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養殖戶貪便宜吃大虧 問題獸藥害死1.5萬隻小鴨

正鴨病毒性肝炎是養鴨業的常發病之一,寒亭區朱裡街道的養殖戶徐先生為了節約成本,用了壽光市朱某自製的卵黃抗體給1.5萬隻雛鴨注射,導致雛鴨全部死亡。 3月16日,寒亭區人民法院判決,朱某犯生產、銷售偽劣獸藥罪,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800元。

事發

打完抗體 雛鴨大量死亡

寒亭區朱裡街道的徐先生與妻子在村裡以養鴨為業,是朱某的老客戶,之前兩次用過朱某自製的卵黃抗體,小鴨苗均健康地成長,沒有出現問題。 今年開春,徐先生又新進了一批鴨苗需要打卵黃抗體,防治鴨病。

因為新進這批鴨苗是一公司的合同鴨,需要悉心照料,不能出差錯。 保險起見,徐先生去諸城一獸藥公司採購正規鴨病毒性卵黃抗體,但由於正規廠家生產的抗體價格較高,徐先生一打小算盤,為了節省開支,便只買了幾瓶250毫升的卵黃抗體,剩下的想買朱某的自製抗體。

經討價還價,徐先生按照每斤20元的價格從朱某那兒買來49斤自製卵黃抗體。 抗體一到位,徐先生便開始為雛鴨注射鴨病毒性卵黃抗體。 然而抗體全部注射完畢後,2、3、4號棚的雛鴨很快便出現不飲水、不採食的情況,5個小時後,雛鴨開始大量死亡,當天夜裡,就已經有1.5萬多隻雛鴨死亡。

尋因

兩次鑒定 抗體是“元兇”

1號棚使用正規廠商生產的抗體,小鴨都很健康,其餘三個棚使用朱某的自製抗體,小鴨全部死亡,徐先生猜測問題一定是出在朱某的這批抗體身上。

為了證實這一觀點,徐先生取了8只死鴨拿到寒亭區畜牧獸醫局鑒定,解剖後發現8只死鴨注射抗體部位出現炎症、水腫、出血,所注射的抗體形成異物,肝臟呈土黃色,腸道壞死出血,腎臟出血。 經綜合鑒定,雛鴨的死亡原因是注射抗體引起的急性敗血性死亡。

隨後,徐先生以還需購買抗體為由,將朱某叫到自己的養鴨場。 朱某到養鴨場後,看到成片的死亡鴨苗,頓時慌了神,嘴裡支支吾吾,說不清小鴨死亡原因。 在徐先生拿出寒亭區畜牧局出具的鑒定結果後,朱某不予認可,要求去山東畜牧職業學院重新鑒定一遍。

該學院的工作人員再次印證朱某的自製抗體為偽劣獸藥,是致使雛鴨死亡的元兇。 兩次鑒定結果擺在眼前,朱某見沒法繼續推卸責任,便口頭答應補償徐先生損失。

但是,離開山東畜牧職業學院之後,朱某夫婦便立馬將手機關機。

電話打不通,人也找不到,無奈之下,徐先生只好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後,民警通過摸排調查,很快將朱某抓獲歸案。

交代

兌水湊數 成本每斤10元

在法官的詢問下,朱某交代了自己製作和銷售卵黃抗體的經過。 42歲的朱某是大專文化程度,學的畜牧相關專業,從2005年開始與妻子在村裡養殖鴨苗。 憑藉多年的養殖經驗及所學專業,朱某對於鴨病毒性卵黃抗體有了自己的“見解”。 自2013年起,朱某買來經過免疫的種鴨蛋,將蛋黃分離出來,再加上甲醛攪拌,自製成鴨病毒性卵黃抗體,為自己飼養的雛鴨注射。

“只要掌握好比例,就不會出現問題。 ”朱某說,多次注射沒有問題後,他覺得有利可圖,便通過四處發送名片的方式對外出售鴨病毒性卵黃抗體。

朱某自製的鴨病毒性卵黃抗體成本只有大約10元/斤,而對外出售則達到了20元/斤。 成本低是因為每斤鴨病毒性卵黃抗體的成分除了按比例加入種鴨蛋蛋黃及1毫升的甲醛外,其餘的全部用礦泉水湊數兌成1斤。

歸案後,朱某賠償被害人徐先生損失33000元。 3月16日,寒亭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朱某犯生產、銷售偽劣獸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800元。

本報記者 陳懷禹通訊員 黃騰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