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投稿作品」戒得堂荒唐的賭局

點擊上方

“承德旅遊”

關注我們!

今天閑來無事, 我們說說

避暑山莊最後一組建築——“戒得堂”。

戒得堂在鏡湖中心的小島上, 因為比較偏僻,

再加上原來的建築民國期間就已被毀, 所以遊客很容易錯過這個景點, 而且他也不是康乾七十二景點之一, 很多導遊也不會領遊客去。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 這裡還是一個小型動物園, 後來就撤掉了, 恢復了一棟古建築, 問月樓。 老承德人都記得一句順口溜:一個員警, 一隻猴, 一條大街, 一座樓。 這就是對老承德的描述。 這裡的一隻猴, 就是戒得堂原址上動物園裡的猴。

戒得堂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呢?最早是孔子說的:君子有三戒:少時, 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 戒之在鬥;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 大概意思就是少年時別學李天一, 壯年時別學古惑仔, 老年時不能窮奢極欲。

老年的康熙就照這個意思, 刻了一個閒章, 叫:戒之在得。

乾隆七十大壽的時候, 也順著當年爺爺的意思, 開始建造避暑山莊最後一組建築, 取名戒得堂。 這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話說戒得堂建成後, 80歲以後的乾隆經常在戒得堂讀書、閑坐。 忽有一日, 批閱奏章時, 在一堆歌功頌德的奏章中“星宿老仙,

法力無邊, 仙福永享, 壽與天齊……”, 突然出現了一封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奏摺, 據當時的小太監回憶, 乾隆老爺子, 80了嘛, 看完奏摺氣的這哆嗦, 把小太監嚇的大氣都不敢出……

那這道奏摺是誰寫的呢?是時任禮部侍郎的尹壯圖。 說到這裡我們就得簡單介紹兩句這位尹侍郎。 尹壯圖是雲南蒙自人。 這實在是個老實人。 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尹壯圖在乾隆三十一年就中了進士, 而且被選為庶起士。 庶起士是在進士裡邊再選一輪, 其中的佼佼者才能當上庶起士。 成為庶起士那就前途無量啦, 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 先去中央六部做主事, 就是科長一類的;然後升員外郎、郎中, 就是副局長、局長;再升侍郎副部長,

然後就是尚書部長, 位極人臣。 也有的庶起士給太子、皇子們講課, 將來成為帝師。

可是我們這位尹大人實在是太老實了, 不懂為官之道, 也不懂巴結掌權的和珅, 大好的重點培養幹部, 二十來年時間, 就混到個郎中, 再也升不上去了。 一直在清水衙門當個閒職。

最後還是乾隆皇帝看他可憐, 熬年頭, 把他擢升為內個學士, 兼禮部侍郎。 您可別誤會, 這可不是內閣大學士, 內閣大學士相當於過去的宰相, 是清代文臣的最高殊榮, 乾隆時期只有6個內閣大學士, 但內閣學士可有好幾十人呢。 說白了就是看他歲數大了, 雖然沒什麼功勞, 但二十多年苦勞還是有的, 快退休了給個副部級待遇。 也是皇帝籠絡臣下的一種方法。

老實人尹侍郎在乾隆五十五年回了一趟雲南老家。 走遍大半個中國, 發現吏治腐敗, 貪污盛行, 各地府庫空虛, 回到北京就給乾隆爺上了這道奏摺。 奏摺裡大談乾隆晚年的吏治腐敗, 矛頭直指議罪銀制度, 說議罪銀不除, 我大清國無寧日。

議罪銀是個什麼東西呢?這是和珅想出來給乾隆創收的新辦法, 不能不說和珅的確是個金融創新的人才。好多人都被電視劇騙了,以為和珅光憑阿諛奉承就能身居高位。錯啦,和珅是有真才實學的,尤其在財政領域頗有建樹,滿足了晚期乾隆的窮奢極欲。和珅當的什麼官?是內務府大臣和戶部尚書。內務府相當於皇帝私人的金庫,戶部是國家的金庫。整個國家的財政權都在和珅手裡。為什麼他能得到乾隆這麼信任,就是因為他可以給乾隆創收嘛。議罪銀就是其中重要一項收入。

