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信運營商如何掘金智慧家庭?

隨著網路技術不斷發展,資訊化、數位化和智慧化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應的智慧家庭業務也迎來了發展契機。

綜合Gartner、中研普華、奧維雲網等機構發佈的預測資料可知, 2018年全球智慧家庭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10億美元, 其中, 中國市場占比達32%;至2020年, 全球將有超過110億台聯網終端被部署在家庭領域, 同年, 我國智慧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將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 複合年均增長率超過32%(見圖1)。 綜上可見, 智慧家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並在未來幾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面對龐大的市場空間, 不同領域的主體紛紛發力智慧家庭業務, 包括傳統家電廠商、電氣廠商、消費電子廠商、互聯網企業及電信運營商均積極謀劃佈局, 以期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但這也導致智慧家庭市場的“碎片化”現象較為嚴重, 其產業鏈較長、市場主體較多、不同主體對發展智慧家庭的理解和業務側重點差異較大而且市場上不同主體的產品、服務之間往往採用不同的協定和標準, 導致相互間的互聯互通存在重大障礙。

因此, 本文將在厘清智慧家庭涵義的基礎上, 深入分析不同類型主體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特點,

並對電信運營商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思路做出合理建議。

多維度解析智慧家庭

工信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6年11月聯合發佈的《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指出, “智慧家庭是基於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智慧化家庭綜合性服務平臺, 是家庭智慧設備、物聯網、高速資訊網路和應用服務的有機融合。 ”

就技術方面而言, 智慧家庭以物聯網、寬頻網路為基礎, 依託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資訊技術, 實現服務的智慧化提供、人與家庭設備的雙向智慧互動。

從產品角度看, 智慧家庭以產品形態多樣化、操作智慧化和互聯互通為特徵, 產品橫跨眾多應用領域, 涵蓋了基礎軟硬體產品、組網設備、智慧終端機、智慧家電、智慧家居、集成平臺和系統,

以及作為各類應用服務人機介面的軟體產品。

從服務方面看, 智慧家庭可提供各類面向家庭的文化娛樂服務、生活消費服務和社區公共服務, 具體包括家庭安防、能源管理、互動教育、居家養老、健康管理、社區服務以及資訊服務等。

因地制宜 打造智慧家庭

目前, 智慧家庭市場的主體主要包括電子消費品廠商、家電廠家、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運營商, 不同類型主體間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模式和特點也各有不同。

(一)電子消費品廠商

以參與智慧家庭市場且較為知名的電子消費品廠商蘋果和三星為例, 這兩家企業分別構建了自身的智慧家庭平臺HomeKit和Smart Things, 均期望通過企業的行業影響力及技術、資金、管道等資源構建行業生態,

吸引產業鏈合作夥伴加入自身平臺, 構建多方共贏的產業格局。 通過生態體系的構建, 推動自身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以獲取利潤。

其中, 蘋果的HomeKit試圖整合相關硬體產品的APP, 讓使用者能夠通過iPhone簡單控制自動恒溫器、空調、燈光、家電、攝影機等各種家庭設備。 三星的Smart Things則以新產品、感應器、協力廠商設備協同功能以及付費增值服務為四大主軸進行智慧家庭業務的拓展。

簡言之, 以上兩家企業均打造了開放系統, 向協力廠商合作夥伴開放API, 為開發人員提供一個標準化的框架, 在該框架下允許設備互聯。

(二)家電廠商

以海爾、索尼為代表的家電廠商, 其優勢在於智慧家電, 可以在洗衣機、空調和電冰箱等家電設備中集成智慧控制器件, 實現家電的遠端智慧操控,兩家企業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思路基本是從家電的角度出發。

以海爾為例,通過在用戶家裡放置一個家庭閘道,由其控制使用者家庭的智慧硬體,並可通過手機APP對此進行遠端系統管理。目前,用戶通過海爾U-home用戶端已可實現對該品牌下的空調、熱水器、地暖、燈具、窗簾等設備的監測和控制。此外,海爾還推出涵蓋廚房、浴室、起居等方面的整套智慧家電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三)互聯網企業

以Google、360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則多採用“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新商業模式開展智慧家庭服務,通過掌控家庭互聯網入口以實現價值轉移,試圖于未來通過互聯網業務、大資料和商業廣告植入等實現贏利。

