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岳飛和袁崇煥相似的人生,抗擊外敵蒙冤而死

在中國古代悠長歷史, 有兩位都是抗擊外敵的戰將, 雖然處以不同的朝代但有著極其形似的人生命運。

嶽飛, 字鵬舉, 今河南湯陽縣人, 抗金名將, 著名的抗金名將, 中國歷史上軍事家, 戰略家, 名族英雄。

北宋末年參軍, 從1128年—1141年三次參軍, 並領導著名的岳家軍同金軍經行過數百次大小戰鬥, 戰鬥力強悍, 最後官至“將相”。 相繼收復鄭州, 洛陽等失地, 進軍至朱仙鎮, 幾乎是雪恥了當年的“靖康之恥”。

俗話說“功高蓋主”猶如伴君如伴虎, 岳飛的戰功累累, 雖然阻止了金軍南下的攻擊, 但在宋高宗看來也威脅著自己的皇位,

如果徹底收復失地, 迎回北金扣押的前兩帝, 那麼宋高宗將面臨著尷尬的地位, 加上岳飛是戰將情商不高有不太懂政治, 更雪上加霜的是主和派的挑撥離間的讒言。 宋高宗連發十二道金牌, 勒令嶽飛班師回朝, 甚至不惜切斷岳家軍糧草供應。 最後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 岳家軍不得不遺憾班師回朝。 在壯志未酬悲痛下, 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滿江紅》, 至今還影響著中華兒女。

紹興11年, 11月29日,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毒死在臨安風波亭, 1162年宋孝宗為嶽飛平反諡武穆, 甯宗時追封為鄂王, 改諡忠武, 留有《岳武穆集》傳世。

時間流逝在嶽飛犧牲200多年的明朝後期北京城, 同樣是金人的後代和漢民族的較量, 又一位波受爭議的抗金(後金)的民族英雄別處死。


袁崇煥, 字元素, 祖籍廣西梧州(有爭議)人, 明末著名的抗後金戰將。

西元1619年中進士, 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任職, 得到孫崇宗的賞識鎮守遼東。 在抗擊後金的戰鬥中先後取得, 甯遠大捷, 甯錦大捷, 官至兵部尚書。

西元1627年, 明思宗朱由檢登記, 剷除宦官魏忠賢及其黨羽後, 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 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副都禦史, 管理遼東天津軍務。 而此時的東北局勢 更加嚴峻, 努爾哈赤去世, 皇太極取得後金皇位, 並改女真為滿, 正式該國號為清。 袁崇煥奉命鎮守遼東採取步步緊逼的政策, 築高牆, 建防線, 修大炮以抗擊後金騎兵。 1629年11月, 皇太極率領10萬精兵進入關內, 越過薊州直逼京城, 袁崇煥率軍支援卻被擋在京城之外休整,

後在其從新指揮下京城危機解除。

後金撤退後, 袁崇煥被知罪, 因其平時居功自傲, 在朝中並沒有人幫說話。 明思宗朱由檢也對袁崇煥開始不滿, 加上皇太極中間離間, 說袁崇煥和後金有秘密約定。 朱由檢下旨罷掉其官至並下獄。 1630年8月袁崇煥被淩遲處死, 家人全部流放, 沒收家產, 明思宗朱由檢到死也沒有為其平反。

袁崇煥作為明末著名抗清名將, 一生多有爭議, 被處死後百姓搶著吃其肉, 到了乾隆時期才得到平反認可。

他們都是讓敵人畏懼的戰將, 也同樣有著高超的軍事才能, 也都不能善終, 讓人惋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