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古人教你怎樣識人不走眼!

孔子鑒人九法, 識人三步:

鑒人九法

1、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忠;

2、近使之而觀其敬;

3、煩使之而觀其能;

4、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5、急與之期而觀其信;

6、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7、告之以危而觀其節;

8、醉之以酒而觀其測;

9、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三步識人

1、視其所以:即看對方跟什麼樣的人交往。 一個人生活社交圈的狀況, 是思想境界高低的“尺規”;

2、觀其所由:即看對方追求的是怎樣的食物, 為達到目的, 所採用的手段方式如何;

3、察其所安:即看看對方的情感取向, 看他“心安”或“情系”何處?

諸葛亮著名的“觀人七法”

一代謀聖諸葛亮, 運籌帷幄, 算無遺策, 是智慧的神話。 無論是在行軍打仗, 還是處理國政時, 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 因此, 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 他早已發展處一套自己的識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 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曰,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五曰,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簡而言之, 是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 真可謂面面俱到。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莊子·齊物論》中有言:“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人我彼此, 各有是非, 對世界的看法總是不一樣的。

一個無志之人, 要麼是一個庸碌的人, 要麼是一個騎牆的小人。 這樣的人對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 只能人云亦云, 甚至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因此, 探問一個人的是非觀, 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志向。 對是非的態度越強烈, 越能看出一個人志向之堅強。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變”指的是應變能力。 要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與他多說話。 將他逼到詞窮的地步, 看他如何應對。 諸葛亮認為能言善辯者一定頭腦靈活, 思維敏捷。

內心有堅持的人,

辭辯雖繁, 但萬變不離其宗。 而沒有底線的小人, 雖然說話五花八門, 但是言之無物, 空洞乏味。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識”指的是見識。 臨事對策,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見識水準。 一個人即使心地再好, 品格再高, 如果不會做事, 終究不過是個對社會無害的人。 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一定是能夠為改善社會、改善身邊環境出謀劃策的人。

但我們又應該仔細鑒別哪些人真正是見識不凡,哪些人卻只是紙上談兵。一個人實際歷練多了,提出的意見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見識不凡;如果只是書呆子,他們的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百無一用,那是紙上談兵。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遇到困難的事,這正是考驗對方的勇氣的時候。

沒有勇氣的人,在困難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舊不知道如何破解難關。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剛柔並濟,曲折迂回,迎難而上,往往都可以解決掉難題。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觀察對方面對利益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節操。節操高潔之人,對不義之財絕不享用。《孟子》有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義之財,數額再大,終究逃不過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節操辛苦獲利,則利雖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在拜託對方辦事時,還可以由此觀察對方是否能如約辦到。

晁說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

如果一個人答應對方的事辦不到,他會誠意向人道歉,有時甚至會推薦能辦好事的人。雖然此時他失信了,但反而彰顯出他的品質。

觀人八法

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貴則觀其所進

一個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薦什麼人。他提拔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

富則觀其所養

一個人有錢了,要看他怎麼花錢,給誰花,花在什麼地方。人窮的時候節儉不亂花錢,那是資源和形勢造就的;人富了以後還能保持節儉,才是品行的體現。

聽則觀其所行

聽完一個人的話,要看他是不是那樣去做的。不怕說不到,就怕他說了做不到。言勝於行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止則觀其所好

通過一個人的愛好,能看出這個人的本質。什麼愛好都沒有的人,是最無趣的人,也可能是什麼追求都沒有的人,這種人只會渾渾噩噩過日子。

習則觀其所言

第一次跟一個人見面的時候,他說的話不算什麼。等相處得久了,再聽聽他跟你說什麼,是不是跟當初一致,跟當初的差別越大,人品越不好!有些人就是喜歡偽裝自己,對親人對朋友謊話連篇,這種人人品差到了極點!

窮則觀其所不受

人窮沒關係,窮人不占小便宜,這樣的人本質好。把窮當作藉口,認為別人理應幫助她的人是最可恨的人!受人幫助而不知感恩的人是最可惡的人!

賤則觀其所不為

人地位低沒關係,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嚴,這樣的人本質特好。為了榮華富貴不惜出賣尊嚴的人本質就是大大的壞,這種人就是低賤的!

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一定是能夠為改善社會、改善身邊環境出謀劃策的人。

但我們又應該仔細鑒別哪些人真正是見識不凡,哪些人卻只是紙上談兵。一個人實際歷練多了,提出的意見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見識不凡;如果只是書呆子,他們的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百無一用,那是紙上談兵。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遇到困難的事,這正是考驗對方的勇氣的時候。

沒有勇氣的人,在困難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舊不知道如何破解難關。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剛柔並濟,曲折迂回,迎難而上,往往都可以解決掉難題。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觀察對方面對利益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節操。節操高潔之人,對不義之財絕不享用。《孟子》有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義之財,數額再大,終究逃不過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節操辛苦獲利,則利雖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在拜託對方辦事時,還可以由此觀察對方是否能如約辦到。

晁說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

如果一個人答應對方的事辦不到,他會誠意向人道歉,有時甚至會推薦能辦好事的人。雖然此時他失信了,但反而彰顯出他的品質。

觀人八法

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貴則觀其所進

一個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薦什麼人。他提拔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

富則觀其所養

一個人有錢了,要看他怎麼花錢,給誰花,花在什麼地方。人窮的時候節儉不亂花錢,那是資源和形勢造就的;人富了以後還能保持節儉,才是品行的體現。

聽則觀其所行

聽完一個人的話,要看他是不是那樣去做的。不怕說不到,就怕他說了做不到。言勝於行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止則觀其所好

通過一個人的愛好,能看出這個人的本質。什麼愛好都沒有的人,是最無趣的人,也可能是什麼追求都沒有的人,這種人只會渾渾噩噩過日子。

習則觀其所言

第一次跟一個人見面的時候,他說的話不算什麼。等相處得久了,再聽聽他跟你說什麼,是不是跟當初一致,跟當初的差別越大,人品越不好!有些人就是喜歡偽裝自己,對親人對朋友謊話連篇,這種人人品差到了極點!

窮則觀其所不受

人窮沒關係,窮人不占小便宜,這樣的人本質好。把窮當作藉口,認為別人理應幫助她的人是最可恨的人!受人幫助而不知感恩的人是最可惡的人!

賤則觀其所不為

人地位低沒關係,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嚴,這樣的人本質特好。為了榮華富貴不惜出賣尊嚴的人本質就是大大的壞,這種人就是低賤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