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覺得年收入多少最幸福?答案令人想不到

幸福感是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很多人常常會因為自己年收入過低而抱怨自己過的不開心, 小編想問收入越高幸福感的指數就一定越高嗎?

32歲的李林(化名)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在旁人看來, 她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工作穩定、收入豐厚, 在北京靠自己的打拼有了房、買了車, 不久前還嫁人組建了自己的家。 但李林卻經常愁眉不展, 她告訴記者, 自己常不知道整日忙碌為了什麼。 “快樂、幸福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 記得上學時, 去校門口吃個麻辣燙,

在地攤上買條牛仔褲都會高興很久, 但這兩年, 已經很少能找到那種幸福的感覺了。 ”

生活中, 像李林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事實上, 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並沒有保證國民幸福感的持續增長。 雖然"收入多少"與"幸福感"基本呈"正相關", 但年收入在30萬形成一個幸福的拐點。 超過三十萬的家庭隨著收入越高, 幸福感逐漸下降。 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低於8-12萬的家庭。

美國“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在2005—2009年間, 訪問了來自155個國家及地區的數千名民眾, 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評價, 並對“是否有足夠的休息、能否受到尊重、健康狀況是否良好、是否有有益的休閒”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研究者據此進行“幸福排名”, 結果顯示,

中國大陸位元列125位, 香港排名81。

那麼幸福感是如何缺失的?

1、老愛比較。

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 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 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欲望, 沒有了幸福。

2、缺乏信念。

一些人除了賺錢, 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這種缺乏信念與理想的狀態, 難以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

3、不知足。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 但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了更好的生活, 去追尋更大的房子, 更好的工作…這些欲望, 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 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

4、過於焦慮。

購房、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為職場晉升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係的處理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壓力源”。

在大城市中, 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 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 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如何慢慢恢復幸福感?

想幸福要先知足。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降低自己的欲望, 不去盲目攀比, 不去追逐虛榮, 幸福不一定就是要坐擁“金山銀山”。 也許你沒有華麗富貴的大別墅, 卻有溫馨整潔的家和關心愛護你的家人;也許你沒有一呼百應的權力, 卻有和睦相處、親如手足的好友;也許你沒有奢華珠寶、萬貫家產, 卻有千金難換的健康身體.....

致力於“幸福學”研究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萊恩博士也指出, 經濟發展越快, 非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就越大。

因此, 小編想說如果大家想要追求幸福感, 一定要改變一些陳舊的觀念, 從情感、健康、心態等方面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