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孩子的教養源於你對陌生人的樣子

我只想問問那個孩子, 看見自己的爸爸這樣對待一個陌生人, 會有怎樣的想法?他以後在面對和別人衝突的時候, 是不是也會仿效自己的爸爸呢?

負責扎針的護士被踹倒後, 第一反應還是坐起來將留在患兒腳上的針頭拔出。 這個爸爸不依不饒, 繼續推搡這名護士。

而2014年, 位於松江倉匯路的一家兒童樂園。 小男孩站在滑梯口, 後面的小女孩滑下來後撞到了小男孩, 小女孩的奶奶立即沖上去, 將小男孩推到在海洋球中。 然後她抱起小女孩, 讓她扯打小男孩。 中間還不時用手推搡小男孩。 最後在起身時, 還拉扯小男孩的頭髮, 並踹上了一腳。

一個小男孩在某商場遊樂場玩耍時不小心將一名女童撞倒, 兩個孩子倒地, 這時坐在一旁的黑衣男子突然起身猛踹了男孩一腳。

男孩倒地疼痛得爬不起來, 而黑衣男子卻一直在原位坐著, 若無其事。 後來, 一名老人上來跟黑衣男子理論, 黑衣男子當時的態度極不友好, 並看起來想對老人動手。

......

上面的熱門事件, 說白了原本都是小事情, 本可以和氣地解決, 就是因為當時人反應過激, 沒有冷靜處理, 導致事件惡化。

這些當著自己孩子面出手打人, 甚至打其他孩子的人, 我很想問一句:你們有想過給自己孩子帶來的影響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

很多家長不惜花費重金, 給孩子買學區房、報才藝班,

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教育的途徑使孩子成才。

教育不是做一些表面功夫, 真正的教育是教會孩子做人, 評價一個人會不會做人, 最基本的是看他有沒有教養。

父母的修養, 便是孩子的教養。

孩子的言行舉止可以反映出父母的修養, 看出父母為人處事的樣子。

一個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的父母, 你能指望孩子遵守交通規則?

一個亂扔垃圾、踐踏草坪的父母, 你能指望孩子愛護公共環境?

一個態度惡劣、動手動腳的父母, 你能指望孩子做到謙和禮讓?

沒有生來就知書達理的小寶貝, 也沒有天生就任性妄為的熊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教育子女不是單靠灌注書本知識, 關鍵是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希望你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先得提高一下自己的修養。

孩子的教養源於你對陌生人的樣子

有些人說:“我天生就是暴脾氣,改不了的。”

教育學和心理學表明,情緒的發生、發展以及情緒的強度、持續性,人的意識是可以控制的。

一個有理智有修養的人,不是沒情緒,而是他會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經常要求孩子要懂禮貌、知禮數、講禮儀,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但很多家長做到了言傳,卻不做到身教!

可能有些人對自己家人、朋友、同事的態度是和藹可親的,但是面對一些陌生人,尤其是一些可能觸碰自己利益、或者覺得對方比自己低一等的人,動不動就惡語相向。

平時帶孩子到外面吃飯,服務員動作稍微慢點,就當著孩子的面呵斥服務員;帶孩子去景點遊玩,陌生人不小心踩到自己,就當著孩子的面罵人家是不是走路沒帶眼;甚至在路上看到乞討的老人或者殘疾人,滿臉嫌棄的樣子,連忙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

有些人覺得,這就是我的真性情啊,難道遇見不公平或者不好的事情,我連發洩的權利都沒有嗎?

真性情不是沒教養。

有沒有教養,是看你會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懂不懂得換位思考。修養不分階級、不分窮富、不分老幼。人沒有高低貴賤,內心高貴才高貴。

我們在孩子面前歌頌勞動光榮,卻吝嗇給環衛工人一聲謝謝;

我們在孩子面前宣導人人平等,卻吝嗇給乞討人群一份幫助;

我們在孩子面前呐喊團結友愛,卻吝嗇給陌生人員一絲諒解;

那些對陌生人趾高氣揚、動手動腳的家長,你還能要求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嗎?

孩子的教養正是來源你對陌生人的樣子。平時做事要考慮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多一點理智,少一點衝動,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榜樣。

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父母,才能帶出有教養的孩子!

希望你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先得提高一下自己的修養。

孩子的教養源於你對陌生人的樣子

有些人說:“我天生就是暴脾氣,改不了的。”

教育學和心理學表明,情緒的發生、發展以及情緒的強度、持續性,人的意識是可以控制的。

一個有理智有修養的人,不是沒情緒,而是他會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經常要求孩子要懂禮貌、知禮數、講禮儀,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但很多家長做到了言傳,卻不做到身教!

可能有些人對自己家人、朋友、同事的態度是和藹可親的,但是面對一些陌生人,尤其是一些可能觸碰自己利益、或者覺得對方比自己低一等的人,動不動就惡語相向。

平時帶孩子到外面吃飯,服務員動作稍微慢點,就當著孩子的面呵斥服務員;帶孩子去景點遊玩,陌生人不小心踩到自己,就當著孩子的面罵人家是不是走路沒帶眼;甚至在路上看到乞討的老人或者殘疾人,滿臉嫌棄的樣子,連忙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

有些人覺得,這就是我的真性情啊,難道遇見不公平或者不好的事情,我連發洩的權利都沒有嗎?

真性情不是沒教養。

有沒有教養,是看你會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懂不懂得換位思考。修養不分階級、不分窮富、不分老幼。人沒有高低貴賤,內心高貴才高貴。

我們在孩子面前歌頌勞動光榮,卻吝嗇給環衛工人一聲謝謝;

我們在孩子面前宣導人人平等,卻吝嗇給乞討人群一份幫助;

我們在孩子面前呐喊團結友愛,卻吝嗇給陌生人員一絲諒解;

那些對陌生人趾高氣揚、動手動腳的家長,你還能要求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嗎?

孩子的教養正是來源你對陌生人的樣子。平時做事要考慮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多一點理智,少一點衝動,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榜樣。

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父母,才能帶出有教養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