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水冷加持雙非公GTX1080!ROG GX800VH開箱簡評

2015年9月, ROG在柏林的IFA展會上首次展出了搭載桌面規格GTX980顯卡的筆記本——GX700, 也是世界第一台採用水冷散熱的筆記本。 作為筆記本水冷散熱的首次嘗試, GX700在一些地方也留下了缺憾, 比如水冷不過CPU、拔掉水冷後性能損失明顯等。

時隔一年, 完全重制的GX800再次登場, 搭載了最新的第七代i7處理器和兩塊GTX1080顯卡, 堪稱新一代移動核彈。 究竟ROG這次能否再創巔峰, 坐上性能王者的王座?

第一次看到實物, 龐大的箱子讓人不敢相信其中裝著一台筆記型電腦。

所有的配件一字排開, 和GX700不同的是筆記型電腦被紙箱單獨包裝, 還額外附贈了一個ROG shuttle2背包。

打開箱子發現內部結構有了很大變化, 箱子只能用來放水冷塢, 不再能像GX700一樣把筆記本裝進去一起拉著走,

而是要單獨背在背後——帶著這“第二代核彈”出門更加困難了, 一套下來20多千克, 上飛機托運都要面臨超重的結果。

機器總體的外觀, 乍一看和GX700沒什麼區別, 只是稍微大了一圈。

來到螢幕一側, 馬上就能發現GX800明顯的升級之處:鍵盤已不再是GFX72那種普通的紅色背光薄膜鍵盤, 改為了RGB七彩燈光機械鍵盤, 右下角的“敗家之眼”也亮了起來, 十分騷氣。

按下ROG鍵, 全新的控制中心相比老款霸氣了不少, 還支持用手機通過WIFI遠端控制。

和GFX72VS來一張合影:

通過一些檢測軟體查看GX800的配置,這台機器搭載了i7-7820HK處理器、雙GTX1080顯卡(已啟用SLI)、4條宇瞻16GB記憶體和3塊三星SM961固態硬碟。

GX800採用了一塊4K解析度的18.4寸廣色域螢幕,用校色儀測得螢幕的色域覆蓋為91% NTSC,能讓遊戲充分展現出豔麗、細膩的畫面。

稍顯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上游廠商去做18.4寸的高刷新率螢幕,GX800就無法像一些17寸遊戲本一樣做到120Hz的高刷新率了。

相比CPU顯卡、記憶體硬碟和螢幕的豪華配置,GX800的網卡和音效卡就普通了許多,瑞昱RTL8168的千兆有線網卡和英特爾8260AC無線網卡、瑞昱ALC286的音效卡,和華碩7000塊左右的飛行堡壘FX60VM基本相同。作為頂級遊戲本,這樣的配置顯得有些寒酸,能搭載Killer殺手網卡中的高端型號就好了。

雖然機器尺寸比GX700提高了一些,但GX800的電池容量相比GX700反而有所降低,只有72Wh。不過對於這類厚重的雙卡旗艦遊戲本來說,電池基本都只是充當一個UPS的角色,用來防止突然斷電帶來的工作或遊戲中斷,這樣的容量降低也無傷大雅。

由於GX800使用了分離式水冷設計,因此ROG在控制中心中內置了三個性能檔位元:標準、優化和極速,根據機器狀態自動切換,以適應不同的性能需求場合;此外還為高端玩家預留了一個手動調節檔位。

單獨使用筆記本不插電源時,機器會自動設定在【標準】檔,這個時候CPU、顯卡超頻都會被關閉,運行在晶片廠商設定的預設頻率上。

單獨給筆記本插上電源,或者把筆記本與通電的水冷塢連接(筆記本本身電源不接),機器會自動設定在【優化】檔,CPU會被超頻到4.3GHz,功耗上限也由默認的45W提高到95W;而顯卡仍保持預設狀態。