原來的官員犯了錯誤,有一項處罰是罰俸,電視劇裡都有這個情節,罰俸半年,罰俸一年,罰一年工資……和珅敏銳的發現裡邊的漏洞,創制議罪銀制度。就是罰俸一年根本不足以處罰你的過錯。給你定一個數,比如一萬兩、兩萬兩、八萬兩。一開始大家還當他是洪水猛獸躲著他,後來發現,這個東西好呀,因為議罪銀最後都上繳到了內務府,相當於給皇帝送禮了。將來真的犯點什麼大罪,你皇帝還好意思治我的罪嗎?平時你給皇帝送禮都找不到理由,這回理由來啦。所以有的聰明人就故意犯點錯誤,主動交罰款。

比如寫奏摺時寫錯個字呀:哎呀,臣對皇上不敬啊,自罰一萬兩;

或者裝病請個假:哎呀,臣不能為君分憂,該罰,自罰兩萬兩。

隨著行情水漲船高最高一筆竟然高達三十八萬兩。乾隆還假裝不好意思收呢:哎呀,愛卿你犯的過錯不至於罰這麼多嘛,三十萬兩我留下,剩下的你拿回去……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呀……

當時全國官員貪污橫行已經是普遍現象,但沒人敢和皇帝說,也就是尹壯圖回趟老家剛剛發現而已。再加上他是個直腸子,就給捅了出來。

現在尹壯圖跳出來說吏治腐敗的罪魁禍首就是議罪銀,乾隆爺當然不幹啦。這時候乾隆都80多歲老頭了,執政55年,先期的時候大臣還有一些針砭時弊的意見,隨著乾隆權利的不斷鞏固,加上100多場文字獄搞下來,誰還敢說反對的意見,尤其是乾隆中期大清達到鼎盛之後,到處都是歌頌大清盛世的聲音,老頭自己都被這種聲音催眠了。乾隆當即在奏章上一一反駁尹壯圖的條陳,最後說你調查了嗎?有證據嗎?你就是嘩眾取寵,看我不升你的官你不服,到底是何居心,你明白回奏!

尹壯圖也真是個不會做官的,還跟乾隆頂嘴:我是沒調查,我又不是欽差,人家地方官也不讓我詳細查呀。你老人家要是不信,你派個你信任的滿族大臣,跟我一塊去查,一查一個准。

乾隆一看,呦呵,叫板是吧?好好,叫戶部侍郎慶城跟你一塊去查,到山西,河北一帶去詳細的查。你要是查出來府庫虧空,我就取消議罪銀,你要查不出來,我要你腦袋,敢不敢?

還跟小孩過家家似的,你要是能舉起這塊石頭我輸你兩個糖豆,那個說:好,舉不起來我輸你三個……

尹壯圖這邊呢?還真沒服軟,打點行裝就要上路。

乾隆爺哆哆嗦嗦激動完了,冷靜下來,有點後悔了。萬一有那麼一兩個地方,真查出虧空來怎麼辦?那我皇帝這老臉還往哪擱?

想來想去,沒辦法就開始耍賴了。我是皇帝嘛,耍賴也沒人敢說什麼。於是,乾隆給全國頒佈一道上諭,給全國的大小官員上一堂形勢教育課。說我派尹壯圖去查你們的府庫,是為了證明我是對的,他的錯的,讓他心服口服,你們給我好好接待。要查哪個地方之前,我會派500裡加急的諭旨提前通知你們。這種條件下那能查出來什麼才怪呢。

