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跟朱德、毛主席並列的軍委主席,卻在異國他鄉意外失蹤

大家都知道, “軍委主席”一般都由最高領導人兼任, 尤其是毛主席提出“槍桿子裡出政權”, 更讓軍委主席這個職務變得重要無比。

建國後的歷任軍委主席大家都不陌生了, 那麼建國前都有哪些人擔任過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公佈的“中央軍事領導機構沿革(1927-1936年)”, 也就是在紅軍時期的歷任軍委主席, 當然, 各個時期的名稱不一樣。

可以看出來, 我軍第一任軍委主席(軍事部部長)是周恩來, 這個可能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 因為周恩來一直都是“總理”的代名詞, 很多人都以為他跟軍事的交集不多。

其實, 早期的周恩來確實是我軍最高領導人之一, 著名的南昌起義, 他就是最高領導人, 像朱德、劉伯承、賀龍這三位元帥, 當時都是他的部下, 至於陳毅、林彪、粟裕這些人, 就更是他的部下的部下了。

在周恩來之後, 擔任“軍委主席”的還有楊殷、關向應、項英、朱德、武胡景、毛澤東,

其中有兩個名字我們不是很熟悉, 即楊殷和武胡景。 關於楊殷, 我們過兩天再介紹, 今天先來看看武胡景。

因革命的需要, 武胡景有很多名字, 加起來估計得十幾個, 其中最有名的, 是叫武懷讓, 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名字。

武懷讓1899年生於河南孟州, 就是孫二娘賣包子那個孟州。 武懷讓參加革命非常早,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他就是最早的一批黨員, 比包括朱德(1922年)在內的十大元帥都早。 而且, 武懷讓跟朱老總還有過一段交集。

那是在1924年, 武懷讓在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學習, 還擔任中國共產黨旅莫支部書記, 這個時候, 朱德也去了莫斯科, 兩人一見傾心, 經常在一起交流經驗, 朱德在蘇聯時期的很多活動, 都是武懷讓幫忙安排的。

到了1931年, 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 顧順章、向忠發相繼叛變, 因這兩個人極高的地位, 我黨在上海的整個機構都受到了威脅, 王明遠走蘇聯, 周恩來也去了蘇區, 誰來擔任上海臨時中央軍事部部長呢?

當時的人選有兩個,

一個是武懷讓, 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國燾, 但張國燾這個人非常聰明, 在那種形勢下, 他是不會赴任的, 於是, 武懷讓臨危受命, 成為新一任軍事部部長, 也叫軍委書記。

從開頭那張圖中我們可以知道, 武懷讓的職責是“主要負責白區軍事工作及對蘇維埃軍委、各主力紅軍重大決策的指導,

不直接指揮紅軍”。 那麼, 誰在指揮蘇區的紅軍呢?基本上分為兩派, 一派是王明、李德、博古, 另一派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今天的人都知道, 後三人完勝前三人, 但在那個時候, 前三人的權力卻是要高於後三人的。 這個時候, 身為中央軍委書記的武懷讓站了出來, 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的遊擊戰術。

應該說, 在兩派的鬥爭中, 武懷讓的站位成為一個重要的砝碼, 以至於毛主席直到建國後仍然對他念念不忘, 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為什麼要“追認革命烈士”呢?這就要牽扯到另一個話題了。

1935年, 武懷讓去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同時還有兩個任務, 一個是傳達遵義會議的決策, 另一個是監視王明、康生在共產國際的活動。

大家都知道,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可想而知,這是王明很難接受的,因此,王明就找到武懷讓,希望他暫時不要向共產國際提遵義會議。

這個要求,遭到了武懷讓的反對,也讓王明等人對他的敵視越來越大。

據武懷讓的妻子侯玉蘭回憶,當時她極力勸丈夫回國,免得被害,但武懷讓說:“黨中央派我來蘇聯就是監督王明在共產國際的活動,以防他再次掌握中共大權。他在這兒一天,我就不能回國,這是黨中央給我的重任。我們為了革命的勝利,殉難於國外又有何妨?”

1936年8月的一天,武懷讓在家門口失蹤,從此杳無音訊。

抗戰勝利後,侯玉蘭回國,給毛主席寫信,希望中央能查清武懷讓的下落,毛主席同意了,但十幾年過去了,仍然沒有確切的消息。

直到1957年,侯玉蘭終於得到了那個她早就知道,但一直不敢面對的結果——武懷讓已於1936年死於莫斯科。

也是在1957年,毛主席親筆簽發,追認武懷讓為革命烈士。這位客死他鄉的革命家,到此也該瞑目了。

另一個是監視王明、康生在共產國際的活動。

大家都知道,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可想而知,這是王明很難接受的,因此,王明就找到武懷讓,希望他暫時不要向共產國際提遵義會議。

這個要求,遭到了武懷讓的反對,也讓王明等人對他的敵視越來越大。

據武懷讓的妻子侯玉蘭回憶,當時她極力勸丈夫回國,免得被害,但武懷讓說:“黨中央派我來蘇聯就是監督王明在共產國際的活動,以防他再次掌握中共大權。他在這兒一天,我就不能回國,這是黨中央給我的重任。我們為了革命的勝利,殉難於國外又有何妨?”

1936年8月的一天,武懷讓在家門口失蹤,從此杳無音訊。

抗戰勝利後,侯玉蘭回國,給毛主席寫信,希望中央能查清武懷讓的下落,毛主席同意了,但十幾年過去了,仍然沒有確切的消息。

直到1957年,侯玉蘭終於得到了那個她早就知道,但一直不敢面對的結果——武懷讓已於1936年死於莫斯科。

也是在1957年,毛主席親筆簽發,追認武懷讓為革命烈士。這位客死他鄉的革命家,到此也該瞑目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