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完這張侵華日軍的單兵裝備照片,抗日神劇真可以歇歇了

從明治維新之後, 日軍堅定地走向了軍國主義道路。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大獲全勝, 與清政府簽定了《馬關條約》, 不但占了臺灣, 更是狠狠賺了數以億計的真金白銀。

1904年的日俄戰爭, 日本又贏了俄羅斯, 把東三省基本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這兩場戰爭, 是日本堅持軍國主義路線的勝利, 同時也將日本牢牢地綁上了停不下來的戰車之上。

從此, 日本人幾乎舉全國之力來發展軍事, 加強戰備, 幾乎整個國家機器都在圍繞著打仗來運轉。

基於這樣的背景下, 日軍軍事裝備得到了迅速發展, 單兵裝具水準,

更是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

為了入侵中國, 日本人更是殫盡竭慮、精心準備了數十年之久。

這份野心到底有多貪婪、有多強烈;準備有多精心、有多充分?

從下麵這張侵華日軍的單兵裝備圖, 不難窺出一二來:

這張圖裡的單兵裝具, 基本涵蓋了一名士兵在戰場上的諸多需求.

戰鬥力保障方面:有步槍、彈藥盒、地圖包;

生活保障方面:有水壺、飯盒, 被服、綁腿、護腿、雨披、軍毯、帳篷布;

戶外工具方面:有步兵鍬、鐮刀、手斧、軍鎬;

防護保障方面:有防毒面具、護目鏡、防蚊頭罩、蚊帳以及攜行具的腰帶、背包、挎包等等.

這種配備的專業水準, 即使放在今天的戰場上, 也絲毫不落下風啊, 更何況是半個多世紀之前。

當中國軍隊連人手一支步槍、10發子彈都得不到保證時, 他們的敵人卻已經武裝到了這種程度。

即使不考慮軍隊技戰術訓練水準, 就從武器裝備這一項硬指標上, 中日差距已經顯然易見。

侵華日軍的實力, 以1937年、38年那批最為強悍。

這批日軍是日本精心準備的, 無論是訓練水準還是裝備配備, 均屬一流。

所以日軍敢叫囂著稱3個月就能滅亡中國。

1937年8月的淞滬會戰, 中日雙方累計投入兵力近百萬人, 其中日軍共計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 而中國軍隊則差不多是舉全國之精銳部隊148個師和62個旅80余萬人。

前後持續了3個月的戰役以日軍獲勝告終,

是役, 日軍投宣佈死傷4萬餘人, 而中國軍隊死傷達30萬人。

8比1的傷亡比, 這應該就是中日軍隊之間的真實水準, 即, 在抗戰初期, 中國人要付出8條命, 才能換小鬼子的1條名。

國民黨軍隊如此, 共產黨的軍隊因為裝備更差, 比例應該比這更高。

1940年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結束後, 彭大元帥事後親自回憶稱:

他自己率了近千人的部隊, 最終還是讓已經圍在村子裡200多名鬼子突圍而去。

當瞭解到這些真實的情況, 再回頭看到現在充斥滿螢幕的抗日神劇, 豈止是荒唐, 更應是憤怒!

所謂不肖子孫, 說的就應該是編、導、演、播這些神劇的人。

前輩們為了殺一個鬼子,以8命搏1命,這是何等的悲壯與無奈!

到今天,卻被演繹成一段段不尊重歷史、甚至違背基本科學原理的神劇。

先烈若有靈,看到以下這一幕幕,該作如何想?

講真的,比1900年義和團的表演還拙劣卑鄙。

說的就應該是編、導、演、播這些神劇的人。

前輩們為了殺一個鬼子,以8命搏1命,這是何等的悲壯與無奈!

到今天,卻被演繹成一段段不尊重歷史、甚至違背基本科學原理的神劇。

先烈若有靈,看到以下這一幕幕,該作如何想?

講真的,比1900年義和團的表演還拙劣卑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