稱西長田。

東李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李、張二姓家族由山西義馬莊詔遷此地,發展成村,以姓得名李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這村更名為東李莊。 大長田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長田。

小長田 元朝時形成村落,以地勢得名栲栳口。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任王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民國初年改為今名。

齊莊 元朝時形成村落,齊姓居此,稱齊家圪墶。民國初演化為齊莊。

李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李姓哥倆由山西洪洞縣詔遷此地,發展成村,以姓得名李哥莊,後演化為李各莊。

尹村 元朝時有彩、帥兩姓在此居住,得名彩帥莊。因該地土質肥沃,物產豐富,附近村名和山西遷民認為該村風水好,陸續搬遷至此地定居,後將村名改為“引村”(招引之意),明嘉靖年間演化為尹村。

大堡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孫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村址選在官道邊,因此地是驛鋪,故取名孫村鋪。後有梁、史、筱等姓遷來,人口逐漸增多,村落擴大,于民國初年分化為大鋪、小鋪兩個村。因該村村較大,得名大鋪。鋪字演化為堡。

小堡 村名來歷、含義見大堡。

東柴溝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王姓由南京遷此,在古渭河西側立莊,取名東柴溝。

西柴溝 明永樂六年(西元1408年),郭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在古渭河西側立莊,取名西柴溝。

翟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翟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地形取名東三岔口,清代改名翟村。

北三岔口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3年)移民從山西省洪洞縣來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處 建村,起名三岔口,這村居北得名北三岔口。

南三岔口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魏姓從山東遷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處建村,因位居鄰村之南得名南三岔口。

劉磨 明永樂十三年(西元1414年)劉姓家族由南京水西門詔遷此地占產立莊,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劉家莫村。(後莫演化成磨),1958年簡化為劉磨。

董各莊 元朝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8年)董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董哥莊。民國初年演化為董各莊。

呂公務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呂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呂公務。

陳家務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陳家務。

孟家務 宋景德年間(西元1004—1007年)孟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孟家務。

大趙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趙姓遷此居住,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拔雄縣城,戰真定,兵災慘烈。戰亂中祖居雄縣的趙姓兄弟2人逃來此地,在大圪墶上安家,取名趙莊上。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高、王等姓家族,從洪洞縣遷來,村落擴大,改名大趙村。

馬武營 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馬姓家族由山東藤縣普安村遷此立莊,以馬姓“務本堂”堂號之含義(出自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取名馬務營。後演化為馬武營。

馬莊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馬莊。

小叩皂 北宋政和年間(西元1111—1117年)立村,因靠近寇皂店,取名小寇皂店,後演化為小叩皂。

豐各莊 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李姓立莊,以此處有一古墓(王墳)認為風水好,取名豐富莊。後演化為豐各莊。

小趙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立村。因與大趙相鄰取名小趙。

小京頭 宋代(西元960—1279年)建村,名崔圪墶。明代以其地勢特徵改名京頭。後發展成2個村,這村稱小京頭。

大京頭 村名來歷、含義見小京頭。

後孟市 明永樂十一年(西元1413年)孟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以姓得名孟氏。民國初發展成2個村,以方位命名,該村稱後孟氏。(氏字演化為市)。 前孟氏 村名來歷及含義見後孟市。

趙磨 明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引用祖籍之名取名莫村。1958年簡化為趙磨。

陳磨 明永樂十五年(西元1416年)陳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莫村,以姓氏稱陳家莫村(後莫演化為磨),1958年簡化為陳磨。

韓磨 明永樂十三年(西元1414年)韓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趙磨取名韓磨。

姚磨 明永樂十五年(西元1416年),姚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姚家莫村(後莫演化為磨),1958年簡化為姚磨。

墳頭 明永樂八年(西元1410年),董、馬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濱水臨窪,以地勢特徵得名墳頭。

賀曲堤 北宋時期,賀姓夫婦和王姓家族遷來此處立莊,因與曲堤店相對得名北曲堤店。民國初年分為2個村,這村稱賀曲堤。

王曲堤 村名來歷、含義見賀曲堤。

文莊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何姓家族遷此立莊,取修文偃武之意得名文莊。

曲店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西元976—984年),李姓遷來此地定居,因居於河堤迂回處,以地勢特徵取名曲堤店。後簡化為曲店。

大留鎮 唐朝(西元618—907年)建村,名崇興村。明代遭水災,房屋倒塌,只剩下一條街,改名留鎮店,後因建有小留鎮,這村遂改稱大留鎮。

小王東 宋朝(西元960—1279年)王氏在此建村,因與大王東為鄰,取名小王東。

大齊觀 唐貞觀元年(西元627年)立村,因村址旁有一廟字,橫書匾額“齊天觀”以此得名大齊觀。

小齊觀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苑、田、張等姓家族由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和大齊觀為鄰,取名小齊觀。

