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的一個小漁村屬於松江府後屬於江蘇省,如今是中國第一大都市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 春秋末年入于越, 戰國時屬楚國, 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 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 故上海別稱為“申”。

西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 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 上海市市標 民多以捕魚為生, 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 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 所以, 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 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

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 位置在今天松江區, 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 宋末置上海鎮。 1292年, 中國元朝設上海縣, 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 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

明朝時, 上海逐漸興盛, 1553年, 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 現與黃浦區合併), 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 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 除華亭縣外, 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

清朝沿襲明制, 歸屬江南省松江府, 設江海關後屬於江蘇。

從西元751年(唐天寶十年), 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 範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 南到海邊, 東到下沙。 西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 海岸線東移, 大船出入不便, 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

西元1267年(南宋鹹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 定名為上海鎮。 西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 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 標誌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的中心。 西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 19世紀中葉, 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 鴉片戰爭以後, 上海被殖民主義者開闢為“通商”口岸。 在此後的一百年裡, 外國列強紛紛入侵上海, 使上海成了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主要據點。 1949年5月27日, 上海這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獲得解放, 開始新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