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寶寶把尿禍害終身,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中國很多家長都會用把尿這種形式來催寶寶尿尿, 尤其是在夏天, 尿不濕墊的悶熱, 把尿省事又方便, 說父母帶娃辛苦都會說一把屎一把尿的撫養長大, 那麼把尿對寶寶來說真的好嗎, 今天這篇文章將會完全改變你原有的觀點。

歡迎收看本期《杏璞媽媽圈》

本欄目由杏璞霜濕疹膏獨家贊助, 杏璞霜——沒有錯!我們就是熊孩子的最愛~

把尿的危害:

1.對寶寶的脊椎不好

在把寶寶的過程中, 我們很多家長都會採用傳統的“把”的姿勢, 寶寶上身直立, 家長握著寶寶的大腿把著。 被“把”的寶寶的背是彎的, 寶寶的腰腿部分成對折, 所有的壓力都到了寶寶的尾椎上, 這對於一個脊柱沒有發育完善的寶寶來說, 是多大的考驗?經常腰痛、背痛, 把屎把尿對此是最早埋下隱患的。

2.容易引發痔瘡和脫肛

再想想把寶寶的動作, 寶寶上身直立, 家長握著寶寶的大腿把著,

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 直腸容易往下滑動, 引致脫肛。 4歲內的寶寶都容易出現脫肛, 如果你不想寶寶現在面對脫肛的風險, 日後承受痔瘡帶來的煩惱, 那麼好好考慮一下是否還要繼續給寶寶把屎把尿了。

3.越把越不會表達便意

寶寶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 大概在寶寶三歲的時候才能完全發育成熟, 這是寶寶控制大小便的基礎。 但把尿卻容易給到寶寶錯誤的資訊, 讓寶寶認為我不應該在感覺有便意的時候排尿, 而是應該在被把的時候排便, 所以使寶寶對便意的判斷出現差錯, 不是根據便意排便, 而是根據“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的排便。

不把尿, 少把尿, 孩子更早學會自主便尿

根據調查發現, 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

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 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 而夜裡把尿的孩子, 2歲時多數還需要煩勞父母半夜起來把尿。 白天也不把尿, 或很少把尿的孩子, 更是普遍較早開始主動告知便尿, 這是因為不把尿和少把尿的孩子, 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 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 而過多把尿的孩子, 始終在根據便意排尿和根據把尿動作排尿之間被混淆, 對便意的掌握很差。

真正有效的排尿訓練

“尿布+紙尿褲”經濟而舒適的選擇

白天尿布+晚上紙尿褲, 這是很多媽媽的選擇。 一來更經濟, 二來夏天寶寶更涼快。

用尿盆給寶寶自己如廁

寶寶1歲半到2歲左右, 媽媽可以開始做些簡單基本的排尿訓練了, 可以用尿盆給寶寶訓練, 市面上賣的尿盆有很多種, 有跨坐的, 靠背式的。 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愛好來選擇, 讓寶寶慢慢學會自己脫褲 子提褲子, 學會控制自己準確坐上尿盆的動作, 和不尿到外面的技巧。 這些能力的提高, 還會增強寶寶的自信。

大人上廁所的時候讓寶寶進來“觀摩”。

小孩子都是從模仿中學習的, 尤其喜歡模仿大人的做法, 做起來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感覺。 告訴寶寶, “媽媽想尿尿了, 要去廁所, 坐在馬桶上, 然後噓噓, 然後起來提褲子, 然後沖水。 ”很多寶寶會僅僅因為喜歡沖水而喜歡使用馬桶的。

Dear女士們, 先生們, 七大姑、八大媽、七舅老爺外加隔壁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們, 真誠感謝大家收看本期欄目, 咱們下期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