給筆記本和水冷塢同時插上電源,機器即自動切換到【極速】檔,火力全開,CPU頻率達到4.4GHz,對於i7-7820HK這顆筆記本CPU而言,4.4GHz已經是一個非常大幅度的超頻了;顯卡的核心、顯存也會被自動超頻。

【手動】檔下提供了CPU、記憶體和顯卡三大硬體的調節選項,但沒有提供調節CPU電壓的功能,美中不足。

一些發燒友可能已經注意到標題中的“非公”兩字——這不就是普通的用軟體超頻麼?其他機器上也能進行同樣的超頻,怎麼GX800的1080就能被稱作非公版顯卡?

在移動版10系顯卡中,英偉達給廠商提供了充足的定制空間,允許廠商根據筆記本散熱情況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設定顯卡的功耗上限。而帕斯卡架構新引入的Boost3.0技術,又使顯卡的性能及可超頻空間與功耗上限息息相關。

使用Furmark對顯卡施加最大負載,可以看到GX800的GTX1080功耗上限被設定在了220W左右,頻率運行在1.78GHz:

而桌上型電腦的公版GTX1080則只有180W,滿載下的頻率也因此比GX800要低一些。

得益於水冷散熱的加持,GX800設定的220W功耗上限已經超越了桌上型電腦的公版GTX1080,也是所有搭載GTX1080遊戲本中的最高者(同類其他遊戲本大多只有180W或190W,甚至有的低到150W以下),並且在【極速】檔的頻率基礎上還有進一步的超頻空間。

當然,離開了水冷的GX800就不能那麼“彪悍”了,在【標準】和【優化】檔中顯卡功耗上限會被自動下調,降到140W左右。

為了更直觀地表現GX800的顯卡性能,我們使用3Dmark11和新3Dmark進行理論性能測試,並且與公版GTX1080和目前性能較強的非公版影馳名人堂1080進行對比:

由於提高了功耗上限以及默認超頻,GX800在水冷散熱下GTX1080的性能發揮都超越了公版,小幅度落後於影馳1080 HOF,基本達到了加強過的非公版GTX1080平均水準;而拔掉水冷後的跑分則有10%的降幅。

風冷下的顯卡性能相比水冷的“滿血”狀態都有10-15%的降低,但對比上代GX700近30%的降幅來看,GX800因為機身較厚,風冷、水冷狀態下散熱能力的差距有所變小,也因此犧牲了不攜帶水冷塢時的便攜能力(GX700機身僅3.6千克)。

回到實際遊戲中來,配備了雙1080的GX800可以從容應對各類遊戲大作在4K解析度下以最高特效運行,展現了超高的遊戲性能。

這篇文章寫完的時候,看到ROG公佈了代言人趙麗穎,挺有意思,美女與“野獸”的搭配不知道是不是玩家喜歡的組合,反差應該會增強印象?

還支持用手機通過WIFI遠端控制。

和GFX72VS來一張合影:

通過一些檢測軟體查看GX800的配置,這台機器搭載了i7-7820HK處理器、雙GTX1080顯卡(已啟用SLI)、4條宇瞻16GB記憶體和3塊三星SM961固態硬碟。

GX800採用了一塊4K解析度的18.4寸廣色域螢幕,用校色儀測得螢幕的色域覆蓋為91% NTSC,能讓遊戲充分展現出豔麗、細膩的畫面。

稍顯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上游廠商去做18.4寸的高刷新率螢幕,GX800就無法像一些17寸遊戲本一樣做到120Hz的高刷新率了。

相比CPU顯卡、記憶體硬碟和螢幕的豪華配置,GX800的網卡和音效卡就普通了許多,瑞昱RTL8168的千兆有線網卡和英特爾8260AC無線網卡、瑞昱ALC286的音效卡,和華碩7000塊左右的飛行堡壘FX60VM基本相同。作為頂級遊戲本,這樣的配置顯得有些寒酸,能搭載Killer殺手網卡中的高端型號就好了。

