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想讓孩子提高專注力,就讓時間來催催催

Dora媽:

在之前的“戒磨蹭”計畫中, 專門跟大家討論過, 如何製作時間計畫表。

因為時間計畫表不僅能培養的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還能規範孩子的行為, 所以, 這次, 還是跟家長介紹下如何使用時間計畫表, 來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問題。

但“知易行難”, 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時間計畫表堅持做, 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繼續拖拉磨蹭、效率低下, 學習時專注力不高。

這個局, 該怎麼破?

我們把時間計畫表換做思路來對待——任務倒計時法!

想要孩子產生時間緊迫感, 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完成任務, 我們可以跟孩子使用“跟時間比賽”的方式來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 儘快完成任務!

比如, 寫作業是7點到7點半, 閱讀是7點半到8點, 那麼, 家長可以使用鬧鐘或計時器, 跟孩子說明, 這個時間段內是完成寫作業或是閱讀。 看看這個時間段, 能否完成!

通過“每個任務所需的時間倒計時”可以讓孩子立刻感受到時間減少的壓力,

才能激勵孩子進一步完成剩下的任務。 而且, 家長要即時提醒孩子執行“倒計時計畫”, 一旦超過時間, 任務沒有完成, 不可以再做, 試著學會承擔後果。

01 “倒計時計畫表”怎麼製作?

我們以“戒磨蹭”中的時間計畫表為例, 這張“24小時計畫表”中, 每天的任務包含20項:

我們大致把上面的項目進行歸類, 有20項。 相應的20項計畫中, 每一項所用的時間就是我們要完成的“倒計時時間”。

比如, “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飯”是一個小時。 那麼以倒計時的方式去做, 告訴孩子有60分鐘來完成這些, 甚至可以把小鬧鐘拿起來, 讓孩子自己去設定好, 接著“就去跟時間賽跑”啦。 跟時間賽跑, 通常會讓孩子有緊迫感, 聽著滴答滴答的聲音, 能夠督促孩子加快行動力。

或者作一張類似下面的時間計畫表, 也可以。

或者是時間限定分割的餅狀圖

或者是時間比例雷達分佈圖:

倒計時計畫表(就同時間計畫表一樣), 大家創意製作, 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來執行。 只是在設定倒計時的時候, 每到一個任務時間段, 根據所需時間, 準備一個計時器, 設定好時間開始倒計時, 一到時間就提醒孩子時間結束了。

02 怎麼執行“倒計時計畫”?

① 倒計時任務要分別對待

用倒計時法,不意味著所有的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去做,而是用這種方式去激勵孩子集全神貫注。考慮到客觀情況,也不是每一樣事情都可以用計時器,比如上面這張“倒計時計畫表”中,在校學習時間,以及來回的路上,這些是不具備倒計時條件的。

所以,需要倒計時的應該是那些在家中能自由安排的任務,比如起床、洗漱、吃飯、看書、寫作業等。

注意:計時器只是前期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武器,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時刻帶著計時器,而是要教會孩子有時間流逝的感受,比如十分鐘的時間是多長,30時分時時間是多長,孩子在執行任務中,學會感受時間在點滴流逝,這樣也能讓孩子對時間有更強的概念。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倒計時武器——那就是古老的沙漏。

使用沙漏之前,爸爸媽媽要先給孩子我們可以準備3分鐘的、5分鐘的、15分鐘的(具體多少分鐘的沙漏,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介紹沙漏的作用,讓孩子知道沙漏的重要性,然後就可以使用起來了。要求孩子在沙漏完成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比如在3分鐘內完成的事情可以有刷牙、洗臉等,20分鐘的沙漏可以用於吃飯、看電視、玩電腦等。

比起計時器上不停跑著的數位時間,流動沙漏更適合小年齡段的孩子。孩子覺得有趣,也會願意去“賽跑”。

② 在制定倒計時規則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進行

一開始,我們不能要求太高,否則孩子很難堅持遵守。

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不能適應倒計時的狀態,像作業這樣的重要任務超時了,我們可以寬限幾分鐘的時間,但相應的,其他不重要的活動,如自由活動時間就要扣除幾分鐘。

等到孩子適應這種節奏以後,再逐步提高要求,該在限定時間完成的任務,必須完成,否則超時後不准再做,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另外,在孩子執行諸如玩耍、看電視等任務過程中,家長可以分時間段地採用倒計時,讓孩子對玩耍時間有個心理預期,能增強Ta的時間感,然後到點守時。

