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睿宗李旦禪位兒子李隆基是被逼迫的嗎?

李旦即唐睿宗, 唐朝第五位皇帝, 兩次登基為帝, 又兩次讓出皇位。 李隆基是他的第三個兒子, 也是他第二次禪讓的物件, 下一任皇帝, 史稱唐玄宗。

李旦被後世評價為“謙恭孝友”, 簡單說就是善良懦弱, 對誰都狠不下心。 他第一次即位時, 他的哥哥李顯剛剛被母親武則天廢黜皇位, 之後武則天也一直專政, 連簾子都不需要垂, 直接替他上朝, 所以李旦當時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而在武則天權勢一天比一天大, 李旦也只是聽之任之, 十分孝敬地在一旁聽話, 之後就是順從母親之意, 把皇位讓給她, 當時李隆基還只有五歲。

李旦的性格不僅不像他的母親那樣殺伐果決, 其實連他的兒子李隆基都不如, 這一點從武則天死後兩人不同的表現可以看出。 當時, 朝政大權還是不在皇帝中宗手中, 更不在李旦手中, 而是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中宗死前要把皇位交給李旦,

不過韋皇后預謀奪權成為第二個女皇。 此時, 李旦仍然沒有一絲反應, 反而是兒子李隆基與妹妹太平公主等人先發制人, 殺了韋皇后, 擁立李旦為皇。

之後, 成為太子的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為了爭權相互針對。 李旦見兩人把朝政弄亂, 為了國家穩定, 就早早地傳位給了李隆基。 李旦加起來在位也就十年, 而後來李隆基在位44年, 此外不論功, 李旦也都不如兒子, 李隆基的開元盛世李旦沒做到, 不過他也沒造成安史之亂這樣的嚴重後果。

李隆基和武則天的關係

武則天是李治的皇后, 後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而李隆基是唐朝的第八任皇帝。 這倆人都曾是唐朝的最高統治者, 那麼他們倆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本是李世民的才人, 後來被李世民之子李治看上, 深受其寵愛, 甚至登上後位, 並為李治生下了四個兒子, 李隆基的父親就是武則天的第四子。 李旦的一生也頗為坎坷, 他曾兩度登基, 兩度禪位, 第一次禪位就是被其母武則天所迫。

而李隆基身為李旦的兒子, 卻被過繼給了李旦之兄李弘, 也是因為受到武則天的逼迫。

李隆基英俊瀟灑, 多才多藝, 一開始卻並不被武則天所重視。 雖然如此, 李隆基卻依然很有主見。 李隆基七歲的時候, 看到武則天的侄子武懿宗在一次祭祀上大聲呵斥侍衛。 李隆基當即怒目而視:“這是我李家的地方, 你竟然這樣訓斥我家的護衛!”隨後, 甩袖離去。 武則天知道這件事後, 非但沒有怪罪李隆基, 反而對他寵愛起來。

武則天雖然寵愛李隆基, 但是卻將李隆基的生母與嫡母都秘密地殺害了。 所以李隆基, 從小就是去了母親, 曾受到父親的妾侍和其姨母的照料。

所以, 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 曾收到過武則天的寵愛,

但同時武則天也是李隆基的殺母仇人, 是武則天殺害了李隆基的母親, 讓李隆基在幼年就失去了生母的照顧。

李隆基怎麼死的

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即位以後, 改變了唐朝屢次兵變的現象, 開創了一個開元盛世, 使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 那麼唐玄宗李隆基是怎麼死的呢?

李隆基畫像

李隆基在最後的歲月裡頗為淒慘,他是鬱鬱寡歡而死的。李隆基在剷除了最後一個對手太平公主之後,就專心治理朝政。他選賢與能,任用賢才,使一大批人才湧現了出來。李隆基不僅慧眼識相,還大幅度地整頓了吏治,使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這樣,在李隆基執政的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唐朝景象空前繁榮。

可惜,在盛世之相出現後,李隆基開始沉溺於享樂之中,喪失了勵精圖治的勤勉之心。他開始親小人、遠賢臣,將賢相罷免,而任用小人。他甚至不顧倫理綱常,將兒子的妃子楊玉環召進宮中。

有了楊玉環的李隆基奢靡之風更甚從前。而楊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一門都獲得了無上的尊榮。楊父的權勢一時更是無人可比,在他的作亂下,朝政局面開始混亂。

而李隆基對盛世裡的危情絲毫未覺,甚至還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外戰爭。而邊境將領為了在戰爭中立功,更是肆意挑釁,使得邊境十分混亂。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趁機發動叛亂,叛軍直抵長安。李隆基與太子倉皇出逃,李隆基逃到了成都,而太子李亨則在靈武稱帝。

757年,隨著安祿山的死亡,安史之亂終於平息。李隆基回到了長安,成為了太上皇。但是奸佞李輔國挑撥李亨和李隆基的關係,使李隆基被軟禁。

762年,一直鬱鬱寡歡的李隆基去世了,享年78歲。

李隆基畫像

李隆基在最後的歲月裡頗為淒慘,他是鬱鬱寡歡而死的。李隆基在剷除了最後一個對手太平公主之後,就專心治理朝政。他選賢與能,任用賢才,使一大批人才湧現了出來。李隆基不僅慧眼識相,還大幅度地整頓了吏治,使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就這樣,在李隆基執政的前期,出現了開元盛世,唐朝景象空前繁榮。

可惜,在盛世之相出現後,李隆基開始沉溺於享樂之中,喪失了勵精圖治的勤勉之心。他開始親小人、遠賢臣,將賢相罷免,而任用小人。他甚至不顧倫理綱常,將兒子的妃子楊玉環召進宮中。

有了楊玉環的李隆基奢靡之風更甚從前。而楊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一門都獲得了無上的尊榮。楊父的權勢一時更是無人可比,在他的作亂下,朝政局面開始混亂。

而李隆基對盛世裡的危情絲毫未覺,甚至還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外戰爭。而邊境將領為了在戰爭中立功,更是肆意挑釁,使得邊境十分混亂。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趁機發動叛亂,叛軍直抵長安。李隆基與太子倉皇出逃,李隆基逃到了成都,而太子李亨則在靈武稱帝。

757年,隨著安祿山的死亡,安史之亂終於平息。李隆基回到了長安,成為了太上皇。但是奸佞李輔國挑撥李亨和李隆基的關係,使李隆基被軟禁。

762年,一直鬱鬱寡歡的李隆基去世了,享年78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