雖然機器尺寸比GX700提高了一些,但GX800的電池容量相比GX700反而有所降低,只有72Wh。不過對於這類厚重的雙卡旗艦遊戲本來說,電池基本都只是充當一個UPS的角色,用來防止突然斷電帶來的工作或遊戲中斷,這樣的容量降低也無傷大雅。

由於GX800使用了分離式水冷設計,因此ROG在控制中心中內置了三個性能檔位元:標準、優化和極速,根據機器狀態自動切換,以適應不同的性能需求場合;此外還為高端玩家預留了一個手動調節檔位。

單獨使用筆記本不插電源時,機器會自動設定在【標準】檔,這個時候CPU、顯卡超頻都會被關閉,運行在晶片廠商設定的預設頻率上。

單獨給筆記本插上電源,或者把筆記本與通電的水冷塢連接(筆記本本身電源不接),機器會自動設定在【優化】檔,CPU會被超頻到4.3GHz,功耗上限也由默認的45W提高到95W;而顯卡仍保持預設狀態。

給筆記本和水冷塢同時插上電源,機器即自動切換到【極速】檔,火力全開,CPU頻率達到4.4GHz,對於i7-7820HK這顆筆記本CPU而言,4.4GHz已經是一個非常大幅度的超頻了;顯卡的核心、顯存也會被自動超頻。

【手動】檔下提供了CPU、記憶體和顯卡三大硬體的調節選項,但沒有提供調節CPU電壓的功能,美中不足。

一些發燒友可能已經注意到標題中的“非公”兩字——這不就是普通的用軟體超頻麼?其他機器上也能進行同樣的超頻,怎麼GX800的1080就能被稱作非公版顯卡?

在移動版10系顯卡中,英偉達給廠商提供了充足的定制空間,允許廠商根據筆記本散熱情況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設定顯卡的功耗上限。而帕斯卡架構新引入的Boost3.0技術,又使顯卡的性能及可超頻空間與功耗上限息息相關。

使用Furmark對顯卡施加最大負載,可以看到GX800的GTX1080功耗上限被設定在了220W左右,頻率運行在1.78GHz:

而桌上型電腦的公版GTX1080則只有180W,滿載下的頻率也因此比GX800要低一些。

得益於水冷散熱的加持,GX800設定的220W功耗上限已經超越了桌上型電腦的公版GTX1080,也是所有搭載GTX1080遊戲本中的最高者(同類其他遊戲本大多只有180W或190W,甚至有的低到150W以下),並且在【極速】檔的頻率基礎上還有進一步的超頻空間。

當然,離開了水冷的GX800就不能那麼“彪悍”了,在【標準】和【優化】檔中顯卡功耗上限會被自動下調,降到140W左右。

為了更直觀地表現GX800的顯卡性能,我們使用3Dmark11和新3Dmark進行理論性能測試,並且與公版GTX1080和目前性能較強的非公版影馳名人堂1080進行對比:

由於提高了功耗上限以及默認超頻,GX800在水冷散熱下GTX1080的性能發揮都超越了公版,小幅度落後於影馳1080 HOF,基本達到了加強過的非公版GTX1080平均水準;而拔掉水冷後的跑分則有10%的降幅。

風冷下的顯卡性能相比水冷的“滿血”狀態都有10-15%的降低,但對比上代GX700近30%的降幅來看,GX800因為機身較厚,風冷、水冷狀態下散熱能力的差距有所變小,也因此犧牲了不攜帶水冷塢時的便攜能力(GX700機身僅3.6千克)。

回到實際遊戲中來,配備了雙1080的GX800可以從容應對各類遊戲大作在4K解析度下以最高特效運行,展現了超高的遊戲性能。

這篇文章寫完的時候,看到ROG公佈了代言人趙麗穎,挺有意思,美女與“野獸”的搭配不知道是不是玩家喜歡的組合,反差應該會增強印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