以Google旗下經營智慧家庭業務的Nest為例,其成立之初,主要通過溫控器的硬體銷售以獲取利潤;隨著產品的走紅,Nest與美國國內的一些能源企業和保險公司合作,用戶通過與能源企業或保險公司簽署相關合作協定,利用Nest降低能源消耗或保險賠付率,並可以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獲得Nest硬體設備,Nest從合作企業處獲取硬體銷售的收益,而且通過合作企業的管道,可以增加Nest硬體的銷售。同時,Nest也對外開放其相關的API接口供協力廠商設備提供商使用,隨著協力廠商設備對Nest的依賴增強,可以穩固Nest的產業鏈地位。

(四)電信運營商

以AT&T、德國電信為代表的國際主流運營商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在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思路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AT&T目前專注于家庭安防和監控服務,在此基礎上探索疊加套餐包和智慧硬體、授權海外運營商使用業務平臺、大資料產品化變現等贏利模式。AT&T作為面向消費者的惟一入口,基於合作夥伴的資源,通過Digital Life平臺向美國家庭用戶提供端到端的7×24小時不間斷的家庭安防和監控服務。AT&T的監控中心對接警察局、消防中心和緊急醫療救助機構等,可對應急事件做出及時回應。在盈利模式方面,AT&T推出3種基本的Smart Home套餐包,並可在Smart Security套餐包基礎上,選擇其他疊加的套餐包和智慧硬體產品。在美國以外市場,AT&T通過授權其他運營商使用Digital Life平臺推廣智慧家庭業務,收取平臺授權使用費用。

此外,由於AT&T提供端到端服務,可以掌握大量的使用者使用資料,AT&T已開始探索利用這些資料為其他行業合作夥伴提供相應解決方案,如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相應的保險產品等。

德國電信採取向合作夥伴提供開發平臺進而收取平臺使用費的模式開展智慧家庭業務。德國電信的Qivicon是一個基於開源架構的智慧家庭平臺。德國電信在智慧家庭領域針對企業市場將其自身定位為White Label的平臺提供商,德國電信的合作夥伴(包含設備廠商和服務提供者)可以依託Qivicon平臺開發相應的產品和應用,無需在Hub及平臺上進行資源投入,合作夥伴對品牌、策略、定價及促銷等方面擁有完全自主權。在此過程中,德國電信通過向企業合作夥伴收取平臺使用費以獲得收益。

國內三大運營商則以比拼硬體產品為主,通過盒子為用戶提供影音娛樂、家庭生活綜合應用等服務,進而佈局智慧家庭業務發展。中國移動以“魔百盒”作為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核心設備”,通過該終端入口,提供電腦、電視、手機等多屏接入,為用戶提供涉及家庭生活方面的綜合應用服務;中國電信“悅me”不僅可為家庭用戶提供寬頻和天翼高清服務,還可融合提供多屏互動、手機遙控家電、全球眼視頻監控等智慧閘道和生活應用服務;中國聯通“智慧沃家”則可融合提供OTT視頻、應用商城、“隨心控”軟體、家庭雲、高清視頻通話等多項服務。

對電信運營商智慧家庭業務的建議

智慧家庭業務天然具有與網路管道能力相結合的需求,而電信運營商擁有優質的通信管道,通過寬頻網路連接著千家萬戶,具有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獨特優勢。但在此優勢基礎上,電信運營商仍需進一步探索適合自身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路徑。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行業影響力和網路接入方面的優勢,通過打造智慧家庭平臺,向協力廠商(智慧家庭硬體廠商、生活服務應用開發者、內容服務提供者)開放平臺能力,大力吸引協力廠商加入平臺,基於此,電信運營商有望在價值鏈條上佔據有利位置。

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還可充分利用現有的管道優勢,結合自身已有的成熟家庭用戶綁定套餐和收費運維體系,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實現“打包”銷售,電信運營商通過在已有用戶的基礎上開展智慧家庭業務,有望進一步綁定用戶,增加用戶黏性。

智慧電視/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高清範論壇www.hdpfans.com

The post 電信運營商如何掘金智慧家庭?appeared first on高清範資訊.