還規定,巡查以戶部侍郎慶城牽頭,他是因公出差,可以報銷差旅費。尹壯圖是自願去的,一切費用自理。

就這麼著,慶城在前面坐著四平八穩的大轎,尹壯圖在後面騎個毛驢慘兮兮的就上路了。

他們第一站到的山西大同。大同知府是和珅的舅舅明寶。早就接到了乾隆的上諭和和珅的通知。檢查結果自然是府庫充盈,帳目分毫不差。中午招待尹壯圖一行就是每人一碗麵條,也沒有菜,還在那裝:啊,本官為官清廉,粗茶淡飯,尹大人不要介意哈。晚上就單獨叫戶部侍郎慶城去酒樓重新設宴接風洗塵,第二天帶著去遊覽雲岡石窟了。留尹壯圖一個人在旅館寫調查報告。

尹壯圖雖然老實,可是並不傻,一看這個陣勢,不用猜也知道結果了。得了,誰讓自己不識相跟皇帝打賭呢?上了個奏摺,誠懇認識錯誤,跟皇上說我認慫行不行?我錯了,您別讓我四處跑了,我拿道聼塗説的材料冒瀆聖聽,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進行了嚴肅的反省,等等等……

嗨,這時候乾隆來勁了:認慫是吧?那哪行呀?你才查了一個地方就認識錯誤了,一定是表面認錯,心裡不服,想回北京?沒那麼容易。山西查完了去河北查一查,去山東查一查。和貓抓老鼠似的,不把你玩夠了我這口惡氣出不去呀。

尹壯圖沒辦法,又去保定、正定、山東轉了一大圈。他這全國巡查,乾隆也沒閑著,不斷的下旨痛駡尹壯圖,說其實尹壯圖上那個奏摺最終目的就是想到江南去敲詐鹽商富戶,此人才學有限,升官無望,就琢磨著退休前發筆橫財。小人心術,朕早已洞若觀火。你現在就去淮陽一帶查,看能查出來什麼不?

那能查出來什麼呀?但皇帝下旨了,也不能不去吧,從山東轉完了,又南下江蘇、浙江。

乾隆罵夠了又給慶城下旨,給我把尹壯圖看好了,別讓他自殺,朕還得等他回京治他的罪。然後又甩給尹壯圖一塊糖:愛卿啊,朕知道你素來清貧,說不給你報銷差旅費是逗你玩呢,朕哪能那麼小氣呢?都給你報,而且你的罪也不至死,將來回京咱們君臣在好好嘮嘮。

總之就是各種折磨。

尹壯圖這一路不但要忍受奔波之苦,還得絞盡腦汁各種懺悔,因為皇帝的每封上諭都讓他明白回奏嘛。彙報思想動態,心理動機,彙報當地民情,那你讓尹壯圖怎麼說?不說還不行。不說就是抗旨不尊。

尹壯圖沒招了,就是各種懺悔,各種歌功頌德。說我就是喪心病狂了,升官無望怨恨朝廷。往來數千里內複見商賈士民安居樂業,共用生平,實無地方官滋擾之事。

到這呢,這個故事還沒完,乾隆這口氣還沒出完,還不滿意。你想想他整張廷玉的時候,連親家犯的罪都能往張廷玉身上安,這回受這麼大氣,哪有那麼輕易放過你尹壯圖。

這裡還有一段插曲,鬧得正熱鬧的時候,紀曉嵐還曾經為尹壯圖求過情。乾隆一看紀曉嵐的奏摺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個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批復給紀曉嵐四句話: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全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大概意思就是,我看你有點文采才讓你編撰四庫全書,你紀曉嵐在我眼裡不過就是個唱戲的戲子,你還真拿自己當回事了,還敢妄談國事,給我滾……

等全國巡查結束,尹壯圖再次上了一封言辭懇切的認罪奏疏。乾隆還不滿意,又費盡心力的研究尹壯圖的每一封奏摺,你想想啊,一個80多歲的老頭,也真是夠拼的了。最後終於在奏摺裡又發現了毛病,問尹壯圖,為什麼從北京回雲南老家不走直線,卻要路過江浙,是不是要找地方官打秋風?你雲南老家還有個80歲老母,為什麼不接到北京來養老,或者你辭官回鄉侍奉老母?實為大不孝。