北富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胡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富貴榮華之意以方位命名為北富華。

劉富華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鄰近北富華,取名劉富華。

胡屯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胡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胡屯。

王富華 明永樂十年(西元1412年)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在劉富華西南立莊,以姓得名王富華。

石橋 明正德年間(西元1506—1521年),呂義弟兄在此定居,後發展成村,因村西有一石橋,故名。

小務 元代田、牛二姓家族在此立莊,因房子蓋的較小,俗稱小屋。後演化為小務。

靳村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靳姓家族從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以姓得名靳村。

巨富華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巨姓家族由山西遷此在劉富華村南立莊,取名巨富華。

南富華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樊姓遷來在巨富華南立莊,以姓取名樊富華,1958年以方位改名南富華。

孟莊子 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年),孟姓家族由山東省曲阜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孟莊子。

彩家務 元代彩姓家族居此,取名才家務。

花木廠 明永樂二年(1404年)蔡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蔡各莊。明代中期因水毀遷現址。因這裡是賣花和賣木料的市場,改名花木廠。

霍村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霍姓在此立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霍留鎮。1958年簡化為霍村。

西店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劉、張、李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取吉言得名豐富店。1945年分為2個村以方位名之。1957年簡化為西店。 東店 來歷含義見西店。

韓留鎮 明代,韓姓在此建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韓留鎮。

小留鎮 明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建村,因靠近留鎮店,取名小留鎮。 大李村 始建於唐朝,以姓得名李村。明初改名南李村,民國初改今名。

小李村 元代至正年間(西元1341—1368年),崔姓遷此立莊,因靠近大李村,取名崔李村,民國初改今名。

北李村 元代,王姓在此立莊名王莊。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任、楊等姓家族遷此立莊後,改名北斗李村。1958年簡化為北李村。

黃李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黃、劉二姓家族遷此立莊,因靠近李村取名黃金李村。1958年簡化為黃李村。

司吉城 據傳,東漢(西元25——220年)建村,因位於古長城腳下而得名。

誇大口 明正統年間(西元1436——1449年)劉姓從大成縣遷此立莊,以該地在宋遼交戰時,宋軍沒有按期破陣,被遼兵嘲諷說大話的歷史傳說取名誇大口。

康黃甫 元代(西元1279——1368年)康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因靠近陳黃甫取名康黃甫。

王黃甫 元代(西元1279——1368年)王姓在此定居。發展成村,因靠近陳皇甫取名王黃甫。

何黃甫 明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何姓從本縣硫莊遷此立莊,因附近有諸黃甫這村取名何黃甫。田安祖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田姓由滿洲遷此立莊,因靠近安祖店得名田安祖。

張家務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張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張家務。

前於屯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於姓遷此立莊,起名於家屯,後發展為2個,這村以方位名前於屯。

後於屯 村名來歷含義見前於屯。

林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林、靳二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名林靳(靳演化近)。1949年白、牛、趙林近歸併該村。

荀家務 明洪武三十年(西元1397年)孫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孫家務,後諧音演化為荀家務。

後趙仙莊 宋朝立村名范李莊。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何、穀等姓家族遷此,以該地‘穀家山子’有趙君顯靈的傳說,常有人來此跪拜求助,遠近聞名,於明末改名趙仙莊。清末,村南又建一村,冠以方位名之。

後王仙莊 明代洪熙年間(西元1425年),有一王姓公子一心想求道成仙,曾在此逗留,後此處發展成村,遂以此取名王仙莊。民國初年村落發展為前後2個村,這村名後王仙莊。

前趙仙莊 村名來歷含義見後趙仙莊。

大董村 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董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大董村。

西牛家務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牛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牛家務,後發展成2個村,各冠以方位名之。

八裡莊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王姓在此立莊,因離縣城八裡遠,得名八裡莊。

鄒莊 清順治年間(西元1644—1661年)鄒姓家族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鄒莊。 東牛家務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牛家務。

孫莊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孫姓在此立莊,得名孫家莊。1958年簡稱孫莊。

小王莊 清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王姓遷此立莊,因靠近八裡莊,取名後八裡莊。1958年改名王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系重名村,改名小王莊。

賈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賈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賈各莊。

曹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曹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曹莊。

黃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黃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黃莊。

吳王董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王疃。清初吳姓從席阜遷此立莊,起名吳疃。因靠近董村,民國初年改名吳董村、王董村,1958年二村合併,名吳王董。

