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文化的李衛為何能成為一代名臣?他真是街頭混混出身嗎?

人生猶如一台戲, 戲臺上貪官清官紛紛粉墨登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 總有一番氣象。 一般提及名臣, 總是想起這個人一定是飽學之士, 要麼是學富五車, 要麼是運籌帷幄, 反正不管怎麼說胸中的才氣是第一位的。 其實這也未必, 好的大臣只有要用心做事, 沒有花花腸子, 肯動腦, 照樣能做一代名臣, 清朝的李衛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管他是文還是武, 管他是葷還是素, 你不出頭我出頭, 亂拳打死老師傅。 亂拳打死老師傅, 是民間俗語, 意思是不按常理出牌、亂中取勝、歪打正著。 原本說的是練拳習武的事情, 如果一切都沒有章法, 連老師傅都無法招架, 和這句民間俗語相對應, 李衛簡直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經典人物。

李衛(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 字又玠, 江南銅山人(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李寨人), 雍正時期, 與鄂爾泰, 田文鏡並稱為“三大模範”。 李衛康熙年間入朝為官,

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李衛深受雍正皇帝賞識, 歷任浙江總督、直隸總督等職, 乾隆三年病逝, 諡敏達。

李衛並不是電視劇中出身於市井的小混混, 而是江蘇豐縣一家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 識字不多, 好習武, 武藝精湛, 善於治盜。

史載“凡盜之巢藪、火伴,

訪制如繪。 臨期以一錦囊付將弁, 並往調教, 即時擒獲。

30歲那年, 李衛捐了個兵部員外郎, 兩年後又捐了個戶部郎中。 大概因為從小家境富裕, 李衛對於舊日陋規一點也不沾染, 如《小倉山房文集》中即說, 李衛在戶部管理銀庫事務時, 某分管親王要求每收錢糧一千兩, 加收平餘十兩。 李衛屢次諫阻, 親王不聽, 後者遂在庫外置一櫃, 上面赫然寫著“某王贏餘”, 一時引起哄動。 該親王見後, 大為難堪, 只得下令停收。 這件事讓皇帝很高興, 認為他是一個有辦法的人, 後來便讓他擔任浙江巡撫與兩江鹽政。

李衛是以聰明而出名的, 李衛這個人並沒有讀過多少書, 但是李衛卻喜歡學習, 總是向一些有能力的人請教問題。 李衛在處理問題上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能力的。

李衛特別善於緝捕盜賊, 在浙江任職的時候, 當時浙江境內有很多盜賊, 李衛率領兵丁嚴加管理, 斬首了當時最有名的盜賊甘鳳池, 使得浙江境內安定下來。

李衛是清朝雍正年間的重臣, 在雍正在位期間, 他平步青雲,

成為皇帝的得力手下。 李衛本來是雍正府邸內的一名家奴, 但是因為雍正在爭奪皇位的時候, 身邊缺少人手, 就用了自己的家奴來替自己效力。 那麼李衛是幾品官呢?

李衛最後做到了直隸總督和太子太傅的職銜。 直隸總督是管理著當時的直隸、山東、河南三個省份的軍政、漕運等事務, 權利非常大, 是清朝封疆大吏的首臣。 直隸總督在當時是從一品, 因此李衛在當時的官銜是從一品。

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 在隨皇帝拜謁泰陵時, 突發肝病, 十月, 乾隆帝允准其解任調養。 然而未及還鄉, 即吐血身亡, 年五十二歲。 乾隆帝深為悼念, 遂諭曰“李衛才猷幹練, 實心辦事, 宣力封疆, 無少瞻顧, 畿輔重地, 正資料理……今聞溘逝, 深為悼念。 ”諡號“敏達”。

由於李衛的傳奇身世,他的故事近年不斷被改編成為電視連續劇,從《雍正王朝》之後起,計有:《雍正紅人》又名《李衛當官》、《李衛當官2》、《李衛辭官》、《宮鎖珠簾》等,在兩岸三地都大受歡迎。

”諡號“敏達”。

由於李衛的傳奇身世,他的故事近年不斷被改編成為電視連續劇,從《雍正王朝》之後起,計有:《雍正紅人》又名《李衛當官》、《李衛當官2》、《李衛辭官》、《宮鎖珠簾》等,在兩岸三地都大受歡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