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時,可以看30分鐘,家長分別在15分鐘、 10分鐘、5分鐘後提醒孩子時間,一旦到點就告訴孩子“倒計時結束”,必須該關電視了。

習慣了“倒計時”訓練的孩子,既能讓孩子時刻有時間的緊迫感,也能很好的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

③ 執行倒計時計畫要評估,有獎勵和懲罰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評估,一天下來,是不是按照計畫完成了所有事項,以及最後完成的品質。

——通過對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孩子可以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有待調整。

有進步了要及時表揚,給予適當獎勵;同樣,如果孩子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也要接受相應的懲罰,甚至承擔一定的後果。

我們說“倒計時計畫表”跟時間計畫表要形成一個整體的時間體系,因為時間計畫表能讓孩子清楚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而倒計時計畫表能促使孩子快速完成任務。二者相輔相成,能加強孩子的時間觀點,並合理管理自己的時間。

說了那麼多,還是希望能從更加具體的行動中幫助大家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行動大於一切!好的計畫必須要堅持哦,相信孩子會對倒計時計畫逐漸適應,並逐漸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02 怎麼執行“倒計時計畫”?

① 倒計時任務要分別對待

用倒計時法,不意味著所有的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去做,而是用這種方式去激勵孩子集全神貫注。考慮到客觀情況,也不是每一樣事情都可以用計時器,比如上面這張“倒計時計畫表”中,在校學習時間,以及來回的路上,這些是不具備倒計時條件的。

所以,需要倒計時的應該是那些在家中能自由安排的任務,比如起床、洗漱、吃飯、看書、寫作業等。

注意:計時器只是前期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武器,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時刻帶著計時器,而是要教會孩子有時間流逝的感受,比如十分鐘的時間是多長,30時分時時間是多長,孩子在執行任務中,學會感受時間在點滴流逝,這樣也能讓孩子對時間有更強的概念。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倒計時武器——那就是古老的沙漏。

使用沙漏之前,爸爸媽媽要先給孩子我們可以準備3分鐘的、5分鐘的、15分鐘的(具體多少分鐘的沙漏,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介紹沙漏的作用,讓孩子知道沙漏的重要性,然後就可以使用起來了。要求孩子在沙漏完成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比如在3分鐘內完成的事情可以有刷牙、洗臉等,20分鐘的沙漏可以用於吃飯、看電視、玩電腦等。

比起計時器上不停跑著的數位時間,流動沙漏更適合小年齡段的孩子。孩子覺得有趣,也會願意去“賽跑”。

② 在制定倒計時規則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進行

一開始,我們不能要求太高,否則孩子很難堅持遵守。

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不能適應倒計時的狀態,像作業這樣的重要任務超時了,我們可以寬限幾分鐘的時間,但相應的,其他不重要的活動,如自由活動時間就要扣除幾分鐘。

等到孩子適應這種節奏以後,再逐步提高要求,該在限定時間完成的任務,必須完成,否則超時後不准再做,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另外,在孩子執行諸如玩耍、看電視等任務過程中,家長可以分時間段地採用倒計時,讓孩子對玩耍時間有個心理預期,能增強Ta的時間感,然後到點守時。

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時,可以看30分鐘,家長分別在15分鐘、 10分鐘、5分鐘後提醒孩子時間,一旦到點就告訴孩子“倒計時結束”,必須該關電視了。

習慣了“倒計時”訓練的孩子,既能讓孩子時刻有時間的緊迫感,也能很好的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

③ 執行倒計時計畫要評估,有獎勵和懲罰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評估,一天下來,是不是按照計畫完成了所有事項,以及最後完成的品質。

——通過對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孩子可以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有待調整。

有進步了要及時表揚,給予適當獎勵;同樣,如果孩子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也要接受相應的懲罰,甚至承擔一定的後果。

我們說“倒計時計畫表”跟時間計畫表要形成一個整體的時間體系,因為時間計畫表能讓孩子清楚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而倒計時計畫表能促使孩子快速完成任務。二者相輔相成,能加強孩子的時間觀點,並合理管理自己的時間。

說了那麼多,還是希望能從更加具體的行動中幫助大家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行動大於一切!好的計畫必須要堅持哦,相信孩子會對倒計時計畫逐漸適應,並逐漸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