實現家電的遠端智慧操控,兩家企業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思路基本是從家電的角度出發。

以海爾為例,通過在用戶家裡放置一個家庭閘道,由其控制使用者家庭的智慧硬體,並可通過手機APP對此進行遠端系統管理。目前,用戶通過海爾U-home用戶端已可實現對該品牌下的空調、熱水器、地暖、燈具、窗簾等設備的監測和控制。此外,海爾還推出涵蓋廚房、浴室、起居等方面的整套智慧家電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三)互聯網企業

以Google、360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則多採用“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新商業模式開展智慧家庭服務,通過掌控家庭互聯網入口以實現價值轉移,試圖于未來通過互聯網業務、大資料和商業廣告植入等實現贏利。

以Google旗下經營智慧家庭業務的Nest為例,其成立之初,主要通過溫控器的硬體銷售以獲取利潤;隨著產品的走紅,Nest與美國國內的一些能源企業和保險公司合作,用戶通過與能源企業或保險公司簽署相關合作協定,利用Nest降低能源消耗或保險賠付率,並可以免費或以較低的價格獲得Nest硬體設備,Nest從合作企業處獲取硬體銷售的收益,而且通過合作企業的管道,可以增加Nest硬體的銷售。同時,Nest也對外開放其相關的API接口供協力廠商設備提供商使用,隨著協力廠商設備對Nest的依賴增強,可以穩固Nest的產業鏈地位。

(四)電信運營商

以AT&T、德國電信為代表的國際主流運營商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在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思路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AT&T目前專注于家庭安防和監控服務,在此基礎上探索疊加套餐包和智慧硬體、授權海外運營商使用業務平臺、大資料產品化變現等贏利模式。AT&T作為面向消費者的惟一入口,基於合作夥伴的資源,通過Digital Life平臺向美國家庭用戶提供端到端的7×24小時不間斷的家庭安防和監控服務。AT&T的監控中心對接警察局、消防中心和緊急醫療救助機構等,可對應急事件做出及時回應。在盈利模式方面,AT&T推出3種基本的Smart Home套餐包,並可在Smart Security套餐包基礎上,選擇其他疊加的套餐包和智慧硬體產品。在美國以外市場,AT&T通過授權其他運營商使用Digital Life平臺推廣智慧家庭業務,收取平臺授權使用費用。

此外,由於AT&T提供端到端服務,可以掌握大量的使用者使用資料,AT&T已開始探索利用這些資料為其他行業合作夥伴提供相應解決方案,如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相應的保險產品等。

德國電信採取向合作夥伴提供開發平臺進而收取平臺使用費的模式開展智慧家庭業務。德國電信的Qivicon是一個基於開源架構的智慧家庭平臺。德國電信在智慧家庭領域針對企業市場將其自身定位為White Label的平臺提供商,德國電信的合作夥伴(包含設備廠商和服務提供者)可以依託Qivicon平臺開發相應的產品和應用,無需在Hub及平臺上進行資源投入,合作夥伴對品牌、策略、定價及促銷等方面擁有完全自主權。在此過程中,德國電信通過向企業合作夥伴收取平臺使用費以獲得收益。

國內三大運營商則以比拼硬體產品為主,通過盒子為用戶提供影音娛樂、家庭生活綜合應用等服務,進而佈局智慧家庭業務發展。中國移動以“魔百盒”作為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核心設備”,通過該終端入口,提供電腦、電視、手機等多屏接入,為用戶提供涉及家庭生活方面的綜合應用服務;中國電信“悅me”不僅可為家庭用戶提供寬頻和天翼高清服務,還可融合提供多屏互動、手機遙控家電、全球眼視頻監控等智慧閘道和生活應用服務;中國聯通“智慧沃家”則可融合提供OTT視頻、應用商城、“隨心控”軟體、家庭雲、高清視頻通話等多項服務。

對電信運營商智慧家庭業務的建議

智慧家庭業務天然具有與網路管道能力相結合的需求,而電信運營商擁有優質的通信管道,通過寬頻網路連接著千家萬戶,具有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獨特優勢。但在此優勢基礎上,電信運營商仍需進一步探索適合自身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路徑。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行業影響力和網路接入方面的優勢,通過打造智慧家庭平臺,向協力廠商(智慧家庭硬體廠商、生活服務應用開發者、內容服務提供者)開放平臺能力,大力吸引協力廠商加入平臺,基於此,電信運營商有望在價值鏈條上佔據有利位置。

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還可充分利用現有的管道優勢,結合自身已有的成熟家庭用戶綁定套餐和收費運維體系,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實現“打包”銷售,電信運營商通過在已有用戶的基礎上開展智慧家庭業務,有望進一步綁定用戶,增加用戶黏性。

智慧電視/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高清範論壇www.hdpfans.com

The post 電信運營商如何掘金智慧家庭?appeared first on高清範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