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漁民因退漁還濕失去生計 加入洪澤湖濕地公園再就業

中國江蘇網5月3日訊 為了保護生態, 近年來洪澤湖實施了退漁還濕工程, 洪澤湖的生態越變越好, 可是原來的很多漁民卻沒了生計, 這該怎麼辦呢?泗洪縣利用自身優勢, 採取“旅遊+扶貧”的辦法, 讓很多老漁民們擺脫了貧困。

正在撐船的徐城友今年已經60歲了, 捕魚已經有45個年頭, 常年的捕魚, 使得他積累下了很多的捕魚方法和經驗。 洪澤湖退漁還濕工程實施後, 徐城友一度沒了生計,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 現在他一身的打漁本領又有了“用武之地”。

有了老漁民的加入, 遊客在濕地度假區的漁趣園可以看到傳統敲魚法、下絲網、鸕鷀捕魚、罩魚等等,

這些傳統的捕魚方法看得遊客是驚喜連連, 直呼大開眼界。

在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漁趣園內, 十多名身著統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忙活著, 織漁網、理漁具, 幹得緊緊有條。 這些工作人員, 在今年四月份之前還只是泗洪縣臨淮鎮徐圩居賦閑漁民。 在今年的“三進三幫”調研中, 臨淮鎮發現不少低收入農戶, 脫貧無項目, 特別是漁民, 因退漁還濕、生態恢復, 使他們失去了生產陣地, 而沒有了收入來源。 對此, 泗洪縣洪澤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挖掘自身優勢資源, 將他們安排進洪澤湖濕地公園漁趣園工作, 讓老漁民將傳統捕魚方式呈現在遊客的眼前。

洪澤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這一做法,

不僅使得一部分漁民重新獲得了收入, 度假區也增加了吸引遊客的粘性, 目前度假區正在謀求擴大“旅遊+扶貧”這篇大文章, 讓更多的漁民和村居參與進來, 讓濃厚的“水韻泗洪”味更好的得以體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