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辨證乳腺增生

近幾年, 女性乳腺疾病包括乳房脹痛、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等發病率不斷上升。

女性乳房健康已經逐漸引起重視, 乳腺增生、乳腺癌、乳腺炎等乳腺疾病, 已經在不同年紀都出現。 其中乳腺增生更是常見, 乳腺增生怎麼辦?

乳腺增生的分期

1、肝鬱痰凝型

此型多見於中年婦女, 在行經期發覺乳房部脹痛, 在一側或兩側乳房內發生多個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質韌的結核, 與周圍組織分界不甚清楚, 但推之可移動。 月經過後症狀減輕, 往往伴有情志鬱悶、心煩善怒、症狀隨喜怒而消長的特點。 苔薄白, 脈沉緩或細澀。

2、沖任失調型

此型多見於絕經期婦女, 月經紊亂, 或絕經、閉經, 心煩易怒, 腰酸無力, 患乳往往有多個囊性腫塊, 有時從乳頭可流出少量褐色和紅色分泌物。 乳脹, 脅腹疼痛, 經期加重,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細弱。

乳腺增生的中醫治療方法

1、乳腺增生的刮痧療法

選穴

肩井、天宗、外關、膻中、豐隆、太溪、行間、俠溪。

刮拭順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 然後刮胸部膻中, 再刮前臂外關, 刮下肢外側豐隆, 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間、俠溪。

刮拭方法

瀉法。 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 由於肩背部肌肉豐富, 用力宜重, 分別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 出痧。

然後刮拭胸部正中線膻中穴, 用刮板角部, 不宜重刮, 30次, 出痧為度。 再重刮上肢外側外關穴, 30次, 出痧為度。

之後刮下肢外側豐隆穴和足部太溪穴, 各30次, 可不出痧。 最後重刮足背部行間、俠溪穴, 出痧。

2、中藥外敷法

中藥

大黃、芒硝各5份, 冰片1份。

製作

研末過篩(100目), 裝瓶密封備用。 用時取適量加陳醋調成糊狀, 敷於患處, 外蓋醫用紗布或清潔手帕、乳罩固定,

每日1換。

功效

藥理直接作用於患處, 可化瘀止痛。

乳腺增生的飲食調理

乳腺增生病人應吃低脂肪並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保持營養搭配均衡。 這是因為膳食和營養對乳房疾病起著特殊的催化作用。

攝入過高的脂肪和動物蛋白以及飲食無節制造成的肥胖,

促進了人體內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 會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 這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 在攝入高膳食纖維時, 由於纖維可以影響胃的排空、小腸的吸收速度以及食物經過消化道的時間, 促使脂肪吸收減少, 脂肪合成受到抑制, 就會使激素水準下降, 從而可以有利於乳腺增生疾病的恢復。

海帶不但是家常食品, 同時也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 對輔助治療乳腺增生能起到一定的療效作用。

海帶含有大量的碘, 碘可以刺激垂體前葉黃體生成素, 促進卵巢濾泡黃體化, 從而使雌激素水準降低, 恢復卵巢的正常機能, 糾正內分泌失調, 消除乳腺增生的隱患。

乳腺增生調理偏方

(1)、當歸200克, 白芥子180克, 山慈姑160克, 生川烏、細辛各100克, 白芷80克, 馬錢子60克, 樟腦40克, 黃丹適量。

將前7味藥用麻油炸枯後去渣, 入樟腦、黃丹收膏備用。

使用前用溫肥皂水洗淨患處, 將藥膏塗於與疼痛區域相應大小之布上或柔韌的紙上, 藥膏厚度0.2~0.3釐米, 貼敷在病變局部, 每隔3天換藥1次, 10天為1個療程。 一般用6個療程可愈。

(2)、攻堅散。 夏枯草30克, 玄參30克, 生牡蠣30克, 昆布15克, 姜半夏12克, 海藻12克, 青皮9克, 陳皮9克, 三棱6克, 莪術6克。 水煎服, 或研末, 開水沖服。 滋陰清熱, 化痰散結, 行氣破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