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防治寶寶O型腿有絕招

總有傳聞言之鑿鑿地說, 墊尿布或尿不濕會導致寶寶患上“O型腿”。 於是爸爸媽媽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 發現孩子的腿要麼內彎要麼外翹, 似乎真不那麼完美。

於是許多家長把類似于“寶寶是不是有O型腿”, “到底要不要把孩子的腿綁起來糾正”的問題拋給了我們。

在兒童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 下肢彎曲的問題常常讓家長們感到焦慮、困擾。 如果處理不好, 將來還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行走、跑步以及自身美觀, 甚至自信心受到影響, 導致自卑、不敢交際。

什麼叫做“O型腿”?

“兩腳平行自然站立, 足部接觸, 放鬆狀態下兩膝之間出現距離為O型腿。 俗稱“羅圈腿”。 兩腿形成一個近似 “O”形的空隙, 從而命名。

1、有些“O/X”是正常的發育過程

在嬰兒時期, 腿看起來不直蜷縮屬於正常現象。 隨著受力, 比如蹬腿, 蹦跳等腿部受力腿會看著直起來。

隨著月份增大, 開始學站, 學走, 這是蹣跚時期,

出現步態不穩、左右晃容易摔倒屬於正常現象。 這是因為寶貝發育的生理特點, 上身重下身輕, 腿不好支撐體重, 腿為了適應整體的平衡會出現以上情況。

在此時期避免揠苗助長, 以免造成腿不直, 比如用學步車代步, 讓寶貝被動的走。

當寶貝可以相對的支撐體重時自然就會走, 這樣有助於對腿, 對關節的穩定, 好支撐體重。

2、如何識別異常 “O型腿”

①雙腿不對稱。 如長短不一, 粗細不等, 彎曲幅度不一樣。

②4歲之後O型腿還存在“O型腿”。

③生長發育減慢或異常。 如相比同齡寶寶矮許多, 或走路姿勢笨拙、容易摔跤。

3、“O”型腿的治療

如果識別到孩子可能有異常O型腿, 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明確病因, 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常見可能導致下肢明顯彎曲畸形的疾病有:佝僂病、遺傳代謝性疾病、骨折、感染等。 其中有些疾病可能需要矯形或手術治療, 這些都需要醫生詳細檢查之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4、怎麼預防異常“O型腿”

事實上, 如果你發現寶寶的腿沒有大人那麼直, 並不需要過多擔心,

因為4歲以前出現的“O”型腿或“X型腿”, 絕大多數是正常的, 過於積極的處理往往容易導致矯枉過正。

我們需要做的是:

①日常生活中, 學習、總結正確的育兒知識。

②避免一些可能造成對寶寶傷害的動作或姿勢, 如不正確的綁腿、過早讓寶寶走路。 再有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很強, 事實中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成為寶貝模仿的對象。 這個時期恰恰是孩子的坐、立、行的成型期。 此時期如果父母腿不直或者帶孩子的人腿不直, 孩子一直的模仿, 一直的學習, 必然會形成不正確的受力, 導致腿不直。

③當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同時也是在模仿期, 不穩定期。 幼師的腿直就成為關鍵因素。 到達學齡期, 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學習至關重要。

但是在初中, 高中的階段裡最好不要學習O型腿的人走路, 不要盤腿坐、不要翹二郎腿與各種劈叉, 不能長時間蹲馬步與蛙跳。 另外避免單腿支撐體重等。

總之, 讓我們以身作則, 把好的身姿留給下一代, 讓我們從自己做起, 從我做起, 讓寶寶健康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 希望通過閱讀本文,能讓寶寶有一雙令人羡慕的長直腿。

希望通過閱讀本文,能讓寶寶有一雙令人羡慕的長直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