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淵是怎樣的黃帝,為什麼被野史醜化千年

世代民間形象:大唐的開國事業, 全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一手包辦, 父親李淵不過是個好運氣吃現成的窩囊老爹。

北周天和元年,

即西元566年, 是群雄割據的中國南北朝時代, 掐到十分亂的一年, 人們茶餘飯後說起來, 說多了就不住歎氣:這裡外掐的狼煙四起的糟爛時代, 到底啥時候是個頭?

然而, 就是這一年的4月8日, 北周都城長安的一戶公爵家族裡, 一個新生嬰兒呱呱墜地。 這個生在名門的新生兒, 此後歷經半生浮沉廝殺, 終於徹底結束了中國惡仗連年的亂世苦難, 親手托起了一個至今記憶著中華驕傲歷史的偉大王朝。 一生英雄偉業, 公認盪氣迴腸。

可這樣一位彪炳千秋的英雄, 好些史家說起他的奮鬥史, 常見輕鬆大筆一揮, 所有功業全記在他親兒子賬上, 活活把他當成背景帝。 而放在野史裡, 他這位“背景帝”, 卻是當得更悲催, 經常被醜化成吃喝嫖賭的糊塗老頭,

在評書戲曲票友中間, 長期流傳得家喻戶曉。

如此倒楣英雄, 正是一代“聖君”唐太宗李世民的親爹, 大唐王朝真正的開國者——唐高祖李淵。

身為世襲唐國公的貴族子弟, 李淵的早年生活, 比起漢唐宋明幾個朝代的開創者, 簡直舒服到幸福, 不但錦衣玉食, 到了年齡躺著都有官做。 十五歲那年, 李淵的親姨夫楊堅廢了北周靜帝, 大隋王朝正式建立, 這下實在親戚好辦事, 李淵也備受榮寵, 常年官運亨通。 活的卻十分小心, 做的都是實在親戚專屬的苦力活, 早期哪裡亂去哪裡做太守, 後來隋煬帝東征高句麗, 更是受命督辦糧草, 幾十萬大軍吃喝拉撒一把抓。 卻是常年兢兢業業, 出名老實人。

可就這麼老實巴交的人,

到了表弟隋煬帝在位的年月, 卻也差點躺了槍。 出名疑心病的隋煬帝, 也曾瞧著勤懇忙碌的李淵犯嘀咕, 隨口說了幾句對李淵不滿意的話, 沒想到傳到李淵耳朵裡, 李淵立刻嚇得差點腿軟, 工作也全扔下了, 天天在家玩命喝酒, 撒開了收賄賂, 嘴裡嚷嚷著死也做飽鬼。 鬧劇叫隋煬帝知道了, 差點沒笑噴, 笑完也就不嘀咕了。

但接下來的事就證明, 這位看著窩囊的老實人, 其實並不老實, 相反一直在默默努力——努力逐鹿天下!

默默努力的李淵, 四十九歲時擔任河東宣慰大使, 小試牛刀打掉了母端兒農民軍, 第二年在馬邑對上兇悍的突厥軍團, 卻只用兩千騎兵設伏, 一戰就把突厥打的落花流水。 也順勢更進一步, 一躍跳上太原留守高位,

趁著動亂四起的好機會, 一邊大力鎮壓叛亂刷軍功, 同時不停招兵買馬。 多年攢夠的本事, 源源不斷使出來。 已然隋末中國版圖上一方豪強!

但只要瞧瞧隋末的局勢, 就知這看上去強大起來的李淵, 其實還弱的多。

當時的大隋王朝, 已經亂的水深火熱, 各地農民起義蜂起, 摁下一撥又來一撥, 各路軍閥也紛紛扯旗, 猴急著要從天下大亂裡分一杯羹。 連李淵的兒子都紅了眼, 尤其是二兒子李世民, 也就是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 當時上躥下跳, 天天鼓動李淵造反, 卻被李淵罵的狗血淋頭。 其實看局面就知道, 那時的李淵坐鎮的太原, 已經好似海上風暴裡的一葉孤舟, 亂動必然捲進旋渦。 找準時機才是真!

也正是憑著比兒子們老辣的多的眼光心智, 李淵終於在大業十三年(617)農曆七月正式造反, 三萬大軍呼嘯殺出, 正式逐鹿中原。

這機會選的有多好?隋煬帝正窩在江都, 各路勢力都在中原絞殺, 北方恰成了真空, 只用四個月就端了長安。 獨闢蹊徑的李淵, 正確時間正確路線發力, 一下占了天王山制高點!

雖說這番經典妙筆, 唐朝的史書裡, 常大書特書李淵兒子李世民的英勇表現, 但只說幾件事, 就知道誰是主角:先是扯旗之前, 突厥趁火打劫, 李淵卻毫無壓力, 撲通就跪了接突厥的書信, 跪完就給突厥一頓哭窮。 果然輕鬆把虎視眈眈的突厥穩住!攻打強敵宋老生時, 先一個突襲打死宋老生, 接著命士兵把宋老生的頭顱挑竹竿上示眾, 立刻叫隋軍不戰自潰,順風順水進軍。正是這番收放自如,才叫未來大唐王朝,抓住了得天下的先機!

佔領長安後,隨著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李淵繼續抓住時機,第二年高調稱帝,大唐王朝正式開國,接著繼續收放自如風格,有條不紊規劃出一統天下的路線圖:先相繼滅掉河西走廊的薛舉和李軌,解除了後顧之憂。接著滅掉北方劉武周,然後中原虎牢戰役,把最強的兩大對手王世充與竇建德打包收掉,最後掃平江南輔公佑,就這樣有的放矢,六年時間完成統一大業!