哎,我們平心而論,這就有點喪良心了。人家回家走哪條路你都要管?人家不可以先坐船到杭州,在走陸路嗎?這樣成本還低呢。人家老母在老家有人照顧,不願背井離鄉,還非要叫老人家來氣候乾冷的北京啊?那麼多官員丁憂回鄉,不就有很多長輩在老家離世了嗎?

反正乾隆不管這一套,讓滿朝大臣議一議尹壯圖到底該當何罪?

大家一看皇上都咬著後槽牙說話了,那還能輕判的了?最後議了一個斬立決之罪。

嗯,這回乾隆爺終於滿意了,這口氣也出了。他又出來做好人了:哎,不要這麼殘忍嘛,尹愛卿這麼多年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朕是仁愛之君,赦免你了,還回到朕的身邊來吧……

尹壯圖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哪還敢回來,趕緊順著乾隆給他找的理由,辭官回家奉養老母去了。

這就是名噪一時的尹壯圖案,因禍得福,也因為這一賭,尹壯圖才在《清史稿》中留下了洋洋灑灑一篇《尹壯圖傳》,要不然憑他的才能和資歷,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洪流裡了。

好了,故事講完了,那有人就問了,乾隆傻嗎?嘿嘿,乾隆才不傻呢,那是一代英主啊,創造大清乾隆盛世,中國有史以來版圖最大,人口最多,GDP占當時世界三分之一,那可能是個昏君嗎?他不知道當時國家的情況嗎?王亶望捐監冒賑案甘肅全省官員貪污窩案剛剛曝光,但乾隆認為全國可能有一兩個省這樣,大部分還是好的,他為什麼這麼剛愎自用,聽不進尹壯圖的意見呢?早期的乾隆可不這樣,為了打准格爾蒙古,可是反復給反對的大臣擺事實講道理,苦口婆心的耐心說服,最後統一意見,才正式施行。那為什麼到晚年就這麼固執,這麼聽不進意見呢?這個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引出一個理論,叫洞穴人理論。

說一個長期當權的人,容易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尤其是前期決策大部分正確的情況下,他會產生一種權利幻覺,權利形成一個黑洞,而這個當權者就在黑洞正中心,成了穴居動物。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經過這個黑洞過濾的正面資訊,他親手構建了這個過濾系統,他提拔的和珅就充當了過濾棉的作用嘛,所有負面資訊都被擋在了洞外,長此以往,這個人就無法正確的看待自己和外面的世界了。聽著挺拗口是吧,通俗點說就是井底之蛙,他被自己構建的井口封閉了。

你別以為只有前現代的帝王這樣,現代人也不少。

舉個例子,亨利福特作為美國企業家和汽車工業的象徵,最早實現流水線作業的偉大先驅,創造的T型車更佔據汽車市場一半的份額,何其偉大。晚年時,同樣昏招迭出。他兒子埃茲爾•福特要收購改造林肯汽車,老福特不讓。兒子要改進T型車,要增加油量顯示表,原來T型車可沒有這玩意,需要司機跑到前邊去打開機艙蓋,用油尺規伸進去量還剩多少油,老福特也不讓改。兒子解雇工廠的黑社會打手,老福特又給召回來。最後逼得兒子英年早逝,福特公司瀕臨倒閉。一直到亨利福特的孫子,福特二世才讓公司起死回生。這樣看,恐怕老福特也是掉進了權利黑洞吧。

