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盞燈,要帶你去想去的方向

假期收官, 閒暇的幾天都幹了點啥?

勞動節麼, 自然需要致敬勞動者和工匠精神。 節後第一天, 想和大家聊聊車上一些經常被忽略的勞模們, 比如汽車轉向燈。

汽車大燈的歷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油燈 → 乙炔燈 → 電燈

可關於轉向燈的前世今生, 你瞭解多少?

在汽車大燈從油燈只能照亮自己提醒他人避讓的螢光到慢慢可以照亮前方道路的漫長歲月裡, 汽車轉向全靠司機伸出手臂來指示。

轉向基本靠手, 可不是什麼浪漫的事情……畢竟無論天晴還是冰雪雷電、滂沱大雨都得隨時伸出手去招招……

就這麼招招搖搖到了1907年, 一位名叫珀西·道格拉斯 - 漢密爾頓的先生遞交了他的發明(1909年得到美國專利局授予的912831號專利)如圖:司機可以在車內通過機械裝置控制車身兩邊安裝的手形標識牌。

在惡劣天氣中,終於再也不用自己伸手出去招搖了(畢竟當年擁有汽車的都是豪門望族,再綜合考慮一下此階級當時的服飾設計,這才是對用戶體驗巨大的提升啊!)

直到1914年,默片時代最偉大的女明星佛羅倫斯.勞倫斯Florence Lawrence出手了。

這位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姑娘三歲時就隨著母親首次登臺,不到六歲就深受觀眾喜愛,得到“奇跡寶貝”的昵稱。移民到美國後,很快在百老匯展露頭角,成為20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女性之一。

佛羅倫斯.勞倫斯在紐約500美元左右的週薪使她很快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由此她對機械製造的熱情與發明天賦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想來勞倫斯也是極不願意“粗魯”地把手伸出窗外拼命搖晃,於是這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姑娘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當需要轉向時,按一下按鈕,汽車的後保險杠上就會升起或下降一個旗幟來警示後車司機汽車:“現在,本小姐要準備轉彎了,是向左(右)”。不僅如此,勞倫斯還發明了一個制動警示裝置,當她踩下刹車後,汽車尾部還會彈出一個小小的“停止”標誌,來防止後車一不小心親吻上自己的愛車。

這些設計雖然現在看來略“小兒科”,但在汽車進化的道路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唯一的遺憾是如此重要的發明勞倫斯並沒有申請專利,否則大概晚景也不會那般淒涼。

正因為勞倫斯並未申請專利,所以現在人們都將轉向信號的首次出現歸功於愛德格·沃爾茲(Edgar A. Walz)——他不僅在1925年為他的設備申請了專利,還積極將研發成果(上圖)推銷給汽車製造商。不過遺憾的是直到專利在14年後過期,這個轉向信號系統的開山鼻祖也未獲得汽車製造商的青睞。

在此期間,還有不少愛車人士提出了其它的解決方案,比如Oscar J. Simler在1929年手工製造的這個四葉草形狀的帶有左右轉、慢和停的指示燈。

而在汽車工業的另一個發源地歐洲,人們從皇家巴伐利亞鐵路的信號臂上得到靈感,將信號臂的尺寸減半安裝在車身兩側,以顯得更加協調和美觀。

1908年,羅馬的阿爾弗雷多·巴拉奇尼(Arfredo Barrachini)在轉向信號臂中添加了電燈,而這時的信號臂依然由機械或氣動驅動。

1918年,波音公司旗下的的Naillik Motor Signal公司為轉向信號臂設計了電動驅動。

這看起來根本就是兩套解題思路對麼?不過,這些都是愛車人士或發明家們的“自主創新”,要看汽車製造商出手,還得回到美國:

1939年,別克作為汽車製造商,第一次推出了名為“閃電方向信號”的新安全功能。

新功能由叫作“Handi-shift”的移位元器開關進行操作,當開啟時,汽車尾部的信號燈將隨著將要轉動的方向閃爍信號。從此,別克作為第一位裝置轉向信號燈的汽車製造商而被載入史冊。

在1940年,別克將轉向信號擴展到前燈位置,並增加了轉向燈的自動消除功能。

那一年,轉向信號燈成為別克、凱迪拉克、拉薩爾和哈德遜鄉村俱樂部車輛的標準配置,在雪佛蘭、奧德莫比爾、皮蒂亞克、哈德森和帕卡德是可選配置。

到了1941年,道奇提供轉向信號燈作為所有型號的可選配置。

到了1965年的福特雷鳥,工程師們在得到相關立法機構的許可後,為汽車安裝了順序後轉向燈——當司機操作轉向控制杆時,燈尾轉向燈從內部、中間到外部的燈泡依次亮起。

之後,水星美洲獅(1968-1970),謝爾比野馬(Shelby Mustangs)(1968-1970)和1969年的克萊斯勒皇室都效仿即使放到現在都炫酷無比的轉向顯示 。

1968年美國頒佈了第108號車輛安全標準,規定車身前轉向信號燈的顏色應為琥珀色,而後轉向信號燈為紅色或琥珀色。從此,統一了各汽車廠商或車主花樣百出的顏色,也意味著曾被大家使用多時但相較之下並不醒目的白色燈光退出了轉向燈的舞臺。

到了80年代初,LED除了被汽車大燈採用外也開始進入了轉向燈的使用範圍,這種燈光並不依賴於燈罩顏色而是直接發出真正的紅色和琥珀色。這為汽車外觀設計師們解除了許多束縛,拓展出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但你能相信麼,我們現在熟悉的能夠發出信號又不會困擾後車司機視線的三眨眼轉向燈(轉彎時,輕撥一下轉向杆,指示燈自動閃爍三次,然後自動關閉。若是需要開啟更長時間,則將轉向杆向上(或向下)移動撥進檔位)居然是從2011年福特嘉年華上才開始使用的。

沒想到吧?一個小小轉向燈的進化史上還有這麼多現象級的趣事:從愛好者主導發明到汽車製造商接棒升級,從曾經緩慢的進化歷程到近年突飛猛進的技術反覆運算……

這位主角的進化歷程難道就到此為止了?那你應該看看2013年奧迪發佈的OLED轉向燈概念,你會發現轉向燈邁向更酷更有趣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在惡劣天氣中,終於再也不用自己伸手出去招搖了(畢竟當年擁有汽車的都是豪門望族,再綜合考慮一下此階級當時的服飾設計,這才是對用戶體驗巨大的提升啊!)