奮鬥大半生的李淵,從貴族到帝王,憑著一輩子站得高看得遠的精明,歷經多次生死考驗,卻從來都是贏家,直到風光君臨天下。但一個毛病,卻也最終讓他無奈丟了皇位——燈下黑!

李淵的三個兒子,為了太子位置,早就掐的你死我活。可從來看的遠的李淵,卻在這家務事上犯了短視毛病,知道這幾個小子鬥,卻沒想到鬥這麼狠,一直都是平靜和稀泥。直到武德九年七月,玄武門事變爆發,二兒子李世民驟然發難,將長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在玄武門殺害,接著趁熱打鐵進宮問候。猝不及防的李淵,這才明白大勢已去,無奈退位做了太上皇!

這一段典故,經過唐朝以及之後,世代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加工,終於變成了野史迷們熟悉的雷形象:大唐的開國事業,全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一手包辦,父親李淵不過是個好運氣吃現成的窩囊老爹。大唐的強大,完全因為正義的李世民戰勝了邪惡的李建成,迫使糊塗的李淵退位,這才有了貞觀之治的輝煌。類似掌故當故事看,會很好看。真拿著做歷史,那就坑了!

但別管後世怎麼坑,做了太上皇的李淵,卻終於經歷了一次揚眉吐氣的場面。給他人生最憋屈恥辱的,還並不是玄武門之變,卻是北方曾經囂張無比的突厥。當年造反時,為爭取時機,李淵向突厥屈辱一跪,後來開基建國,在位九年間就沒斷了被突厥侵擾,不是被暴打就是被訛詐!直到貞觀三年,大唐戰神李靖橫掃漠北,將驕橫的東突厥一戰盡滅,突厥頡利可汗更狼狽淪為階下囚,昔日家仇國恥,一戰漂亮洗雪!

當捷報傳到長安時,百感交集的李世民,卻第一時間想起了父親:“往年國家草創之時,太上皇(李淵)不得已向突厥稱臣,朕未嘗不痛心疾首”。這個在他手裡蒸蒸日上的大唐,無論野史怎樣演義,卻結結實實,搭在父親堅韌的臂膀上!

聞聽戰報的李淵,也在退位三年後,破天荒的笑了,甚至歡天喜地的大排筵席慶祝。之後的幾年太上皇歲月裡,更是一掃早年的憤懣,常和唐太宗一起出席宴會。親眼看著自己創建的大唐王朝,在兒子的手裡一雪痛苦國恥,開始蒸蒸日上的崛起。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值得高興?

立刻叫隋軍不戰自潰,順風順水進軍。正是這番收放自如,才叫未來大唐王朝,抓住了得天下的先機!

佔領長安後,隨著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李淵繼續抓住時機,第二年高調稱帝,大唐王朝正式開國,接著繼續收放自如風格,有條不紊規劃出一統天下的路線圖:先相繼滅掉河西走廊的薛舉和李軌,解除了後顧之憂。接著滅掉北方劉武周,然後中原虎牢戰役,把最強的兩大對手王世充與竇建德打包收掉,最後掃平江南輔公佑,就這樣有的放矢,六年時間完成統一大業!

奮鬥大半生的李淵,從貴族到帝王,憑著一輩子站得高看得遠的精明,歷經多次生死考驗,卻從來都是贏家,直到風光君臨天下。但一個毛病,卻也最終讓他無奈丟了皇位——燈下黑!

李淵的三個兒子,為了太子位置,早就掐的你死我活。可從來看的遠的李淵,卻在這家務事上犯了短視毛病,知道這幾個小子鬥,卻沒想到鬥這麼狠,一直都是平靜和稀泥。直到武德九年七月,玄武門事變爆發,二兒子李世民驟然發難,將長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在玄武門殺害,接著趁熱打鐵進宮問候。猝不及防的李淵,這才明白大勢已去,無奈退位做了太上皇!

這一段典故,經過唐朝以及之後,世代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加工,終於變成了野史迷們熟悉的雷形象:大唐的開國事業,全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一手包辦,父親李淵不過是個好運氣吃現成的窩囊老爹。大唐的強大,完全因為正義的李世民戰勝了邪惡的李建成,迫使糊塗的李淵退位,這才有了貞觀之治的輝煌。類似掌故當故事看,會很好看。真拿著做歷史,那就坑了!

但別管後世怎麼坑,做了太上皇的李淵,卻終於經歷了一次揚眉吐氣的場面。給他人生最憋屈恥辱的,還並不是玄武門之變,卻是北方曾經囂張無比的突厥。當年造反時,為爭取時機,李淵向突厥屈辱一跪,後來開基建國,在位九年間就沒斷了被突厥侵擾,不是被暴打就是被訛詐!直到貞觀三年,大唐戰神李靖橫掃漠北,將驕橫的東突厥一戰盡滅,突厥頡利可汗更狼狽淪為階下囚,昔日家仇國恥,一戰漂亮洗雪!

當捷報傳到長安時,百感交集的李世民,卻第一時間想起了父親:“往年國家草創之時,太上皇(李淵)不得已向突厥稱臣,朕未嘗不痛心疾首”。這個在他手裡蒸蒸日上的大唐,無論野史怎樣演義,卻結結實實,搭在父親堅韌的臂膀上!

聞聽戰報的李淵,也在退位三年後,破天荒的笑了,甚至歡天喜地的大排筵席慶祝。之後的幾年太上皇歲月裡,更是一掃早年的憤懣,常和唐太宗一起出席宴會。親眼看著自己創建的大唐王朝,在兒子的手裡一雪痛苦國恥,開始蒸蒸日上的崛起。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值得高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