如果我們的遊客裡也有管理者,遊覽完戒得堂,也請你小心,不要做個洞穴人哦~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不能不說和珅的確是個金融創新的人才。好多人都被電視劇騙了,以為和珅光憑阿諛奉承就能身居高位。錯啦,和珅是有真才實學的,尤其在財政領域頗有建樹,滿足了晚期乾隆的窮奢極欲。和珅當的什麼官?是內務府大臣和戶部尚書。內務府相當於皇帝私人的金庫,戶部是國家的金庫。整個國家的財政權都在和珅手裡。為什麼他能得到乾隆這麼信任,就是因為他可以給乾隆創收嘛。議罪銀就是其中重要一項收入。

原來的官員犯了錯誤,有一項處罰是罰俸,電視劇裡都有這個情節,罰俸半年,罰俸一年,罰一年工資……和珅敏銳的發現裡邊的漏洞,創制議罪銀制度。就是罰俸一年根本不足以處罰你的過錯。給你定一個數,比如一萬兩、兩萬兩、八萬兩。一開始大家還當他是洪水猛獸躲著他,後來發現,這個東西好呀,因為議罪銀最後都上繳到了內務府,相當於給皇帝送禮了。將來真的犯點什麼大罪,你皇帝還好意思治我的罪嗎?平時你給皇帝送禮都找不到理由,這回理由來啦。所以有的聰明人就故意犯點錯誤,主動交罰款。

比如寫奏摺時寫錯個字呀:哎呀,臣對皇上不敬啊,自罰一萬兩;

或者裝病請個假:哎呀,臣不能為君分憂,該罰,自罰兩萬兩。

隨著行情水漲船高最高一筆竟然高達三十八萬兩。乾隆還假裝不好意思收呢:哎呀,愛卿你犯的過錯不至於罰這麼多嘛,三十萬兩我留下,剩下的你拿回去……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呀……

當時全國官員貪污橫行已經是普遍現象,但沒人敢和皇帝說,也就是尹壯圖回趟老家剛剛發現而已。再加上他是個直腸子,就給捅了出來。

現在尹壯圖跳出來說吏治腐敗的罪魁禍首就是議罪銀,乾隆爺當然不幹啦。這時候乾隆都80多歲老頭了,執政55年,先期的時候大臣還有一些針砭時弊的意見,隨著乾隆權利的不斷鞏固,加上100多場文字獄搞下來,誰還敢說反對的意見,尤其是乾隆中期大清達到鼎盛之後,到處都是歌頌大清盛世的聲音,老頭自己都被這種聲音催眠了。乾隆當即在奏章上一一反駁尹壯圖的條陳,最後說你調查了嗎?有證據嗎?你就是嘩眾取寵,看我不升你的官你不服,到底是何居心,你明白回奏!

尹壯圖也真是個不會做官的,還跟乾隆頂嘴:我是沒調查,我又不是欽差,人家地方官也不讓我詳細查呀。你老人家要是不信,你派個你信任的滿族大臣,跟我一塊去查,一查一個准。

乾隆一看,呦呵,叫板是吧?好好,叫戶部侍郎慶城跟你一塊去查,到山西,河北一帶去詳細的查。你要是查出來府庫虧空,我就取消議罪銀,你要查不出來,我要你腦袋,敢不敢?

還跟小孩過家家似的,你要是能舉起這塊石頭我輸你兩個糖豆,那個說:好,舉不起來我輸你三個……

尹壯圖這邊呢?還真沒服軟,打點行裝就要上路。

乾隆爺哆哆嗦嗦激動完了,冷靜下來,有點後悔了。萬一有那麼一兩個地方,真查出虧空來怎麼辦?那我皇帝這老臉還往哪擱?