直到1914年,默片時代最偉大的女明星佛羅倫斯.勞倫斯Florence Lawrence出手了。

這位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姑娘三歲時就隨著母親首次登臺,不到六歲就深受觀眾喜愛,得到“奇跡寶貝”的昵稱。移民到美國後,很快在百老匯展露頭角,成為20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女性之一。

佛羅倫斯.勞倫斯在紐約500美元左右的週薪使她很快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由此她對機械製造的熱情與發明天賦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想來勞倫斯也是極不願意“粗魯”地把手伸出窗外拼命搖晃,於是這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姑娘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當需要轉向時,按一下按鈕,汽車的後保險杠上就會升起或下降一個旗幟來警示後車司機汽車:“現在,本小姐要準備轉彎了,是向左(右)”。不僅如此,勞倫斯還發明了一個制動警示裝置,當她踩下刹車後,汽車尾部還會彈出一個小小的“停止”標誌,來防止後車一不小心親吻上自己的愛車。

這些設計雖然現在看來略“小兒科”,但在汽車進化的道路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唯一的遺憾是如此重要的發明勞倫斯並沒有申請專利,否則大概晚景也不會那般淒涼。

正因為勞倫斯並未申請專利,所以現在人們都將轉向信號的首次出現歸功於愛德格·沃爾茲(Edgar A. Walz)——他不僅在1925年為他的設備申請了專利,還積極將研發成果(上圖)推銷給汽車製造商。不過遺憾的是直到專利在14年後過期,這個轉向信號系統的開山鼻祖也未獲得汽車製造商的青睞。

在此期間,還有不少愛車人士提出了其它的解決方案,比如Oscar J. Simler在1929年手工製造的這個四葉草形狀的帶有左右轉、慢和停的指示燈。

而在汽車工業的另一個發源地歐洲,人們從皇家巴伐利亞鐵路的信號臂上得到靈感,將信號臂的尺寸減半安裝在車身兩側,以顯得更加協調和美觀。

1908年,羅馬的阿爾弗雷多·巴拉奇尼(Arfredo Barrachini)在轉向信號臂中添加了電燈,而這時的信號臂依然由機械或氣動驅動。

1918年,波音公司旗下的的Naillik Motor Signal公司為轉向信號臂設計了電動驅動。

這看起來根本就是兩套解題思路對麼?不過,這些都是愛車人士或發明家們的“自主創新”,要看汽車製造商出手,還得回到美國:

1939年,別克作為汽車製造商,第一次推出了名為“閃電方向信號”的新安全功能。

新功能由叫作“Handi-shift”的移位元器開關進行操作,當開啟時,汽車尾部的信號燈將隨著將要轉動的方向閃爍信號。從此,別克作為第一位裝置轉向信號燈的汽車製造商而被載入史冊。

在1940年,別克將轉向信號擴展到前燈位置,並增加了轉向燈的自動消除功能。

那一年,轉向信號燈成為別克、凱迪拉克、拉薩爾和哈德遜鄉村俱樂部車輛的標準配置,在雪佛蘭、奧德莫比爾、皮蒂亞克、哈德森和帕卡德是可選配置。

到了1941年,道奇提供轉向信號燈作為所有型號的可選配置。

到了1965年的福特雷鳥,工程師們在得到相關立法機構的許可後,為汽車安裝了順序後轉向燈——當司機操作轉向控制杆時,燈尾轉向燈從內部、中間到外部的燈泡依次亮起。

之後,水星美洲獅(1968-1970),謝爾比野馬(Shelby Mustangs)(1968-1970)和1969年的克萊斯勒皇室都效仿即使放到現在都炫酷無比的轉向顯示 。

1968年美國頒佈了第108號車輛安全標準,規定車身前轉向信號燈的顏色應為琥珀色,而後轉向信號燈為紅色或琥珀色。從此,統一了各汽車廠商或車主花樣百出的顏色,也意味著曾被大家使用多時但相較之下並不醒目的白色燈光退出了轉向燈的舞臺。

到了80年代初,LED除了被汽車大燈採用外也開始進入了轉向燈的使用範圍,這種燈光並不依賴於燈罩顏色而是直接發出真正的紅色和琥珀色。這為汽車外觀設計師們解除了許多束縛,拓展出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但你能相信麼,我們現在熟悉的能夠發出信號又不會困擾後車司機視線的三眨眼轉向燈(轉彎時,輕撥一下轉向杆,指示燈自動閃爍三次,然後自動關閉。若是需要開啟更長時間,則將轉向杆向上(或向下)移動撥進檔位)居然是從2011年福特嘉年華上才開始使用的。

沒想到吧?一個小小轉向燈的進化史上還有這麼多現象級的趣事:從愛好者主導發明到汽車製造商接棒升級,從曾經緩慢的進化歷程到近年突飛猛進的技術反覆運算……

這位主角的進化歷程難道就到此為止了?那你應該看看2013年奧迪發佈的OLED轉向燈概念,你會發現轉向燈邁向更酷更有趣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