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果不想讓人說你的孩子沒教養,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你要教給孩子

記得前些時候姑姑帶著她的8歲的孫子和10歲的孫女來家裡做客, 中午就留在家裡吃個家常便飯。 而其間的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久久難忘。

那一天, 爸爸做了一個肉丸子湯, 比較適合小朋友。 而席間, 姑姑的孫子和孫女就拼命拿勺子撈湯裡的丸子, 好象是在比賽誰撈得更多一點。

在這個孫子孫女勺子大戰的時候, 姑姑也只是象徵性的說一聲:“夠了, 不要再撈了, 吃不完的。 ”

而孫女則聲音更大:“我就吃得完, 他碗裡的比我多, 我不我不。 ”說著, 竟是哭起來了。 一桌子的人不知所措了, 吃飯的興致和心情也蕩然無存。 媽媽只得說:“冰箱裡還有一些, 我去給你再煮一點, 不要哭了, 長這麼大, 多難看啊。 ”而媽媽這麼說, 姑姑竟然也是沒有異議的。 可見平時在家裡, 他們就是這樣慣著孩子的。 在這個過程中, 五歲的女兒一直靜靜吃飯, 沒有加入爭搶的行列。 過後, 她說:“丸子我天天吃,

我又不喜歡吃, 有什麼好搶的。 ”

我在想, 要麼就是平日裡沒有滿足到孩子, 很多她們想要吃的東西沒有讓她們吃。 要麼就是平日裡太慣著孩子, 大人什麼都捨不得吃, 都讓給孩子。 吃飯是至小不過的一件事, 可正是這麼一件小事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來。 如果你不想讓人說你的孩子沒有教養, 這些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要忘記教給你的孩子。

1/吃飯的時候不要敲碗。 在我的家裡, 從我們小的時候, 母親是不允許我們邊吃碗邊敲碗的。 小時候覺得好玩, 總想敲著玩, 母親一看到就嚴令禁止。 長大了才知道吃飯不敲碗也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2/夾菜的時候不要挑挑揀揀。 以前小的時候, 由於比較挑食, 吃飯的時候就總是挑挑揀揀, 每次被母親看到, 總要被說一頓。 說日後若是出門在外, 這是要失禮人的。 所以長大後, 每逢朋友聚會聚餐, 總要提醒自己, 切莫把在家裡的隨意帶到餐桌上來。

3/只夾眼前夾得到的菜。 有些孩子因為喜歡吃的菜離得比較遠, 所以會直接站到椅子上去夾菜。

作為一個孩子來說, 也許這樣的行為是被理解的, 然而我們還是要讓孩子知道, 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看的。 每次在外面吃飯, 女兒夾不到的菜, 她總會小聲示意我給她夾。

4/不想吃的菜就不要夾。 比如有的孩子只吃痩肉不吃肥肉, 那麼他會夾過來, 咬一口, 剩下的再丟在餐桌上。 這樣的行為, 也許作為孩子, 別人覺得並沒什麼。 然而當這樣的行為形成習慣, 那就很難改過來了。 所以每次當女兒有不想吃的菜夾到我碗裡時, 都會告訴她, 不想吃的菜就不要夾, 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一個人願意吃你不想吃的菜。

5/覺得好吃的不要都夾到自己碗裡。 曾經看到一個孩子, 吃飯的時候碰到自己喜歡吃的菜, 就全部夾到自己碗裡,

其他的孩子只有在一旁看了。 在家裡女兒最小, 很多時候別人都會把她喜歡吃的留給她。 有一次, 碰到她喜歡吃的她就一直吃, 並沒有留給其他人的意思。 就這個, 我告訴她, 不管什麼時候, 再好吃的東西也要記住跟別人分享。 所以回老家的時候, 當看到她最喜歡的草莓時, 她也只敢吃兩個, 剩下的還要留給爺爺。

我在想,這都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管在家裡家外我們都應該要有這樣的習慣。別讓吃飯這件小事毀了你,讓人覺得你是缺了教養。

我在想,這都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管在家裡家外我們都應該要有這樣的習慣。別讓吃飯這件小事毀了你,讓人覺得你是缺了教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