想來想去,沒辦法就開始耍賴了。我是皇帝嘛,耍賴也沒人敢說什麼。於是,乾隆給全國頒佈一道上諭,給全國的大小官員上一堂形勢教育課。說我派尹壯圖去查你們的府庫,是為了證明我是對的,他的錯的,讓他心服口服,你們給我好好接待。要查哪個地方之前,我會派500裡加急的諭旨提前通知你們。這種條件下那能查出來什麼才怪呢。

還規定,巡查以戶部侍郎慶城牽頭,他是因公出差,可以報銷差旅費。尹壯圖是自願去的,一切費用自理。

就這麼著,慶城在前面坐著四平八穩的大轎,尹壯圖在後面騎個毛驢慘兮兮的就上路了。

他們第一站到的山西大同。大同知府是和珅的舅舅明寶。早就接到了乾隆的上諭和和珅的通知。檢查結果自然是府庫充盈,帳目分毫不差。中午招待尹壯圖一行就是每人一碗麵條,也沒有菜,還在那裝:啊,本官為官清廉,粗茶淡飯,尹大人不要介意哈。晚上就單獨叫戶部侍郎慶城去酒樓重新設宴接風洗塵,第二天帶著去遊覽雲岡石窟了。留尹壯圖一個人在旅館寫調查報告。

尹壯圖雖然老實,可是並不傻,一看這個陣勢,不用猜也知道結果了。得了,誰讓自己不識相跟皇帝打賭呢?上了個奏摺,誠懇認識錯誤,跟皇上說我認慫行不行?我錯了,您別讓我四處跑了,我拿道聼塗説的材料冒瀆聖聽,已經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進行了嚴肅的反省,等等等……

嗨,這時候乾隆來勁了:認慫是吧?那哪行呀?你才查了一個地方就認識錯誤了,一定是表面認錯,心裡不服,想回北京?沒那麼容易。山西查完了去河北查一查,去山東查一查。和貓抓老鼠似的,不把你玩夠了我這口惡氣出不去呀。

尹壯圖沒辦法,又去保定、正定、山東轉了一大圈。他這全國巡查,乾隆也沒閑著,不斷的下旨痛駡尹壯圖,說其實尹壯圖上那個奏摺最終目的就是想到江南去敲詐鹽商富戶,此人才學有限,升官無望,就琢磨著退休前發筆橫財。小人心術,朕早已洞若觀火。你現在就去淮陽一帶查,看能查出來什麼不?

那能查出來什麼呀?但皇帝下旨了,也不能不去吧,從山東轉完了,又南下江蘇、浙江。

乾隆罵夠了又給慶城下旨,給我把尹壯圖看好了,別讓他自殺,朕還得等他回京治他的罪。然後又甩給尹壯圖一塊糖:愛卿啊,朕知道你素來清貧,說不給你報銷差旅費是逗你玩呢,朕哪能那麼小氣呢?都給你報,而且你的罪也不至死,將來回京咱們君臣在好好嘮嘮。

總之就是各種折磨。

尹壯圖這一路不但要忍受奔波之苦,還得絞盡腦汁各種懺悔,因為皇帝的每封上諭都讓他明白回奏嘛。彙報思想動態,心理動機,彙報當地民情,那你讓尹壯圖怎麼說?不說還不行。不說就是抗旨不尊。

尹壯圖沒招了,就是各種懺悔,各種歌功頌德。說我就是喪心病狂了,升官無望怨恨朝廷。往來數千里內複見商賈士民安居樂業,共用生平,實無地方官滋擾之事。

到這呢,這個故事還沒完,乾隆這口氣還沒出完,還不滿意。你想想他整張廷玉的時候,連親家犯的罪都能往張廷玉身上安,這回受這麼大氣,哪有那麼輕易放過你尹壯圖。

這裡還有一段插曲,鬧得正熱鬧的時候,紀曉嵐還曾經為尹壯圖求過情。乾隆一看紀曉嵐的奏摺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個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批復給紀曉嵐四句話: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全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大概意思就是,我看你有點文采才讓你編撰四庫全書,你紀曉嵐在我眼裡不過就是個唱戲的戲子,你還真拿自己當回事了,還敢妄談國事,給我滾……