任董村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任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靠近董村,以姓得名任董村。

東南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王姓家族由山西遷此立莊,因村址位於董村東南取名東南莊。

西高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高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中因系重名村改名西高村。

東高村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閻、趙等姓家族在高村東側定居,後發展成村,亦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名東高村。

王各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王各莊。

唐村 清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唐姓在北史村東北角建村,取名北史村唐疃。1961年由北史村析出,取名唐村。

北史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史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史村,後與南史村對應,取名北史村。

北大有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夏、薛等姓家族由山西大有村遷此各自立莊,緣故鄉之名,分別以方位名之。

西大有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大有。

南大有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大有。

王家務 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王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王家務。

米莊 明崇禎年間(西元1628—1644年)米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米莊。

龍街 唐大中年間(西元847—860年)為了鎮莊水患在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後不斷有人遷來在龍王廟北面定居,發展成村,以此得名龍街。

北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劉、馮、武、郭、潘等姓家族遷此各自立莊,因濱臨滱水得名馮家滱裡、小馮家滱裡、潘家滱裡、劉家滱裡(滱字後演化為叩)。1946年該4村合併,因與南叩裡相對應,取名北叩裡。

大馮家叩裡 宋代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以姓得名大馮家叩裡(原字滱裡)。

郭家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得名郭家滱裡(演化為叩)。

南叩裡 宋代(西元960—1279年)立村,因與諸滱裡為鄰,得名武家滱裡(滱演化為叩),1946年與郭家叩裡合併,取名南叩裡。

萬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張、溫、辛、楊、萬、劉、賈、陳等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天下太平之義取名大平州,後隨著人口增長,各姓自立村莊,萬姓取名萬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萬村。

陳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陳姓遷此立莊,以姓得名陳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陳村。

東萬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938年)張、溫、辛、楊、萬、劉、陳等姓詔遷此地,發展成村,取名大平洲。清末各家族自立村莊,萬姓戶大人多,分建3個村莊,這村名東萬大平洲,後簡化為東萬村。

西萬村 名稱來歷含義見東萬村。

劉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劉姓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劉大平州,1949年簡化為劉村。

溫辛陽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溫、辛、楊三姓在此各自立莊,因臨近大平州,取名溫大平州、辛大平州、楊大平州。1949年三村合併,取名溫辛楊。

岳村 宋代(西元960——1279年),嶽姓在此立莊,以姓得名嶽村。

岳辛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牛、白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岳村新村。後演化為岳辛莊。

薑莊子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薑姓遷此立莊,取名薑莊子。

天德店 金天德元年(西元1149年),建村,取名天德店。

趙村 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趙姓在此立村,以姓得名趙村。

彭各莊 五代周時(西元951——960年)王姓遷此立莊,因此地野生植物繁茂,取名碰棵莊。後演化為彭各莊。

韓村 明洪武年間(西元1368——1398年)立村。因靠近汗代諫議大夫韓延壽之墓,取名韓村。

西艾子 宋代(西元960——1279年),艾姓在此立莊,取名艾子。後附近發展成3個村,分別以方位命名。該村稱西艾子。

東艾子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艾子。

前艾子 村名來歷、含義見西艾子。

孫氏 漢代(西元221—262年)建村,據傳說,孫姓娘娘葬此得名孫氏。

太子務 明永年間(西元1403—1424年)秦、田、楊三姓遷此立莊,傳說此地曾是唐路王子為唐王墓守孝之處,藉以取名太子府(府演化為務).

北三王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王姓家族由弟兄三人帶領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取名三王。至民國初發展成3個村,各以方位命名,該村稱北三王。

何家務 元末(西元1368年),何姓立村,起名何家務。

大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張、梁、馬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立莊,取名三大村。後簡化為大村。

東代辛莊 明景泰年間(西元1450—1456年)戴姓家族遷此立莊,取名戴辛莊。1945年,劃分為東、西戴莊(戴字演化為代)。該村稱東代辛莊。

西代辛莊 村名來歷、含義見東代辛莊。

何莊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何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何姓得名何莊。

朱三王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三王。

大三王 村名來歷、含義見北三王。

紀屯 宋祐嘉年間(西元1056—1063年)卡姓在此立莊,取名甯壽屯。清代改名紀家屯。1949年簡化為紀屯。

崔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崔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崔邊村。

劉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劉邊村。

徐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徐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徐邊村。

慶邊村 明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慶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因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慶邊村。

程子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程子。

杜邊村 明末(1628—1644年),杜姓家族遷此,以其地處文安縣與大城縣交界處,以姓得名杜邊村。

南史村 明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史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莊,以姓得名史村。後因與北史村相對應得名南史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