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整個清朝只有7人被賞賜三眼花翎,僅有的兩個漢人被稱為賣國賊

在清宮劇中, 皇帝賞賜大臣除了金銀珠寶、封爵封地, 還有兩種賞賜方式就是黃馬褂和頂戴花翎。 花翎又分一眼, 二眼, 三眼, 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 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

在清朝初期, 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 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 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 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 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 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 而即使在宗藩內部, 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

到了乾隆帝, 不但上述親貴大臣可以戴用, 如有顯赫軍功者也可以戴用。 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 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

其中傅恒、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5人都是滿族人, 並且個個是戰功赫赫。 今天我們說下僅有的兩個漢族人李鴻章和徐桐。

李鴻章

李鴻章是個備受爭議的人。 他洋務圖強, 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 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他曾據理力爭, 然而無奈國家羸弱, 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 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

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 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 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但後人也多詬病李鴻章曾作出的錯誤決策。 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 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 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

徐桐

徐桐的知名度比起李鴻章要小的多。他是晚清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漢軍正藍旗人。徐桐有名,不在別的,而在於庚子之變中,他上吊“殉國”。

徐桐是個徹底的保守派,是慈禧太后的擁躉。慈禧太后廢光緒帝,立同治帝,對八國聯軍宣戰都有徐桐的支持。徐桐深受儒家經典薰陶,堪稱良吏,但對已經發生巨變的國際局勢並不瞭解,仍然堅持尊王攘夷,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進步,認為學習外國長處,就是離經叛道。認為因為外國侵略中國,所以就可以不分青紅皂白,主張殺洋人,殺教民,將愛國主義變成了荒謬的盲目排外。

徐桐的知名度比起李鴻章要小的多。他是晚清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漢軍正藍旗人。徐桐有名,不在別的,而在於庚子之變中,他上吊“殉國”。

徐桐是個徹底的保守派,是慈禧太后的擁躉。慈禧太后廢光緒帝,立同治帝,對八國聯軍宣戰都有徐桐的支持。徐桐深受儒家經典薰陶,堪稱良吏,但對已經發生巨變的國際局勢並不瞭解,仍然堅持尊王攘夷,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進步,認為學習外國長處,就是離經叛道。認為因為外國侵略中國,所以就可以不分青紅皂白,主張殺洋人,殺教民,將愛國主義變成了荒謬的盲目排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