等全國巡查結束,尹壯圖再次上了一封言辭懇切的認罪奏疏。乾隆還不滿意,又費盡心力的研究尹壯圖的每一封奏摺,你想想啊,一個80多歲的老頭,也真是夠拼的了。最後終於在奏摺裡又發現了毛病,問尹壯圖,為什麼從北京回雲南老家不走直線,卻要路過江浙,是不是要找地方官打秋風?你雲南老家還有個80歲老母,為什麼不接到北京來養老,或者你辭官回鄉侍奉老母?實為大不孝。

哎,我們平心而論,這就有點喪良心了。人家回家走哪條路你都要管?人家不可以先坐船到杭州,在走陸路嗎?這樣成本還低呢。人家老母在老家有人照顧,不願背井離鄉,還非要叫老人家來氣候乾冷的北京啊?那麼多官員丁憂回鄉,不就有很多長輩在老家離世了嗎?

反正乾隆不管這一套,讓滿朝大臣議一議尹壯圖到底該當何罪?

大家一看皇上都咬著後槽牙說話了,那還能輕判的了?最後議了一個斬立決之罪。

嗯,這回乾隆爺終於滿意了,這口氣也出了。他又出來做好人了:哎,不要這麼殘忍嘛,尹愛卿這麼多年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朕是仁愛之君,赦免你了,還回到朕的身邊來吧……

尹壯圖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哪還敢回來,趕緊順著乾隆給他找的理由,辭官回家奉養老母去了。

這就是名噪一時的尹壯圖案,因禍得福,也因為這一賭,尹壯圖才在《清史稿》中留下了洋洋灑灑一篇《尹壯圖傳》,要不然憑他的才能和資歷,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洪流裡了。

好了,故事講完了,那有人就問了,乾隆傻嗎?嘿嘿,乾隆才不傻呢,那是一代英主啊,創造大清乾隆盛世,中國有史以來版圖最大,人口最多,GDP占當時世界三分之一,那可能是個昏君嗎?他不知道當時國家的情況嗎?王亶望捐監冒賑案甘肅全省官員貪污窩案剛剛曝光,但乾隆認為全國可能有一兩個省這樣,大部分還是好的,他為什麼這麼剛愎自用,聽不進尹壯圖的意見呢?早期的乾隆可不這樣,為了打准格爾蒙古,可是反復給反對的大臣擺事實講道理,苦口婆心的耐心說服,最後統一意見,才正式施行。那為什麼到晚年就這麼固執,這麼聽不進意見呢?這個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引出一個理論,叫洞穴人理論。

說一個長期當權的人,容易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尤其是前期決策大部分正確的情況下,他會產生一種權利幻覺,權利形成一個黑洞,而這個當權者就在黑洞正中心,成了穴居動物。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經過這個黑洞過濾的正面資訊,他親手構建了這個過濾系統,他提拔的和珅就充當了過濾棉的作用嘛,所有負面資訊都被擋在了洞外,長此以往,這個人就無法正確的看待自己和外面的世界了。聽著挺拗口是吧,通俗點說就是井底之蛙,他被自己構建的井口封閉了。

你別以為只有前現代的帝王這樣,現代人也不少。

舉個例子,亨利福特作為美國企業家和汽車工業的象徵,最早實現流水線作業的偉大先驅,創造的T型車更佔據汽車市場一半的份額,何其偉大。晚年時,同樣昏招迭出。他兒子埃茲爾•福特要收購改造林肯汽車,老福特不讓。兒子要改進T型車,要增加油量顯示表,原來T型車可沒有這玩意,需要司機跑到前邊去打開機艙蓋,用油尺規伸進去量還剩多少油,老福特也不讓改。兒子解雇工廠的黑社會打手,老福特又給召回來。最後逼得兒子英年早逝,福特公司瀕臨倒閉。一直到亨利福特的孫子,福特二世才讓公司起死回生。這樣看,恐怕老福特也是掉進了權利黑洞吧。

如果我們的遊客裡也有管理者,遊覽完戒得堂,也請你小心,不要做個洞穴人哦~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