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霸氣


唐太宗李世民, 這是唐朝以為名留青史的好皇帝, 好多皇帝都沒有達到他的水準, 傳說中的李世民, 那是愛國愛民的, 更有“貞觀之治”的美稱。

他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626年玄武門之變奪位登基後, 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他虛心納諫, 厲行儉約, 輕徭薄賦, 使百姓休養生息, 各民族融洽相處, 國泰民安, 對外開疆拓土, 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 重創高句麗, 設立安西四鎮, 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 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功大過微, 故業不墮”, 為後世明君之典範。 廟號太宗, 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葬于昭陵。

大家都知道, 李世民能當上皇帝, 那是因為謀殺了自己的兄弟, 這件事在現在看來就是道德敗壞。 可是當上的年代, 如果讓他哥哥當上了皇帝, 那麼大唐盛世也許不會存留那麼久, 可能對當時的百姓來說,

李世民當皇帝, 那是造福他們。 當時武門事變"事件, 其前一天晚上, 李世民向唐高祖李淵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有染。 這對於皇帝來說是多麼丟面子的事情, 但李淵也不是個昏庸的主, 雖然氣憤萬分, 但還是決定當面向李建成和李元吉問個清楚明白。 而後來, 李世民把自己兩個哥哥殺死, 唐高祖也得到了情報, 得到了李世民殺害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消息, 沒有辦法的李淵只好拿出兵符交于李世民, 封其為太子。 自此, 秦王李世民成為太子, 沒多久就登基為帝!

而晚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就不像年輕時候能夠明辨是非了, 也是是老糊塗了, 也許是想法發生了改變, 從而老了之後有個老昏君的罪名。 晚年的唐太宗, 不納諍臣忠言, 變得十分暴戾。 貞觀十九年, 李世民甚至懷疑劉洎背後褒貶自己, 便抓了個“謀執朝衡”的罪名, 逼劉洎自殺了。 晚年的唐太宗, 還喜歡大興土木, 貪戀酒色, 竟然連自己的弟妹都不放過。 還有書籍記載, 晚年的李世民對少女、美色貪得無厭。

據傳, 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李世民將齊王李元吉之妻楊氏霸佔;同時, 在廬江王被殺後, 其愛姬也被迫成了太宗的女人, 由此, 我們看出這位貞觀天子晚年已經十分墮落。

皇帝跟普通人一樣, 也是有做錯事的時候, 但是如果他的功勞多了錯誤時, 我們就覺得這個人是好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史書裡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正面形象”, 但是誰都有缺點, 這樣的話, 我們才能夠更加瞭解這一位皇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